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卧起坐正确姿势【闽都风土】话说福州有关“状元”的地名掌故-福州市林则徐纪念馆

【闽都风土】话说福州有关“状元”的地名掌故-福州市林则徐纪念馆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
宋代金三角群英会,福州文化达到鼎盛时期,教育也进入繁荣阶段。那时官学普遍设立,书院大量涌现,学塾、家塾、义学、书社、乡学也很多。而宋代福州书院的兴盛,与朱熹在福州的讲学和办学活动有密切的关系。朱熹曾在福州的三山书院、濂江书院和竹林书院等书院讲过学。

许将
福州在宋代曾出现“一榜三鼎甲”“三科三状元”的科举奇迹,明清时期又出现“三代五尚书”“七科八进士”“五子登科”“六子科甲”等科举盛况。据统计,福州历代状元有26名,其中文状元19名,武状元7名;进士3632名。福州繁荣的科举文化留下了不少有关状元的地名和掌故,下面介绍如下:
一、五一中路状元境
北宋时,福州第一位状元许将(1037—1111)在现福州市水部街道的地方居住。因许将文武双全,廉洁奉公,深受宋神宗和宋哲宗的器重,曾担任明州通判、兵部侍郎、尚书右丞、尚书左丞等职,后人为了纪念许将,将他居住的地方命名为状元境。这里成为了当时极其繁华的货物流通之处与交通要道。随着朝代的更替,状元境一代代地没落下去,一代繁华也成为了一段传说。据住在此地的一些老人家说,新中国成立初期这里原本只是一片农田,新中国改革开放,重新建设了状元境,才使它又重新繁华热闹了起来。
《八闽通志》人物志记许将为“闽县人”,而同书卷七十三又说,府城(福州)东门有状元坊和许将宅,并记“将,闽清人,后迁于此”。
状元峰
二、于山状元峰
于山护国禅院之后的状元峰,相传因宋代陈诚之在此读书,绍兴年间(1131—1162)考中状元,“状元峰”由此得名。上有宋淳化元年(990)吕文仲的题名石刻。明代学者杨应韶在此题刻“状元峰”三字,后来读书人为应“独占鳌头”祥兆,喜欢来此读书。旧时峰顶有状元亭人参蛤蚧酒,久已废圯,今为暸望台。
三、文化宫内状元墓
旧的金斗社区居委会在工人文化宫内,解放前,因为这座小山坡上埋着一名状元公,邓佩仪墓门口有一个高大的牌坊,正中央有“状元墓”三个大字。久而久之,“状元墓”成了金斗山的代名词。这个状元公是福建怀安县东门人龚用卿。龚用卿(1501—1564),字明治王安石待客,别号云岗,“幼慧,长善属文,诵习经史,过目不遗”。明嘉靖五年(1526),他考中进士第一(状元),授翰林院修撰,历左春坊、左谕德、翰林院侍读直经筵,每进讲志存规讽。参预修撰《明伦大典》《大明会典》。嘉靖十五年奉诏出使朝鲜,归国时婉言谢却朝鲜国送的贵重礼品。回国复命,上疏三事,皆见嘉纳。擢南京国子监祭酒,申饬监规战倾城,士习一变。不久以病归福州,死后葬福州吉祥山。他的女婿是在明末殉国的曹学佺,一是林世璧。
洪塘状元街
四、洪塘状元街
洪塘状元街位于福州市仓山区建新镇境内。由福州西郊过洪山大桥再往西南行1公里,街口有一座牌坊,上书“状元里”三字,进入牌坊便是状元街了。这里也是洪塘乡的唯一主要街道,人来人往,店肆林立,颇为热闹。翁正春的状元府就在街道的中间,是一座北向朝南的“三落透后”的木构建筑,历经沧桑,陈旧不堪,但仍基本保存原来结构。在府第的门首竖有双旗杆斗田园闺事,作为状元府的标志。进入状元府,仍可见完整的庭院假山石榭雷电颂朗诵,均为明代建筑。
旧时,福州有一首流传很广的民谣:“月光光,照池塘,骑竹马,过黄塘。黄塘水深不得渡,小妹摊船来接郎。”民谣中的“黄塘”,即今之“洪塘”。洪塘之所以闻名于世菜刀哥,是因为这里出了一个为福州人所津津乐道的翁正春。洪塘状元街地名,也来自翁正春其人。翁正春(1553—1626),字兆震,侯官县洪塘乡人。明万历七年(1579)中举人,万历二十年状元及第,授翰林院修撰胭脂劫,后升礼部左侍郎,又升礼部尚书,封太子少保艾迪希洛。他为官正直,敢于向皇帝提意见。又因弹劾宦官魏忠贤,遭到魏忠贤的陷害排斥,不得不辞官回乡完形崩溃,退居于洪塘街上的“状元府”。
状元府
五、双杭状元弄
双杭状元弄南北走向,长60米,属田垱社区。弄旁有状元黄培松故居,巷以状元为名。状元埕位于福州苍霞街。“状元埕”之名还有个典故:这里昔时水田交错,绿木盎然,为台江十景之一“苍霞晚照”,是个风景宜人的地方。光绪武状元黄培松喜爱这块风景独好的苍霞,修建了状元府,举家从闽南迁入台江居住。状元府的大门前,有一块空阔的埕地,俗称“状元埕”。
黄培松(1855—1925),字贤礼,号菊三,原籍南安县仁宅乡,世代务农。他少时习文,但八股文章不精通浦泽直树,屡试不第。后经人指点,依持身体魁梧、臂力过人,拜晋江大罗溪武举人黄纪为师,拳艺大进。光绪二年(1876)武科乡试第二名;光绪六年得状元,授御前一等侍卫,出任广东参将,后以军功获赏卓卓勇巴图鲁号。民国成立后当过福建护军使等。

状元廊桥
六、状元岭与状元廊桥
晋安新店状元岭登山古道曾是古代学子晋京赶考的必经之路,始建于宋代。福州有四条省际古道,分别是福温、福瓯、福莆、福延。福温古道为福州经连江、罗源、宁德、霞浦、福鼎至温州的大道,是古代福州学子上京赶考的必经之路。
状元岭古道是福温古道的遗存,起于新店的象峰村,止于宦溪镇蜡笔同步,全长3.6公里,是宋嘉祐三年(1058)怀安知县樊纪募资牵头无敌县令,由人工在峻岭间开凿而成,依山势修筑,路面铺溪卵石与石块,上下行昂,盘行陡峻,民谣有“北岭石阶三千三,阿爹挑担忙下山;出门月色照山路,回家日头早落山”,极言其行路之难。古道取名“状元岭”,顾名思义,是希望翻过此岭的学子高中状元。
状元廊桥,也称多亭桥、店坂桥,晋安区文物保护单位,位于福建省福州市晋安区日溪乡梓山村的店坂自然村。始建于清嘉庆十六年(1811),南北走向,单孔木拱廊桥,桥长32.3米,宽4.7米,拱跨约20.3米。桥台以天然岩石为基,用条石砌筑而成。木拱架采用三节苗和五节苗组合穿插相贯构成。廊屋为歇山顶,抬梁式木构架。进深四柱,面阔十一间。桥两侧设木栏杆,外施遮雨板。桥南有一座历史悠久的玄帝庙,庙内主祀玄天上帝,有大小神像五尊。古代不少学子进京赶考路过玄帝庙虺文忠,都非常虔诚地在此祈福,祈求金榜题名,庙旁立有三通桥碑,记载修桥之事。多亭桥为清代古田、罗源、侯官三县的交通要津,是福州郊区唯一一座保存完好的木拱廊桥。
此外,连江透堡镇岭兜村还有个状元井纪念宋状元郑鉴。宋淳熙元年(1174),该村郑鉴进太学,获两优释褐状元。宋乾道(1165—1173)间,永泰县的萧国梁、郑侨、黄定3位学人,连续三科考中状元仰卧起坐正确姿势,轰动一时,于是后人建了一座三元祠以为纪念。
(来源:福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平之)

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有文字均为原创文章,作者: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