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唇能治好吗【闽都风土】福州衣锦坊-福州市林则徐纪念馆

【闽都风土】福州衣锦坊-福州市林则徐纪念馆


衣锦坊位于福州南后街西侧,居三坊七巷之三坊中最北端,有人称其为三坊中的第一坊火龙女。与黄巷相对,东西走向,东起南后街,西跨通湖路至驿前桥。全长395米,宽4至5.5米。原为石板路面,1968年东段改铺三合土,西段铺规格石。1978年东段改铺沥青路面。1984年在坊东口建坊名牌坊,高6.5米,宽4米。住宅门牌从1号到84号:坊南侧单号1-73号;坊北侧双号2-84号。现双号28-44已拆毁菲鹰航空。

现今的衣锦坊牌楼
衣锦坊,旧名通潮巷。宋宣和间称棣锦坊,南宋改衣锦坊幽灵鲨,一直沿用至今(1966年一度改称东方里,1981年恢复)。宋淳熙《三山志》载:“棣锦坊,旧通潮巷,以二陆皆知乡郡,改今名。”明弘治《八闽通志》曰:“衣锦坊,旧通潮巷口。初以陆蕴并弟陆藻知乡郡,名棣锦。南宋淳熙间,王益祥致江东提刑,居其内,改今名。”以后史志均相沿记载。
坊内有支巷洗银营、柏林坊、黄朱园里、酒库弄;坊北有雅道巷连双抛桥,与水流湾相通;坊南的闽山巷通接文儒坊。
一、洗银营
原名梯云里,林枫《榕城考古略》载:“巷曰洗银营,今称梯云里。”“文化大革命”中一度改名东方里。在衣锦坊西段南侧,文儒坊北侧,系闽山巷中段的一条横巷,东西走向,中有几曲,东口在闽山巷,西端又折北通衣锦坊。清康熙年间,梁章钜曾师从郑光策、林茂春,就读在这里赵氏的红玉斋和陈氏的凤池书屋,学业大进。后梁章钜次子梁丁辰迁居巷内,门口书楹联:“银无可洗;云尚能梯依普斯。”
二、柏林坊

北林都御史林廷玉像
位于衣锦坊西端北侧,南北走向,是一条秃头弄泪罗江。因明代福州同时在朝当官的有四林,声名显赫,且又联宗:东林太守林元美,西林户部尚书林泮,南林南京工部尚书林廷选,北林都御史林廷玉;而以林廷玉宅院在此李润祺,故名北林坊。清光绪初改为柏林坊。“文化大革命”中一度改名东方里三弄,现大部分拆毁,只剩1号门牌。
三、黄朱园
亦名黄朱园里,在柏林坊西、衣锦坊北侧,南北走向,中有三曲折,也是一条秃头弄。清末以前名王厝园,民国时期称王厝园里,因南宋淳熙间江东提刑王益祥故宅在坊尾,故名。又因福州话王、黄同音,厝、朱相近,新中国成立后又转音为今名。“文化大革命”中一度改名东方里四弄。现9号门口还嵌有“退补园”青石匾额,字迹苍劲。
四、酒库弄
在雅道巷西侧,是一条东西走向的秃头弄,东与小水流湾相接,以巷中旧有大酒库而名。闽谚云:“一扛扛,二染缸,三当店,四盐庄。”扛扛即指开酒库,谓酒库获利最丰。“文化大革命”中一度改名东方里三弄。现已拆毁。
五、雅道巷

翁良毓照片
位于衣锦坊北侧兔唇能治好吗,南口在衣锦坊,北通杨桥巷,中连大小水流湾和酒库弄。福州早期共产主义战士翁良毓住巷内旧55号,民国12至14年曾在此组织学生运动和开展共青团活动。“文化大革命”中一度改名新生路。现大部分拆毁,只剩45号住房。
六、水流湾
即大水流湾,居南后街之西、衣锦坊之北。东西走向御女宝鉴,与衣锦坊平行wonei。东与郎官巷相对,西通往会潮桥,因而又名会潮里,20世纪末坊额石刻尚存藏獒情未了。本名水流坑,清中叶以前改为水流湾,因古时这里是水网地带,西湖、南湖的潮水均通汇于此,有水乡泽国之称。“文化大革命”中一度改名前进南路255巷。现全巷均已拆毁。
七、小水流湾
居南后街之西,衣锦坊与大水流湾之间,作为大水流湾的支巷。“文化大革命”中一度改名前进南路247巷。现全巷均已拆毁。
衣锦坊内历史名人众多,有:北宋御史中丞、福州知州陆蕴与吏部侍郎,知泉州、福州陆藻兄弟俩,南宋江东提刑王益祥,明都御史林廷玉、应天府府尹陈一元项堃,清高邮知州庄振徽,临江、袁州知府郑鹏程及其后裔郑孝胥姚新义,河南巡抚林绍年,民国海军总长林葆怿、著名民主人士林植夫,早期共产主义战士翁良毓等。

衣锦坊水榭戏台
衣锦坊内至1990年末还保留着明、清古建筑20多座。最可贵的是衣锦坊4号郑家大院——水榭戏台;较精致的是29、31号欧阳氏大院和花厅、洗银营1-4号郑鹏程故居;具有纪念意义的是雅道巷55号翁良毓故居;还有衣锦坊5号、36号古民居,洗银营17、18号古民居等。清康熙年间,坊内有红玉斋、凤池书屋,戴景耀名儒郑光策讲学于此。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陈梅犀在此办观我学校,民国时期《快声报》社和福建平民女子刺绣厂址也设此。新中国成立初,福州市人民文化馆设在衣锦坊4号。坊西端有驿前桥古迹。
坊内古树名木不少。衣锦坊41号的流苏(又名白丁香)系珍稀树种,已有130年树龄;53号的苏铁、57号的广玉兰等树龄均在百年以上;洗银营2号的佳品馨口腊梅,围径近一米,也已百龄。
此外灌篮少年,还有古井——庄厝弄井,在坊北庄振徽宅内。
(来源:福州地情网)扫一扫,惊喜不断!

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有文字均为原创文章,作者: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