【鉴赏】清乾隆陶质蟋蟀罐-中原文化保护
中原文化首席代言人
蟋蟀,亦名“促织”,俗称“蛐蛐”,是一种喜欢互相打斗的昆虫。
中国人玩蟋蟀的历史悠久,据考,斗蟋蟀这项活动起源于唐代,明清时期已十分流行皇极天尊。与此同时,装蟋蟀的器具也随之出现,而且制作精细,并被赋予了一定的艺术性和文化内涵胡颂文,本文来介绍一件清代乾隆年间的陶质蟋蟀罐。
蟋蟀罐的材质有玉、石、陶瓷、竹、木等,而以陶质最为多见。因为蟋蟀喜阴、喜潮湿、畏光、夜间活动杨博直播间,在自然界中最喜栖息于砖石瓦砾之中,所以陶质蟋蟀罐最符合它的习性。
(图1)
本文介绍的这件陶质蟋蟀罐(图1),高7、底径11.5厘米大中国简谱,呈圆筒形,中部略鼓,器身被打磨得非常光滑,色黑亮九阴真经8位激活码。附一个平盖,罐与盖子母口式扣合,盖面刻有一段诗文:“白露将军出,人心爱色青。闲一点水食,故辨声形。
协记”。盖内模印一人物图案(图2),手执一串铜钱,应为刘海的形象。罐底印有一款“乾隆丁丑仲冬殷叙兴造”(图3),乾隆丁丑即乾隆二十二年(1757),因此这件蟋蟀罐是一件制造年代很明确的器物。另外,制造工匠也很明确,是乾隆年间的一位名家,名叫殷叙兴太王四神记。
(图2)
清代蒲松龄《聊斋志异》中有一名篇《促织》泪洒天堂,中学语文课本选过这篇作为课文单挑门,此文开篇就说:“宣德间,宫中尚促织之戏,岁征民间。”虽是小说,但所记是符合史实的,宣德皇帝被称为“蟋蟀皇帝”。
因为皇帝喜好“斗蟋蟀”寒门闺秀,于是宣德官窑烧造了大批蟋蟀罐,《景德镇陶录》援引明人沈德符《敝帚斋余谈》记载:“宣德时最娴蟋蟀戏码上淘,彭家驹因命造蟋蟀盆,今宣窑蟋蟀盆犹甚珍重,其价不减宋宣和盆也。”一般北方人称“蟋蟀罐”,南方人叫“蟋蟀盆”罗马许愿池,古文献中也多称“蟋蟀盆”,其实是同一类器物。
(图3)
以现在对器物命名的标准,深腹称为罐,这类器物称作“蟋蟀罐”应该更合适一些考试大巴。1993年,景德镇明代御窑厂东门遗址考古发掘了一批青花蟋蟀罐残片,其圈足和盖内都书有“大明宣德年制”单行青花楷书款林申个人资料,皆为专供皇宫之器,这也进一步证实了宣德宫中斗蟋蟀之风的盛行。
相关阅读:
收藏
钱币收藏 | 普洱老茶 | 玉溪青花瓷 | 和田玉 | 青铜器 | 泼墨山水画 | 文玩核桃 | 古钱币 | 殷墟甲骨 | 碑帖拓片 | 佛教七宝之青金石 | 砚台
市场
文玩核桃 | 投资古玩 | 乡村旅游 | 艺术品市场 | 城市书房 | 天价艺术品 | 西周兮甲盘 | 艺术品市场的“马云”现象 | 开发商争先涌入文旅小镇
鉴赏
元青花 | 铜镜 | 唐三彩 | 玉佩 | 青铜器 | 宋代哥窑传世绝品 | 五代十国的瓷器 比翡翠更“脆”的五种宝石
文趣
“提梁壶”和苏东坡的故事 | “玉痴”乾隆 | 河南老乡“八戒” | 看看唐朝的“冰箱” | 只听说过斗鸡、斗狗可曾知道斗茶 | 宋朝一年有五个“黄金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