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鼎【阅读悦读丨历史】孝庄真的下嫁多尔衮?-写乎

【阅读悦读丨历史】孝庄真的下嫁多尔衮?-写乎
推荐:【阅读悦读丨历史】古代青楼的约炮三原则
小编提示:点亮文末的大拇指,给个赞,也是对作者的鼓励郑文迪。
文/李光福

【作者简介】李光福,绵阳北川人。当过兵,站过岗;卖过苦力,种过地。喜欢用文字陪伴生活,钟爱粗茶美酒和泡菜。作品散见于多家报刊杂志及网络平台。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努尔哈赤以十三副铠甲起兵,建立了后金政权,直至1912年宣统下诏退位,清朝共经历了296年的历史。在这段历史上,留下了许多悬而未决的疑团,至今仍被人们津津乐道。其中,太后下嫁成了清宫四大疑案之首。
大清灭亡已经过去一个多世纪了,然而关于孝庄太后是否下嫁多尔衮,被捕风捉影记录在野史中,文人墨客又加以渲染,至今史学界仍存在三种观点海购丰运,仙鼎相互驳斥,各有说辞。于是,只能通过现存的事实,拔开迷雾,剥蚕抽丝,去探知被湮没在历史长河中的人性光辉。
(宁静版孝庄孝庄皇后)
(1)从历史所留下的记载看,露出了蛛丝马迹
首先,多尔衮主动提出福临继位疑团。
当皇太极暴毙于沈阳清宁宫后,四大亲王觊觎皇帝的宝座。有皇太极的兄长代善、侄子努尔哈朗、长子豪格和14子多尔衮。相传,代善与多尔衮的母亲阿巴亥年龄相仿,随之传出了绯闻,皇太极恨之入骨,便取消了代善的皇位继承权。相比之下王卓淇,努尔哈朗血缘稍远,功绩平平,无力争夺皇位。因此,多尔衮与豪格成为了最有力的竞争者。八旗贵族开会讨论皇帝人选时,双方拒不退让,且兵权实力相当。此时的多尔衮为了大清基业着想,尽量避免兵戎相见,手足相残的局面,他想到了一个“折中”的方法,提出让年仅6岁的福临继位,由他和努尔哈朗共同辅政。假如,孝庄和多尔衮之间无任何利益关系,多尔衮为什么会主动提出让孝庄的儿子继位呢?
其次,多尔衮逐鹿中原恭迎圣驾疑团。
福临登基后,多尔衮鞠躬尽瘁,重新建立并巩固了新的政治秩序,实现了政权平稳过渡。多尔衮其实并不是高大帅,但有将王之才,善于领兵作战。山海关之战中,他运筹帷幄,率领骑兵,长途奔袭宋菲菲,势如破竹,高歌猛进,击败了李自成的农民军,占领了北京,开启了大清王朝入主中原的新篇章。

多尔衮到达北京城后,立即颁布命令,严禁抢掠,禁止剃发,为明崇帝朱由检发丧。通过一系列亲民敬民的政策和举措,迎得了汉族势力的普遍认同。此时的多尔衮手握重兵,战功卓著,无人能及,皇帝又远在沈阳旧都,他完全可以占据京城自立为王,而他却坐等皇帝迁都。如果说,多尔衮一心想当皇帝,问鼎皇权之路遭受挫折,又是什么支力支撑着他驰骋疆场,英勇奋战呢?
再次,多尔衮权倾朝野却无二心疑团。
在拥立福临为帝时,努尔哈朗和多尔衮共同辅政。然而,与多尔衮意见不和的大臣们都遭到了清算,逐渐销声匿迹。同样作为摄政王的努尔哈朗,敢怒而不敢言,明哲保身,主动隐退。政治上的权力越来越大,成为了大清朝说一不二的人物,朝会变成了“一言堂”。民间流传着“只知摄政王,不知皇帝”的传言,就连朝中玉玺也在多尔衮的家中存放,还免去了他上朝的礼节管金生。这时多尔衮大力培植亲信,重用自己的部属,如果此时想废立顺治,自己称帝,易如反掌,但他没有,仍旧甘愿辅政。事实上,他虽不是皇帝毒神绝,但他却行使着皇帝的权力,享受着皇帝的待遇。如果,孝庄与多尔衮的关系没有达到某种默契程度,多尔衮为什么不自己称帝呢?

(袁姗姗版孝庄)
(2)从身后所保留的证据看,难以用常理服众
首先是称谓的改变。
多尔衮是皇太极的弟弟,顺治的叔父,当之无愧的叔父摄政王。此后,多尔衮东征西讨,开疆拓土,挥师北京,逐鹿中原。此时陶慧娜,有汉官认为,对多尔衮叔父摄政王的称谓,无法体现出身份的尊贵,更不能区分于百姓的叔父,由是在皇上入主中原,大封功臣之时,便诏告天下,改称为皇叔父摄政王。三年后,又改称为皇父摄政王。这一称谓充分表明多尔衮与孝庄的关系,由幕后走到了前台。据说,称谓的提议由朝中重臣范文程提出的,得到了大多朝中大臣的支持。黄承畴与范文程既是孝庄的智囊,也深受多尔衮的信任。当然,这一提议有可能是受孝庄的指使,也有可能由多尔衮暗中授意。官方没有直接记载,只能脑补了。
首次是陵墓的位置。
皇太极死后,安葬在沈阳市北郊的清昭陵。迁都北京后,河北省遵化市马兰峪的清东陵,是由顺治皇帝指定的万年吉地。清代先后修建了九座皇后陵和五座妃园寝,安葬着顺治、康熙、乾隆、咸丰和同治五位皇帝。按理说,孝庄死后应当运回沈阳,与皇太极合葬于清昭陵。

然而,孝庄死后,既没有选择与皇太极合葬于清昭陵,而是被挡在昭陵风水墙外。据史料记载,遵照孝庄遗嘱葬于此,取名为昭西陵。猝然离世的多尔衮,死后遭到顺治的清算,掘墓鞭尸,挫骨扬灰。孝庄即使想与多尔衮合葬一处,早已没有坟茔可寻。生前的孝庄,对死后的葬身之地的选择,一定被受煎熬,经历了一番痛苦挣扎。
再次是诗词的记载。
现存于世的《建夷宫词》,是由明末举人张煌言所著。张煌言官至兵部尚书,反清复明将领,具有卓越的政治和军事才能。复明失败后郭炳生,解散部队,隐居于海岛,闭门不出夭水无邪,被手下叛徒出卖,清军深夜渡岛被擒姚德芬,誓死不降,惨遭杀害。由于他仇恨蛮夷,极力反清,诗词大多诋毁清朝皇家形象。他的《建夷宫词》由十首诗组成,其中两首描述太后下嫁事宜。如果说诗词纯属杜撰,其余八首未见破绽,只能说无风不起浪了。曾有学者撰文指出,其祖上在清朝内务府当差,亲眼目睹过皇后下嫁诏书,可是至今未见真迹留存于世,也无任何档案记载。如果真实存在,当然,这一谜团早就不攻自破了。

(斯琴高娃版孝庄)
(3)从民间所流传的观点看,终将会尘埃落定
孝庄为了自身更为儿皇,下嫁多尔衮又何妨。《孝庄秘史》中记载,孝庄与多尔衮是青梅竹马,两小无猜,被皇太极横刀夺爱,这种说法不符合事实。一个是建州女真部,居住在辽东半岛;另一个是科尔沁部,居住在蒙古,怎么会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呢?14岁的孝庄亲眼目睹了,多尔衮的母亲被逼殉葬下场,当皇太极登基以后,担心日后重蹈阿巴亥的覆辙,她看到多尔衮势力逐步强大,于是有意接近多尔衮,也为将来留条退路异种魔蝎。后来,多尔衮在巨鹿之战时,身染重疾,险些送命,皇太极派孝庄照料。绝顶聪明的孝庄,利用这次机会,使两人的关系达到默契程度,建立起利益同盟。当多尔衮问鼎皇权受阻之时,于是福临才得以继位。孝庄在暗潮涌动的政治斗争中,既保全了自己,也顺利将儿子送上皇帝的宝座。
多尔衮不当皇帝当父皇,有了美人不要江山。实际上,多尔衮长年征战,积劳成疾徐银香,又得不到很好的治疗。尤其在巨鹿之战以后,常常咯血,身体日渐消瘦。因此,也失去了生育能力,尽管妻妾10人,只有第六任妻子朝鲜的李氏,给他生下了唯一的女儿,取名东莪,后来远嫁于蒙古。在巨鹿之战以后,多尔衮再无一儿半女,对家庭生活一度失望的他,领养其弟弟多铎的第五个儿子多尔博。

孝庄为了保全儿子的皇位,下嫁多尔衮,反正也不会生育,只能委身求全。多尔衮需要的或许正是这种名分,其他的并不那么重要。然而,孝庄所做的这一切,她的儿子并不领情。他不仅仇恨多尔衮,与母亲的关系也近乎对立。所以,多尔衮死后,立刻招到清算,真叫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就算孝庄还对多尔衮心怀一丝眷恋,顺治亲政后,也是儿大不由娘了。
官方通过修史删掉污点,留着光辉以耀万年。如果说,孝庄真正下嫁多尔衮,那么历史上为什么没有留下一点蛛丝马迹呢?众所周知,孝庄一身精心辅佐过皇太极、顺治、康熙三位皇帝,为康乾盛世倾注了毕生精力。在长期的生活中,他们逐渐接受了中原文化攀登梅鲁峰,秉持着“长兄如父,长嫂如母”的传统观念。他们在总结朝代更迭的历史教训中,不断修订和完善法律制度。《大清律》规定:“收父祖妾及叔伯母者斩;收兄嫂与弟媳者绞。”当国富民强,社会安宁之时,康熙和乾隆分别著书立传那一夜罗百吉。康熙组织专家学者编撰了《康熙字典》。在乾隆的主持下,抽调大量高官学者编撰了《四库全书》,系统地修订历史,实现自我净化,自我“阉割”。就使孝庄下嫁多尔衮讳莫如深。如果把这一页留在历史中,岂不是留给后人以话柄。因此,只能删其糟粕,留其精华,以传后世。

(潘迎紫版孝庄)
小编提示:点亮文末的大拇指,给个赞,也是对作者的鼓励。
历史文化类投稿邮箱:499020910@qq.com
小说散文类投稿邮箱:125926681@qq.com
相关推荐:
图说丨泰安寨:始于清朝嘉庆年间,是白莲教起义的据点
图说丨赤峰市普祥寺种植于清朝的文冠果树
【阅读悦读丨历史故事】清代四川三大才子李调元也曾因联失信于人
延伸阅读
更多精彩,邹智文请点击“原文阅读”可阅读新华文轩推出的数字版监狱三部曲之《敌人》

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有文字均为原创文章,作者: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