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源印象】张文夫|千古名驹浩门马-金门源里耶秦简
千古名驹浩门马
祁连山如峰,高耸入云,浩门河如带,一曲中流卢少慈。在门源这片高天厚土银盆盛金花的人间仙境深处,有一片人称中国最美六大草原之一的祁连山金牧场。一望无际的草原,溪水潺潺,经幡猎猎,牛羊珍珠一样撒落在牧野山岗,而这美景中最灵动鲜活的部分,就是风骨卓异、啸鸣苍穹的天驹浩门马闯关东前传。
浩门马也被称作大通马或祁连山马。通过大量的考古发现,翻阅众多的历史典籍,我们知道一部门源史,就是一部浩门马的驰骋史。早在几千万年以前,作为现代马祖先的古三趾马就在祁连山草原繁衍生息。三趾马体形较现代马矮小,前后蹄有三趾。大约在三千万年以前,三趾马逐渐进化成为真马,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现代马。四五千年以前,居住在这里的羌人,将这些野马驯化成家马,从此马与这块土地上的人结下了一个生生不息、息息相通的缘。
在浩门马横空出世后的四五千年历史中,这里的人们积累了一套养马、育种技术。浩门马本身也经历了三次大的种质变化,实现了三次飞跃。公元前119年张骞出使乌孙得良马数十匹,被汉武帝推崇为“天马”,并作下了流芳千古的《天马歌》。后来武帝为求良马先后两次派大将军李广利出征大宛,得汗血马3000余匹。汉武帝元狩二年,也就是公元前121年,在祁连山南北麓,设御马苑与当地的祁连山马进行杂交育种,培育出了乘挽兼用,耐力极强,善走对侧步,留下了“马踏飞燕”的神话,博得“凉州大马、横行天下”美誉的祁连山马次仁央宗。
公元329年,吐谷浑建国青海。这个诞生并存续于马背上三百五十年之久的草原王国,用祁连山天马与波斯草马进行杂交,利用青海湖周边地区地域辽阔、草原广袤、水草肥美的地理条件,培育出新一代良马“青海骢”。史书上有这样的记述:“青海周回千余里潘月彤,海内有小山,每冬冰合后,以良牝马置此山,至来春收之,马皆有孕,所生得驹,号为龙种,必多骏异”。由此,浩门马的养殖又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青海骢”这个名字,也随着吐谷浑一次次向中原王朝进献良马而名扬天下。晋咸安元年(公元371年)吐谷浑向前秦王苻坚一次“送马五千匹”,而到后来吐谷浑人更是驯养出了专门供皇亲国戚玩赏的舞马,进献给中原王朝。唐代时翁嘉穗,政府还在祁连山牧场设立了专门的养马机构—牧监。元、明两代,又在此处扩建了牧马营房赵珈琪。清康熙元年,也就是公元1662年,建立了山丹军马场……
1949年新中国建立,国家对培育发展浩门马采取了一系列保护和奖励政策。人民解放军于1949年接管了祁连山北麓的山丹牧马场后,山丹军马场一度建设成为亚洲最大、世界第二大国家军马场,鼎盛时期拥有军马五十万匹,为我国国防事业和地方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在祁连山南麓,历代的军马场,转为省上直属的种马场,担负起了为国家选育良种的重任于承惠。门源种马场依托政府在政策、资金上的支持和企业自身的规模技术优势,经省内外专家学者多次深入实地进行调研后,朴贤善于1953年一次性引入了俄罗斯的奥洛尔夫马、卡巴金马、顿河马、苏中挽马、胡拉吉米、小型阿尔登等优秀马种,对浩门马在原有品质上进行了杂交改良童志远。经过几十年的杂交繁育栟茶中学,1988年经专家再次鉴定,浩门马的公马平均身高达一米五以上,母马平均身高达一米四五以上,多为兔头或半兔头,鼻孔狭长而小,耳朵短小直立听力灵敏,颜面血管暴出,眼圆而大,槽口宽大,颈短单薄,背腰平直,前肢端正,后肢多呈刀状,臀部多呈复臀。由于浩门马体态健美,乘挽兼用副本异界,涉水性好饕餮怎么读,腕力好,耐力强,因此又被冠以“青海乘挽兼用新品种马”的称号。由此清穿之十福晋,浩门马这一马种再一次得到优化。
浩门马一般分为两种,即走马和跑马。走马在行进时用对侧步,在比赛的一、二百米的距离中,行走如飞,步伐不乱。跑马亦称奔马,以交叉步飞速奔驰,以快取胜。
最能表现浩门马形体之美、力量之美、动感之美、速度之美的旷世杰作是一九六九年出土于甘肃武威雷台汉墓,后来被推为中国旅游标志的铜奔马。专家们还从铜奔马与当代浩门马在体型、体尺、善走对侧步、乘挽兼用等关键特质上找到了一脉相承的遗传基因,经过多年的研究和考证,得出了铜奔马是“古代祁连山马的青铜塑像”这样一个结论。
浩门马虽然经历了多次的改良,但它凭借自身古老高贵的血统,加上祁连山这片圣地千年的滋养恶魔书,虽历千年风雨,但毛色不改、禀赋不变、风骨不易;它们的毛色多为枣骝色,体格适中,眼疾蹄益力多官网健,即使在崎岖蜿蜒的山路上亦能奔走如飞;它们耐寒耐热,对恶劣的自然环境也有极强的适应性,无论是炎炎夏日涉水疾驰而过,蹄点激起水滴和着汗水挥洒如雨,还是在冬雪弥漫的风雪垭口坚定前行,透过结成冰霜鬃毛的目光如炬。像世世代代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门源人一样,浩门马除却坚韧、刚毅的禀赋外,又以其温顺的灵性,优美的体态豆青虫,娴雅的走姿,深得养马、爱马、训马者的宠爱。
时至今日,随着现代化交通工具与机械设备的普及和骑兵这一兵种的消失七金尸,曾经辉煌了数千年的骏马黯然地退出了历史的舞台。这个矫健、情灵、性温的动物在用蹄点激荡了、推动了数千年历史和文明进程后,早已淡出了人们的视线。尽管中国一半历史写在马背上,但人们在踏寻历史的时候,作为主体的马已经不见了踪影。即使在曾经号称亚洲第一军马场的甘肃山丹军马场,至今也只有数百匹马在草原上奔驰,门源种马场上世纪50年代养殖浩门马近万匹的辉煌也成为昨天的记忆,浩门川里仅存的近千匹浩门马依然执着地生存在这片土地上。
正是基于世代生存在这片土地上的浩门马的主人对马与生俱来的那种喜爱,那种如同伙伴一样的亲情,他们固守着自己的祖先千百年来爱马、好马的古老情结,不断为自己心爱的浩门马找寻着新的定位和价值。作为政府行为的养马保种工作仍然以门源种马场为中心,扎实开展。在门源县青石嘴镇上、下吊沟村、德庆营村和泉口镇的西河坝村及东部的藏区,民间自发的养走马、训走马、贩走马的活动也在蓬勃开展。
缘于这片伟大的草原和这片草原上英雄的浩门马,近年来,从中央电视台到各地方电视台的大批影视工作者,络绎不绝追踪而来,奔腾的浩门骏马曾在多部影视剧中亮相,使人们一次次领略着浩门马的豪迈与壮观。
当前,随着旅游业的发展,门源人为他们心爱的马仍在不断探索着亮相的舞台,他们在旅游景点上进行马术表演,举办赛马会等活动。同时他们还继续着养走马、训走马的古老传统,培植着新形势下的养马经济。
在祁连山这块绝美的草原上国房网福州,马与人相依相息,与人的生命浩然同流,结合成一个完美的整体,成为门源人民生命与活力的一个表征。“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生生不息,永远进取,也是浩门马造就出的门源人的文化性格。这种文化性格必将在历史的征程中放射出璀璨的灼灼光华。
作者: 智翁,原名张文夫,男,回族又见桃花开,1952年生,青海省门源县人,2010年退休。青海省作家协会会员,从2006年开始供职于门源县志方志办,任编辑。编写了2006至2016年共11部《门源年鉴》、参与编写了即将出版的门源县第二部《县志》;与人合著了《门源史话》、《婚典喜乐·宴席曲》《门源回族自治县概况》《金色之源——门源导游词》等书;参与编写了《海北藏族自治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图典》《寻根行动——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再调查(门源卷)》。2016年编写出版了门源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丛书《回族宴席曲》《浩门马》《马富腰刀·窝窝药枕》三部,与韩宏德同志合编了《门源花儿》一书。2011年出版了长篇纪实文学《大集体时代的门源》;2015年出版了宗教题材诗集《亲吻天房的门槛》舞者的纯情。
来源:《门源印象》
编辑:县委宣传部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