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来袭!!】2018年8月温州市地理选考适应性测试:试题解析及命题意图-温州市地理核心素养命题组
注:温州市教研室一年4次命题,分别是高三选考一、二模和高一的两次学考模拟考,统一由温州市地理核心素养项目组命题小组发布电子稿。其他卷一概非温州市教研室命制。
温州市地理核心素养项目组命题小组负责人:蒋程程(温州中学)
本卷命题组长:蒋程程(温州中学)
命题成员:陈祖进(苍南中学),高胜广(温州第八高级中学),赵迅(平阳县佳诚高级中学)
2018年8月份温州市普通高中选考适应性测试
地理试题
考生须知:
1.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其中加试题部分为30分,用【加试题】标出。
2.选择题的答案须用2B铅笔将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要改动,须将原填涂处用橡皮擦净。
3.非选择题的答案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写在答题纸上相应区域内,答案写在试题卷上无效。
选择题部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土壤的形成和发育受各种自然地理要素的影响,有机质含量是衡量土壤肥力的重要标志。完成1、2题。
1.自然发育的土壤中有机质含量较高的是
A.黑土B.红壤
C.水稻土 D.寒漠土
命题说明:本题考查自然地理的基础知识,要求学生加强对地理主干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参考答案:A
试题解析:
试题分析
解读信息
设问信息:土壤有机质含量
材料信息:无
调用知识
不同自然因素对土壤发育和性状的作用
解题思路
以上土壤类型在我国分别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南、南方水稻种植区和气候干旱严寒地区。东北地区和华南地区水分充足,植被丰富,为土壤提供大量有机质。但与华南相比,东北地区年均气温较低,微生物分解速度慢,土壤中有机质积累更多。干旱严寒地区植被稀少,土壤发育程度较低,有机质含量少。水稻土属于耕作土壤,非自然发育而成。故本题选A。
2.在适宜的日照和湿度条件下,岩石表面发育为“年幼”土壤的主要原因是
A.流水的沉积作用 B.风力的侵蚀作用
C.苔藓类生物活动 D.高等植物的生长
命题说明:本题考查学生对土壤的形成过程的了解:风化作用使岩石破碎→滋生苔藓类生物并进一步促进风化→苔藓类生物提供少量有机质→岩石表面形成“年幼”土壤→高等植物生长→提供更多有机质并使土层更深厚→形成成熟土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更多关注生物为土壤提供有机质,而忽略生物对岩石的风化并促进土壤的形成。本题旨在提醒学生重视该知识点,重视地理事物的动态发展过程。另外,本考点直接来源于课本,也引导教师重视对课本基础知识的解读。
参考答案:C
试题解析:
试题分析
解读信息
设问信息:岩石表面;“年幼”土壤
材料信息:无
调用知识
影响土壤发育的主要因素
解题思路
岩石发育为土壤需要经过外力的风化作用形成成土母质,并有生物提供有机质。高等植物对土壤肥力要求较高,难以在成土母质上直接生长,而苔藓类等低等生物生命力较强,可以在成土母质上生长并提供一定有机质,发育为“年幼”土壤。
进入21世纪后,我国按照各地区域发展差异将国家划分为四大地区。完成3、4题。
3.目前,我国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地区是
A.东部地区 B.中部地区
C.西部地区 D.东北地区
命题说明: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我国四大地区发展差异的了解,试题难度较小。意在引导学生关注当前我国各区域的发展差异,包括如何划分四大地区、为什么这样划分、差异的具体表现、形成差异的原因、如何发挥各地区的自身优势缩小差距,以及如何通过区域合作促进各区域健康持续发展等。建议教师在试题分析时在以上方面进行分析拓展。
参考答案:A
试题解析:
试题分析
解读信息
设问信息:城市化水平;最高
材料信息:无
调用知识
城市化特点的地域差异
解题思路
根据教材可知,我国东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城市化水平远高于中部和西部地区。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东部地区城市的综合经济实力要显著地高于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同类城市。故本题选A。
4.属于我国四大地区划分依据的是
A.人口数量 B.土地面积
C.热量条件 D.经济基础
命题说明:本题来源于课本,但并不是要求学生记住我国四大地区的划分依据,而是要求学生能够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判断。各地区的区域差异是区域经济联系的前提,四大地区的划分依据也必定是对区域经济联系产生重要影响的因素。
参考答案:D
试题解析:
试题分析
解读信息
设问信息:四大地区;划分依据
材料信息:按照各地区域发展差异划分
调用知识
我国四大地区的发展差异
解题思路
我国的四大地区是根据全国各地的自然条件、经济基础、发展水平和对外开放程度划分的,主要反映的是全国各地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差异。人口数量、土地面积和热量条件也对地区经济发展产生一定影响,但并非四大地区的划分依据。故选D。
5.按照积温差异可将地球划分为多个温度带。全球变暖会造成南界向北移动的温度带有
A.北半球热带 B.北半球寒带
C.南半球热带 D.南半球寒带
命题说明:本题主要考查全球变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常见的设问方式是“全球变暖会造成北界北移的温度带有”,本题从不同角度设问,考查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从最新数据上来看,全球变暖问题已非常明显:2018年2月末,北极地区本应是一年中最冷时刻,出现了史上最高温,达到2℃,高出正常温度30℃;2018年7月,北极圈部分地区气温超过30℃,全球气候变暖已成为生物生存环境的最大威胁之一。命制本题其意图不在于做出试题本身,而是希望能通过试题引起我们对全球变暖问题的足够重视,并能够例举相关数据或实例加以说明——该问题并不仅仅存在于课本或新闻之上,而是很可能对我们今后每一个人都产生很深刻的影响,并借此呼吁每一位师生都能共同参与到保护地球环境的实际行动之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多例举与之相关的图文材料,让学生能够全面了解全球气候变化的过去与现在,了解全球变暖的人为原因,并能说出其带来的有利和不利的影响以及我们每一个人所能做到的应对措施。
参考答案:B
试题解析:
试题分析
解读信息
设问信息:全球变暖;温度带南界北移
材料信息:无
调用知识
全球气候变化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解题思路
全球变暖会造成全球热带范围扩大、寒带范围缩小,因此北半球热带的北界向北移动(南界为赤道,故南界不变),南半球热带的南界向南扩展;北半球寒带范围缩小,故南界向北移动;南半球寒带范围缩小,南界向南移动。因此本题选B梧州易手网。
浙江省某同学去澳大利亚旅游,右图为澳大利亚局部简图,完成6、7题。
6.沿图示旅游线路自然景观有显著的变化,主要影响因素是
A.热量 B.水分
C.光照 D.土壤
命题说明:本题以澳大利亚旅游线路为背景,考查学生对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的理解。以旅游线路创设情境,使材料更加贴近生活。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的影响因素是学考、选考中常见的考点,本题旨在提醒学生加强对学科主干知识的学习。另外,学生在学习地域分异规律是可能存在一个误区,认为只要是沿经线方向自然带发生的改变,主导因素就一定是热量。地域分异规律与地理环境差异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一个是规律原理,一个是表现。本题可以让部分学生暴露出这种理解上的偏差,再通过学习进行纠正。同时也提醒老师们在讲授相关内容时不能停留在知识的表面,可从深度和广度等多方面进行挖掘,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讲授地理原理。
参考答案:B
试题解析:
试题分析
解读信息
设问信息:图示旅游线路
材料信息:澳大利亚局部图
调用知识
地球表层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现象的基本原理
解题思路
图示线路沿线纬度较低,热量条件变化不明显。该旅游线路由沿海城镇进入内陆沙漠地区,水分缺乏是形成图示沙漠的最主要原因,故选B。
7.图示洋流是
A.暖流,向北流 B.暖流,向南流
C.寒流,向北流 D.寒流,向南流
命题说明:本题考查学生对洋流的性质、分布规律等相关知识的理解。常见的题型是在图中给出洋流流向,再问洋流的性质,本题在此基础上略微增加了难度,只给出洋流的大致路径,要求学生能够根据洋流所在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判断其流向和性质,这需要调用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与分布、洋流形成原理等相关基础知识,考查了学生的读图能力、区域认知能力和地理综合思维。
参考答案:C
试题解析:
试题分析
解读信息
设问信息:图示洋流
材料信息:印度洋及澳大利亚局部图;洋流路径
调用知识
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及图示
解题思路
图示洋流位于中低纬度,澳大利亚以西。其北部的赤道以南海域受东南信风控制,形成自东向西流的南赤道暖流,使澳大利亚西北部海域水位偏低。故南部海水向北流动形成寒流,本题选C。
2018年5月21日,我国成功发射了“鹊桥”中继卫星。该卫星将保障年底登陆月球背面的“嫦娥四号”探测器与地球之间的通讯,且附带探测月球背面的功能。下图为“鹊桥”运行示意图。完成8、9题。
8.“鹊桥”中继卫星正常运行后
A.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探测月球
B.位于地心与月心的延长线上
C.与日地的相对位置保持不变
D.与地球的通讯或受磁暴影响
命题说明:本题以“鹊桥”中继卫星的发射为情境,考查学生对地理信息技术、天体系统、太阳活动等相关知识的理解。以“鹊桥”卫星为背景,一方面可以引导师生在日常教与学的过程中关注地理时事热点,关注生活,课堂材料不局限于课本;另一方面通过图片表达出该卫星的运行轨道,考查天体间的相对位置关系,与2018.4浙江选考卷第25题考点类似。中继卫星的最重要任务就是保障“嫦娥四号”在月球背面时与地球之间的正常通信,如果中继卫星位于地月延长线上,则会导致通信受阻;另外,无线电短波通讯也可能会受到太阳活动等因素的影响,故设置了BD选项。建议教师在分析试题时不仅仅从图文材料中找出答案,更需要说出“鹊桥”的轨道为什么这样设置,从原因上进行分析。注意关注如下思维链:“为什么要发射鹊桥?”→“轨道为什么是这样?”→“有了鹊桥是否就高枕无忧了?”→“该卫星还能做什么?”等。
参考答案:D
试题解析:
试题分析
解读信息
设问信息:正常运行
材料信息:月球及“鹊桥”运行轨道、“鹊桥”卫星基本功能
调用知识
太阳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天体系统、地理信息技术应用
解题思路
地理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对已有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并没有探测地理事物的能力。探测月球主要是通过收集月球表面的电磁波信息来获取月表地物的影像等数据,需借助遥感技术,A选项错误;据图可知,“鹊桥”卫星处于运行轨道上时,不在地月的延长线上,且不能在其延长线上——月球会阻挡卫星与地球间的通信,B选项错误;“鹊桥”卫星正常运行后会随月球一起围绕地球公转,因此其与日地的相对位置不断变化,C选项错误;“鹊桥”卫星利用无线电短波与地球联系。当太阳活动频繁时,电离层受干扰形成磁暴,可能会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故本题选D。
9.科学家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来源于月球的尘埃比地球上的尖锐,主要原因是月球表面
A.侵蚀和搬运作用弱
B.搬运和沉积作用强
C.风化和侵蚀作用弱
D.沉积和内力作用强
命题说明:内外力作用和地表形态是必修一中的主干知识、试卷中的常见考点,以月球为背景材料,角度新颖,利于激发学生探索问题的热情。月球尘埃比较尖锐会附着在宇航服上带入航天器内,从而极大地威胁宇航员的身体健康。本题用地球上的尘埃与月球上的尘埃作对比,首先需要学生对月球表面的地理环境有一定了解,还需要理解风化、侵蚀、搬运、沉积等地质作用的含义,在此基础上才能得出正确答案,涉及知识点较多,考查学生的综合思维。本题从考点上看考查的是“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的关系”,但实际上是天体相关知识的延伸与拓展,是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因此在自然地理的学习过程中,需注重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规律,选取实例让学生多思考分析,提升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综合思维能力,提升学生地理核心素养。
参考答案:A
试题解析:
试题分析
解读信息
设问信息:尖锐
材料信息:无
调用知识
内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解题思路
月球的尘埃比地球上的更尖锐,说明月球上的外力对尘埃的侵蚀作用较小;搬运作用弱,对尘埃的磨蚀少。月球体积、质量较小,不能形成较厚的大气层,故月球表面昼夜温差大,物理风化作用强,风力侵蚀弱;无固态、液态水,无流水、冰川、海浪侵蚀;沉积和内力作用对尘埃的尖锐程度不构成明显影响。故选A。
绍兴市柯桥区是全国纺织生产能力最大的产业集群基地。近年来,柯桥政府将区内的印染厂逐渐搬迁至滨海工业区。右图为绍兴市局部地区简图。完成10、11题。
10.柯桥区吸引大量印染厂进驻,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集聚B.地价
C.水运D.技术
命题说明:本题以柯桥区印染厂布局为背景,考查学生对工业区位因素的理解。工业的区位因素是必修二中的核心考点,几乎是地理选考卷中的必考内容,选择题和综合题中均可能出现。运输、土地、集聚是影响工业区位的三大主要因素,在近几次浙江选考卷中,集聚因素也多次作为考点出现杨石头,如2018.4、2017.11、2016.4等。本题也以集聚为考点,目的是为了引起广大师生的重视,重视集聚对工业布局的重要影响、集聚的作用等。另外,随着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集聚因素在部分产业活动中的影响力有下降的趋势,这种产业活动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更应该加以补充说明。这里还需要说明的是,本题讨论的空间范围是柯桥区,设问指向是其作为一个整体吸引印染厂的影响因素。
参考答案:A
试题解析:
试题分析
解读信息
设问信息:柯桥区;印染厂进驻;影响因素
材料信息:柯桥区纺织工业概况
调用知识
工业布局的主要区位因素
解题思路
柯桥区是全国纺织产业集群基地,纺织厂与印染厂之间有紧密的投入-产出联系太康一高,印染厂靠近纺织厂有利于降低成本、加强协作,故大量印染厂在柯桥区布局。集聚即是指由于靠近其他经济活动而使生产成本降低的外部经济因素,A正确;柯桥区与周边及全国其他地区相比,地价并无明显优势,B错误;区内印染厂搬迁至滨海工业区之前,并非全部靠近河流分布,C错误;材料中也并未说明柯桥区印染技术有优势,D错误。
11.柯桥区调整印染厂布局的积极影响有
①优化产业结构 ②增加农业用地
③推动城市郊区化④减少工业污染
A.①③B.①④
C.②③D.②④
命题说明:传统工业布局的调整是我国当前面临的一个较为普遍的问题。在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下,过去一些传统工业强市发展速度减缓,原有的相对粗放的发展模式难以为继,促使工业企业调整自身发展的方式,走“低排放、高效益”之路,本题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以绍兴市柯桥区印染厂集体搬迁为情境材料,引导学生关注生产生活,利于学生运用所学地理知识指导实践,同时也引导学生理解工业布局的调整并不一定仅仅是考虑企业自身的经济效益,还有这种调整带来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都是我们需要考量的。还需要说明的是,此题的空间范围仍然是柯桥区,设问指向是将柯桥区原来相对分散的印染厂集中到工业区中所带来的积极影响。
参考答案:B
试题解析:
试题分析
解读信息
设问信息:调整印染厂布局;积极影响
材料信息:印染厂搬迁的迁出地和迁入地
调用知识
无
解题思路
印染厂搬迁至滨海工业区后,有利于迁出地优化产业结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等,①正确;柯桥区地处长三角地区,人口密度大,城市化速度快,二、三产业的发展往往占用大量农业用地,使农业用地减少,②错误;城市郊区化又称为逆城市化,是由于大城市中心区环境恶化导致人口向郊区或卫星城迁移,而柯桥区印染厂搬迁属于工业布局调整,与城市郊区化原因不同、结果不同,③错误;工业集聚在滨海工业区有利于集中处理污染物,减少工业污染。故本题选B。
我国人社部表示:将适时出台渐进性延迟退休年龄政策。下图为我国2012-2017年人口增量变化情况示意图邓佩仪,完成12、13题。
12.图示反映出当前我国人口
A.处在高速增长的阶段
B.总数超过人口警戒线
C.15-59岁人口比重降低
D.总数呈现明显下降趋势
命题说明:本题考查方式较为常规。我国当前处于人口增长的转型期——人口增长速度明显减缓,青壮年人口比重开始下降,老龄化问题逐步凸显,并由此产生了诸如城乡居民养老、部分行业劳动力缺乏等衍生问题。在此人口形势下,国家开始调整人口政策(不仅仅是“单独二胎”和“全面二孩”政策),本题就是在这种思路下命制出来的,体现了试题的时代性特点。最初的命题思路是与人口迁移相结合,考乡村居民的养老问题面临的困难、原因及解决措施等,但试题难度会偏大。之后将设问的难度降下来(养老问题降低难度并放在下一题),考查学生对我国当前人口形势的了解情况及从图表中获取信息的能力。本题也引导教师在介绍我国当前人口现状时,可给出一个相对完整的思维链:人口增长过快→计划生育→出生率降低→青少年比例下降、老龄化凸显→对家庭(个人养老问题、青壮年负担问题、独生子女教育问题等)、对社会(社会养老问题、劳动力缺乏问题)→生育政策调整、养老制度调整、退休年龄调整、产业结构调整等→今后我国人口发展趋势等,帮助学生理解。
参考答案:C
试题解析:
试题分析
解读信息
设问信息:当前我国
材料信息:2012-2017年我国不同年龄段人口增长状况统计
调用知识
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及典型分布地区
解题思路
由图可知,2012-2017年我国0-14岁人口略有增加,60岁及以上人口增加且增量远大于少年儿童,由此反映出的我国当前人口出生率偏低、老龄化趋势明显,人口增长速度较慢,A错误;图中未反映人口警戒线相关信息,B错误;人口增量为正值的年龄段增加的人口数大于人口增量为负值的年龄段减少的人口数,即人口总数上升,D错误;15-59岁人口数量减少,总人口数量增加,故15-59岁人口比重降低,本题选C。
13.我国出台延迟退休年龄政策有利于
A.缓解人口老龄化
B.增加青壮年人口
C.推进养老产业发展
D.降低社会养老负担
命题说明:考查学生对国家与人口相关政策的理解。延迟退休年龄的政策是在当前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加剧的情况下提出的,因此部分学生可能认为延迟退休就是为了缓解人口老龄化,本题设置了A这个干扰项目的就是要暴露出这部分学生理解上的偏差并进行纠正。
参考答案:D
试题解析:
试题分析
解读信息
设问信息:延迟退休
材料信息:无
调用知识
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及典型分布地区
解题思路
延迟退休年龄政策不能降低老年人占总人口的比重分手擂台,不能增加青壮年人口数量,A、B错误;退休年龄延迟后,老年人工作时间延长,闲暇时间缩短,不利于养老产业发展,C错误;支付养老金的时间推迟,可降低社会养老负担,故选D。
下图为美国西部沿40°N纬线的地形剖面及降水分布图,完成14、15题。
14.输送水汽至图示区域的风主要是来自
A.北冰洋的东北风
B.大西洋的东南风
C.太平洋的西北风
D.太平洋的西南风
命题说明:今年6月份以来,美国中西部农业主产区出现连续暴雨天气,引发洪水,影响农业生产活动。与此同时,中美贸易争端逐渐升温,针对美国违反世贸组织规则,对我国输美的多种商品加征关税,严重侵犯我国合法权益的做法,我国商务部发布公告,对原产于美国的大豆等农产品及其它部分进口商品对等采取加征关税措施,本题组即是在此背景下推出的。本题选取《世界自然地理地图集》中“科迪勒拉山系降水量与地形关系图”为材料,考查了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柳一村,难度略大于学考要求。原本只是想考查美国西部降水的水汽主要源地,后来为略增加学生的思维深度,设问中加入了对风向的考查,要求学生能从图文材料中获取有用信息,结合气压带风带的分布规律得出正确答案。
参考答案:D
试题解析:
试题分析
解读信息
设问信息:图示区域;水汽输送
材料信息:美国西部地理位置;部分区域地形剖面图、降水量
调用知识
气压带风带的分布
解题思路
解题思路:图示区域纬度40°N,受盛行西风带控制时间长,多西南风;位于美国西部,盛行西风从太平洋输送大量水汽至图示区域形成降水。故选D。
15.大盆地的农业带是
A.乳畜带
B.玉米带
C.畜牧和灌溉农业带
D.水果和灌溉农业带
命题说明:美国农业生产布局的最主要特征就是地区专门化。为什么要专门化?具备哪些条件可以实现地区专门化?专门化有何优点?有没有缺点绝色倾城妃?这些都是课堂中值得探讨的问题,也是一种命题思路。本题需要学生从材料中获取大盆地的地形和降水等信息来得出正确答案。教师可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减少不必要的死记硬背,从地理环境中找原因,运用地理原理推结果。另外,本题还可以结合我国当前农业发展的现状,考查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在我国(或我国某局部区域)实现的可行性,以及对一、二、三产业的影响等等。教师在课堂上也可结合我国当前的土地流转、鼓励农业机械化等政策进行分析,有助于学生理解、支持当前的农业相关政策,乃至今后走向相关工作岗位时指导生产实践。
参考答案:C
试题解析:
试题分析
解读信息
设问信息:大盆地;农业带
材料信息:大盆地的地理位置、地形、降水量
调用知识
美国农业带分布情况
解题思路
由图可知,图示大盆地大部分地区降水偏少,气候干旱,水分不足,农业生产多需要引水灌溉;大盆地地势较高且相对平坦,受西侧山脉阻挡,年降水总量少于500mm,多草原植被,可发展畜牧业。C选项正确。
生态效率取决于环境效率和资源效率,是衡量循环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下图为江西省2001-2010年生态效率变化轨迹图。完成16、17题。
16.江西省的气候特征是
A.夏季高温少雨,冬季严寒潮湿
B.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暖少雨
C.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严寒少雨
D.夏季高温干燥,冬季温暖多雨
命题说明:本题主要考查区域的气候特征及对中国局部区域的认知能力。首先要求学生能判断出江西省的大体位置,再根据位置判断气候特征,难度较低。
参考答案:B
试题解析:
试题分析
解读信息
设问信息:江西;气候特征
材料信息:无
调用知识
我国东部季风区的自然地理环境特点
解题思路
江西省地处东部季风区、秦岭-淮河以南,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江西省纬度较低,夏季高温,东南季风从太平洋带来丰富的水汽,降水较多;北部山地可阻挡冬季风南下,冬季温暖,同时受离岸的冬季风控制,降水较少。故本题选B。
17.图示期间,促进江西省循环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环境污染的治理力度增强
B.自然资源的消耗总量减少
C.废弃物的回收再利用增多
D.治污与废物利用同步增强
命题说明:改革开放数十年,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成就举世瞩目,但同时存在的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如资源利用率偏低、环境污染严重等。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少,部分企业生产过程中只重经济、忽略环境,只看短期成果,缺乏长远眼光,导致环境污染、生态破坏问题严重,因此新形势下必须转变发展模式。近年来循环经济在各地得到长足发展,成功经验不胜枚举,本题即以江西省生态效率变化图为背景,考查学生对循环经济的理解。循环经济应至少包括以下三个基本原则:资源利用减量化、产品重复利用、废弃物再循环,其主要目的就是降低资源消耗,减少废弃物排放。然而,从传统发展模式到循环经济模式的转变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小蜜书,需要一个过渡。此题就是借助江西省向循环经济转变初期主要重视污染治理的情境而命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易忽略过渡的过程和材料提供的信息,引导学生加强读图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循环经济是今后我国乃至全世界发展的必然趋势,在课堂教学中应引起足够的重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从发展循环经济的必要性、具体措施、影响,以及不同区域循环经济之路的差异等角度进行分析解读。
参考答案:A
试题解析:
试题分析
解读信息
设问信息:循环经济
材料信息:江西省资源效率和环境效率图示
调用知识
无
解题思路
据图可知,2001-2010年江西省环境效率约由0.3上升至0.65,资源效率约由0.4上升至0.55,环境效率提高的速度快于资源效率,表明该时段江西省环境污染治理力度增强、资源利用率提升(废弃物回收再利用增多),但两者并不完全同步——环境污染的治理力度更大;资源效率提升是指GDP增长倍数大于资源消耗量增长倍数,并非自然资源消耗总量减少。故本题选A。
河南郭亮村坐落在太行山脉的某山崖,以奇绝水景和绝壁峡谷的“挂壁公路”闻名于世。下图为“挂壁公路”局部景观图。完成18、19题。
18.影响“挂壁公路”修建的主要自然区位因素是
A.气候B.河流
C.地形D.经济
命题说明:本题选取河南“挂壁公路”为材料背景,考查地形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试题难度较小。在如此绝壁上修建公路,其难度之大是可想而知的,但当地村民做到了。“挂壁公路”的出现,体现了人类的渺小和伟大:其小——崇山峻岭、万丈绝壁环绕,人类生活其间不过蝼蚁般的存在;其大——面对困难,披荆斩棘、勇往直前,上世纪70年代,村民用手中最简陋的工具历时5年终于建成。这种愚公移山式的精神是否值得包括我们师生在内的每一个人去学习呢?求学的道路也是艰辛的,可相比于“挂壁公路”呢?
参考答案:C
试题解析:
试题分析
解读信息
设问信息:自然区位因素
材料信息:“挂壁公路”的地理位置、图示
调用知识
地形条件对交通线路密度、布局、形态和走向的影响
解题思路
郭亮村地处太行山脉的某山崖,受复杂的地形影响,对外交通极其不便,因此村民修建“挂壁公路”以解决出行的问题。故主要自然因素是地形。
19.修建“挂壁公路”可以促进郭亮村
A.沿“挂壁公路”拓展
B.形成高等级商业中心
C.重工业大量外迁
D.旅游业快速发展
命题说明:本题主要考查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该知识点是必修二中的重点内容之一,也是试卷中常出现的考点,但日常教学中,学生易产生一个误区,认为只要是交通条件改善,就一定可以促使工商业沿交通线发展,推动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等。本题旨在消除这种误区,提醒学生不同区域环境背景下的人类活动,其影响往往是不同的。
参考答案:D
试题解析:
试题分析
解读信息
设问信息:无
材料信息:“挂壁公路”的地理位置、图示
调用知识
交通运输条件变化与城镇分布和发展的关系
解题思路
“挂壁公路”修建在悬崖绝壁之上,道路狭窄,沿线无法建居民点,A错误;郭亮村所在地位于山崖之上,受地形影响,人口数量少,居住空间有限,无法形成高等级商业中心,B错误;材料中并未说明该地有大量重工业,受地形影响,也不会有大量重工业,C错误;郭亮村所在地有奇绝水景,“挂壁公路”更是人类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下创造的一个奇迹,本身也是一个绝佳的旅游景点,“挂壁公路”的修建方便了游客进出,促进当地旅游业快速发展。故本题选D。
伏尔加河是世界上最大的内流河,下图为该河流域及周边地区简图。完成20、21题。
20.里海的主要生态功能有
A.调节伏尔加河流量B.减小里海周边温差
C.防止山区水土流失D.提供丰富农副产品
命题说明:湿地和海洋、森林并称为地球三大生态系统,在当前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世界上许多湿地正面临逐步萎缩退化的威胁。我们需要学习湿地的概念、功能、问题和对策,更要知道为什么要学,意义何在。中亚地区气候干旱,湿地数量少,里海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湖泊,对中亚的意义非常重大,但近年来里海水位下降明显,对中亚的影响也必将是非常强烈的。本题以里海为背景考查学生对湿地功能的理解,目的是为了引起学生重视当前湿地问题的紧迫性,但为平衡整卷难度值,本题的设问仅指向湿地的生态功能。部分学生可能会不管湖泊和河流的位置而认为湖泊对河流的径流量一定有调节作用,为消除这种误解设置A选项,引导学生理解不同位置的湿地其生态功能会不同。CD两个选项主要考查学生从图文材料中获取信息并分析问题的能力。
参考答案:B
试题解析:
试题分析
解读信息
设问信息:里海;生态功能
材料信息:伏尔加河流域地形、水系
调用知识
湿地的重要价值
解题思路
伏尔加河注入里海,里海位于下游,不能调节伏尔加河流量,A错误;里海水面宽广,对气候的调节作用明显,可减小周边温差,增加降水,B正确;减少水土流失一般需降低水的侵蚀能力或增加土壤的抗侵蚀能力(如植树种草,提高植被覆盖率),里海不能防止水土流失;提供丰富农副产品属于湿地的经济功能。C、D错误。
21.伏尔加河梯级开发的主要有利条件是
A.河流流量大B.含沙量较小
C.地形落差大D.没有结冰期
命题说明:学习过程中需要克服的一个很大的障碍就是惯性思维。平时在模拟训练中,涉及到梯级开发的主要条件多数答案都是“地形落差大”,但分析问题时基于的必须是地理事实,而不是经验,故设置本题。本题欲向学生强烈表达的一个观点就是:我们得出的任何一个答案必须要有相应的材料或理论依据作为支撑,否则是靠不住的。不仅仅是梯级开发的条件——其他每一个问题都是如此。
参考答案:A
试题解析:
试题分析
解读信息
设问信息:梯级开发;有利条件
材料信息:世界上最大的内流河;流域图(地理位置、地形、水系等)
调用知识
流域开发综合治理的措施
解题思路
河流实行梯级开发一般需满足两个条件:河流流量大、水位落差大,便于水能开发。伏尔加河是世界上最大的内流河,河流流量大;据图可知,伏尔加河沿线地势相对平坦,地形落差较小,但在每一个水坝上游都形成一个面积较大的集水区,水坝上下游的水位落差大,有利于流域梯级开发;含沙量与结冰期并非影响梯级开发的主要因素,且伏尔加河流域纬度较高,有结冰期。故本题选A。
2018年5月26日,我国宣布在松辽盆地成功实施深度为7018米的大陆科学钻探工程。下图为我国松辽盆地形成过程示意图。完成22、23题。
22.此大陆科学钻探工程钻探到
A.地壳 B.地幔
C.内核 D.外核
命题说明:以我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为背景,考查地球的内部结构,有助于学生将课本所学知识与生产实践相结合,提升学习兴趣,并利于用所学知识来指导生产实践,同时可提升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松辽盆地是世界上晚中生代规模最大、发育时间最长的陆相含油气湖盆,拥有世界上最完整、最连续的白垩纪陆相沉积地层,而白垩纪是地球历史上温室气候最显著的时期,对现代人类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具有重大参考意义。松辽盆地含有大量天然气和高温干热岩,可为我国能源结构调整作出重大贡献。本题原计划从白垩纪地层角度设问,考查生物进化与环境变迁、能源开发利用等相关知识点,但试题难度很大铁中棠,故最后改变了设问角度。建议教师试题分析时将松辽盆地科学钻探的背景、目的和意义等都做适当拓展,增加学生对试题的理解。
参考答案:A
试题解析:
试题分析
解读信息
设问信息:钻探到
材料信息:松辽盆地;深度7018米
调用知识
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依据及各层的特点
解题思路
地球内部可划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主要圈层,其中地壳平均厚度17km,大陆部分平均33km。我国在松辽盆地的钻探深度为7018m,最深处仍然位于地壳。故选A。
23.松辽盆地形成的各阶段主要地质作用顺序正确的是
A.①阶段:板块挤压-岩层褶皱-风力侵蚀-流水沉积
B.②阶段:板块挤压-岩层褶皱-岩层上升-流水沉积
C.③阶段:板块张裂-岩层下沉-岩层断裂-岩浆喷发
D.④阶段:板块张裂-岩层下沉-流水沉积-岩浆冷凝
命题说明:地质学很重要的研究方法就是观察现在以便解释过去,本题要求学生根据示意图推导松辽盆地的形成过程,引导学生用动态的思维观察静态的事物,考查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提升地理核心素养。
参考答案:C
试题解析:
试题分析
解读信息
设问信息:地质作用;顺序
材料信息:示意图
调用知识
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的关系及图示
解题思路
据图可知,松辽盆地的大体形成过程是:板块挤压导致中间岩层褶皱抬升→板块张裂,中间岩层垮塌张裂,岩浆活动频繁→板块张裂,中间岩层继续下陷→外力沉积形成松辽盆地。①阶段时岩层尚未褶皱,且风力侵蚀作用不明显,A错误;②阶段岩层挤压、褶皱、抬升后,地势较高,外力侵蚀作用明显,沉积作用较弱,B错误;④阶段沉积物覆盖于岩浆岩之上,因此先有岩浆冷凝再有外力沉积。故本题选C。
图1为北半球局部地区某时等压线分布图,图2为图1中的锋面剖面示意图,完成24、25题。
第24、25题图1
第24、25题图2
24.图中甲地天气系统及水平气流运动方向是
A.反气旋 逆时针
B.气旋 逆时针
C.反气旋 顺时针
D.气旋 顺时针
命题说明:根据等压线图考查高压、低压系统的气流水平运动方向,属于必修一大气环境中的主干知识,常规考点。本题在定稿前的版本中,材料并未说明该区域属于北半球,而是让学生自己去判断,对区域定位要求较高,高三学生也需要对东亚大陆轮廓有一定了解,而且也可以对比第6、7题图进行判断,最后为突出主干知识,材料中还是给出了说明。
参考答案:B
试题解析:
试题分析
解读信息
设问信息:甲;水平气流运动方向
材料信息:北半球;等压线
调用知识
低气压与高气压系统的气流运动特点及天气状况
解题思路
图中甲地是北半球的低压中心,气流由四周向中间辐合,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向右偏转形成逆时针方向的气流。故选B。
25.对图2表述正确的是
A.锋后丙地气团被迫抬升形成降水
B.锋前的丙地气团主动爬升形成降水
C.丙地气团主动向乙推进形成冷锋
D.形成降水的水汽主要来源于丙气团
命题说明:关于等压线的试题(包括真题和模拟题),大多设问指向气流运动方向(如2016.10浙江选考卷)、天气状况(如2017.4浙江选考卷)、锋面的类型(如2017.11浙江选考卷)等,2018年4月浙江选考卷第6题考查锋面气旋系统下大气水平运动的速度和垂直运动强度,整体来看以上均属于对地理现象的考查。本题则强调地理现象形成背后的地理原理,引导教师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地理原理和地理过程的分析,减少纯粹的、不必要的机械记忆。
参考答案:D
试题解析:
试题分析
解读信息
设问信息:无
材料信息:锋面位置图;锋面剖面示意图
调用知识
冷锋与暖锋天气系统特点及天气状况
解题思路
图1所示区域位于北半球,根据图中等压线分布可知,锋面西北侧有来自高纬地区的冷空气向低纬地区移动,故图示锋面是冷锋,东南侧是锋前。冷暖气流相遇后,冷气团较重位于锋面以下,暖气团较轻位于锋面以上,因此图2中乙地受冷气团控制,位于锋后,丙地受暖气团控制,位于锋前,A错误;图中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暖气团被迫抬升,抬升过程中水汽冷却凝结形成降水,水汽来源于暖气团,故B、C错误,D正确。
非选择题部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0分)
26.读世界局部简图(图1)及勃朗峰自然带垂直分布图(图2),完成下列问题。(10分)
第26题图1第26题图2
(1)图中亚、欧两大洲分界线甲为 ▲ 海峡。目前,乙国处于区域发展的 ▲ 阶段。(2分)
命题说明:本题着重考查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大洲的分界线是浙江选考卷常见的考点,区域发展阶段的名称属于考试标准中明确要求记住的知识点,本题主要是模仿选考真题,周不疑引导学生加强区域基础知识的识记。
参考答案:土耳其 高效益综合发展
试题解析:
试题分析
解读信息
设问信息:亚、欧分界线;区域发展阶段
材料信息:世界局部区域图
调用知识
亚洲地理位置的特点;美国区域发展的三个阶段及主要特点
解题思路
甲海峡位于黑海和地中海之间,是土耳其海峡;乙国是英国,经济发达,科技水平高,第三产业比重高,处于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
(2)丙地区的气候类型是 ▲ ,该气候适宜 ▲ 的生长,促进当地乳畜业的发展。(2分)
命题说明:本题以丹麦乳畜业发展为背景,考查气候类型的分布、特征,以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丹麦是欧洲著名的乳制品大国、食品最安全的“有机王国”,拥有全球最大的有机乳品生产商,地处奶源“黄金纬度”,其乳畜业具有代表性。前后两个填空具有因果关系,学生可以根据上下文的联系,厘清自然环境对农业生产活动的影响,利于加深学生的理解,并有助于对教材不同章节间知识点的整合,即气压带风带的分布、气候类型及气候特征、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等相关内容的整合。
参考答案:温带海洋性气候 多汁牧草
试题解析:
试题分析
解读信息
设问信息:丙;气候类型;乳畜业
材料信息:世界局部区域图
调用知识
欧洲西部地形、气候的特点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解题思路
丙地区位于40°N-60°N之间,亚欧大陆西岸,全年受盛行西风带控制,形成全年温和湿润的温带海洋性气候。该地夏季缺乏高温且光照不足,不利于谷物生长,但适宜多汁牧草的生长,乳畜业发达。
(3)图2中,自然带①是 ▲ ,M坡是 ▲ (填“阳”或“阴”)坡,该山坡呈现出明显的垂直地域分异是因为随着海拔升高 ▲ 条件发生了明显的变化。(3分)
命题说明:陆地自然带的类型、分布及特征是必修一中的重点知识、高频考点,但近几次浙江学考选考卷以考查陆地水平自然带为主,本题意在引领广大师生对山地垂直自然带的重视,并理解垂直分异与纬度地带性分异的异同。本题原来的设问是判断M坡的阴阳坡,并说明理由,难度较大,但更能考查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为平衡试卷难度,最后改为更为常规的、更贴近课本的设问方式。
参考答案:(山地)针叶林带 阳 气候(水热)
试题解析:
试题分析
解读信息
设问信息:自然带;M坡;垂直分异
材料信息:勃朗峰自然带垂直分布图
调用知识
陆地自然带的基本类型、分布及其特征;产生地表不同分异规律的主导因素
解题思路
勃朗峰地处欧洲西部,40°N以北地区,山麓地区受温带海洋性气候影响,形成大片温带落叶阔叶林。随着海拔不断升高,热量减少,不适合阔叶林生长,而叶面宽度较小、蒸发和散热较少的针叶林更能适应当地环境;M坡自然带分布的海拔高度总体高于另一坡,因此M坡热量条件更好,属于阳坡;山地随海拔升高水分和热量条件均有明显变化(热量减少,水分条件变化更复杂),导致自然带出现明显更替。
(4)早期鲁尔区与法国洛林的主要产业的地域联系方式是 ▲ 联系,简述这种联系对早期鲁尔区发展的主要有利影响。(3分)
命题说明:本题第一个空以鲁尔区钢铁工业的发展为情境,考查产业活动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第二个空考查鲁尔区钢铁工业发展的区位条件,材料来源于课本,有亲切感;设问方式新颖,且兼顾考查了学生对“鲁尔区矿产资源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相关情况的了解,需要学生知道鲁尔区铁矿石的来源,引导学生关注教材,回归课本。
参考答案:生产协作联系;提供铁矿资源(必须指出铁矿资源);促进钢铁工业发展。
试题解析:
试题分析
解读信息
设问信息:鲁尔区;洛林;产业活动的地域联系
材料信息:洛林地理位置
调用知识
产业活动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解题思路
产业活动的地域联系方式包括生产协作的联系、商贸联系、科技与信息联系三种。早期鲁尔区从洛林进口大量铁矿石用于钢铁生产,因此两地属于生产协作的联系。
27.读中国某区域略图,完成下列问题。(10分)
(1)我国1月均温0℃等温线大体经过 ▲ (填“甲”或“乙”)山脉,图中资源调配线路属于我国西电东送工程中的 ▲ 线工程。(2分)
命题说明:本题以我国局部区域图为情境材料,考查学生对秦岭-淮河一线地理意义以及我国主要的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图示的了解。常见的考查方式是直接填写分界线的名称(如秦岭),本题换了一个方式进行设问,答案指向明确,信息呈现简洁,符合考试要求,且提高了对学生区域认知水平的要求。学生可根据图中渭河、西安、丹江口水库等信息判断出正确答案。
参考答案:甲 中
试题解析:
试题分析
解读信息
设问信息:1月均温0℃等温线;西电东送
材料信息:山脉的地理位置、走向;西电东送线路
调用知识
秦岭—淮河的地理意义;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的方案及图示
解题思路
我国1月均温0℃等温线经过秦岭,秦岭是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的分界线,丹江口水库属于长江流域,渭河属于黄河流域,故图中甲山脉是秦岭。图中资源调配工程将长江上游的水电调往东部,属于西电东送的中线工程。
(2)正常年份,每年7、8月江淮地区受 ▲ (填气压带或风带名称)影响形成伏旱天气,同时期图示地区西南部受 ▲ (填风向)夏季风影响,时降暴雨。(2分)
命题说明:本题主要是对省学考卷高频考点的突出和模仿,考查影响我国的主要自然灾害及其成因。直接来源于教材原话。同时,强调出我国西南地区夏季的西南季风,以纠正学生只记东南季风的学习误区。
参考答案:副热带高压 西南
试题解析:
试题分析
解读信息
设问信息:7、8月;江淮地区伏旱;图示地区西南部风向
材料信息:西南部地理位置
调用知识
气压带、风带移动及海陆分布对季风气候和地中海气候的影响;影响我国季风的风向
解题思路
江淮地区纬度大约位于30°N-35°N之间。正常年份,每年7、8月份副热带高压带北移并控制该地区,形成晴热的伏旱天气。同时期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带也偏北并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向右偏转形成西南季风,影响图中西南部地区并形成多雨的气候特征。
(3)四川盆地空气稠密,气候 ▲ (填“干燥”或“湿润”),从而增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 ▲ 作用,减少到达 ▲ 的年太阳辐射量。(3分)
命题说明:通过四川盆地的气候特征,考查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相关知识,摒弃了模拟题中常见的给出某地某时天气特征来直接判断大气的削弱作用或保温作用的强弱,改用通过叙述一句话来呈现完整的前后因果关系,中间穿插填空。突出了地理现象的发生过程,方便学生理解和掌握,有助于学生融入这一设问情境,引导学生通过逻辑推理的方式来答题而非死记硬背。
参考答案:湿润 削弱 地面(下垫面)
试题解析:
试题分析
解读信息
设问信息:四川盆地
材料信息:四川盆地经纬度、地形
调用知识
我国东部季风区的自然地理环境特点;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影响地面获得太阳辐射大小的主要因素
解题思路
四川盆地地处秦岭以南、东部季风区,受夏季风影响气候湿润,云量较多,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导致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较少。
(4)简述古代汉中的形成与发展的社会经济条件。(3分)
命题说明: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区位因素在近几次选考真题中出现过多次,如2016.10选考卷、2017.11选考卷等,但多要求从自然条件角度进行分析。本题改变设问角度,引导学生理解社会经济因素在城市形成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尤其是交通、军事要塞等因素的影响。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为各要素举出一些实例(如重庆、武汉的水运;敦煌、武威的军事要塞;株洲、石家庄的铁路运输等),帮助学生理解掌握。本题作答时需要从图片材料中获取相关信息,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如从古汉中沿河分布,推导出水运便利、农业生产条件好;从位于多条古道汇合处,推导出军事要道(作为高三学生应该具备一定的历史基础知识,有意强化一点国家历史教育,故图文材料中没有据此给出更多说明)。
参考答案:扼守交通要道(军事要道);农业发达;水运便利。
试题解析:
试题分析
解读信息
设问信息:古汉中;社会经济条件
材料信息:古汉中的地理位置;地形;古道
调用知识
影响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区位因素
解题思路
古代聚落形成的社会经济条件可从政治、军事、交通、农业等角度进行分析。汉中北以秦岭为屏障,南有巴山,汉水横贯其中,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农业生产条件优越且水运便利;汉中处于渭河平原和成都平原之间,秦巴山脉平行耸立,东西横亘,足以成为古汉中南北重要天然屏障。几条古道穿越山岭,成为南北通行的孔道,使古汉中成为重要的战略要地。
28.【加试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5分)
材料一:缅甸是世界上重要的柚木生产和出口国,仰光市是该国最大港口和林木加工基地。缅甸柚木出口到中国主要选择盘山公路运输。2014年,缅甸政府颁布削减天然柚木砍伐、限制原木出口条例。下图为缅缅甸及周边略图。
材料二:柚木多分布在海拔700-800 米以下的低山丘陵和平原,喜光喜湿,适宜生长的绝对温度不低于2℃,生长旺盛期需降雨量1100-3800 毫米,忌土壤过湿。
(1)从地形角度分析甲地区有利于柚木生长的自然条件。(3分)
命题说明:柚木是热带树种,原产缅甸,是制造高档家具地板、室内外装饰的材料,被誉为缅甸的国宝。本题以缅甸柚木为背景材料,具有典型的代表性。文字材料中给出柚木的生长习性,让学生结合图片材料分析其生长的自然条件,考查了学生从材料中获取有用信息的能力,以及区域认识和综合思维能力。浙江选考卷中有多题的设问限定了答题角度,本题也采用类似设问方式,指向更明确,缩小学生答题的方向,也方便阅卷。从地形角度进行分析,并非只能回答地形——地形对气候、土壤、水源、生物等其他自然地理要素都会产生影响,都是本题的答题要点。这一点需要教师在平时教学过程中强调说明。
参考答案:夏季,山地抬升西南季风,降水多(1分);冬季北部高山高原阻挡冷空气南下,气温较高(1分);地形坡度大,排水条件好(1分)。
试题解析:
试题分析
解读信息
设问信息:地形;柚木生长的自然条件
材料信息:柚木的生长习性;甲地区的纬度位置;相对位置;地形等
调用知识
自然条件对农业布局的影响
解题思路
材料二中已给出柚木的生长习性,只需分析甲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是否满足其生长习性即可。本题主要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有用信息的能力并要求学生能够根据所学知识分析该地自然地理环境特征。根据材料,柚木喜光喜湿,适宜生长的绝对温度不低于2℃,生长旺盛期需降雨量1100-3800 毫米,忌土壤过湿。甲地纬度较低,正午太阳高度大,光照充足;地处中南半岛,夏半年受西南季风影响,气候湿润;甲地北部多山地,冬季可以阻挡冷空气南下,气候温暖;夏季柚木生长旺盛,而此时西南季风从印度洋带来丰富的水汽,降水充足;山地地形坡度大,便于排水,降低了土壤的湿度。
(2)指出乙河流域在11月-次年4月的主要气象灾害,简述缅甸减少天然柚木砍伐对该气象灾害的缓解作用。(4分)
命题说明:近几次的选考真题中,自然灾害部分考查最多的是气象灾害与地质灾害及其成因,如2015.9雪灾及成因、2016.4地面塌陷及成因、2016.10沙尘暴及加重的原因、2017.4白灾的自然原因、2017.11旱灾的自然原因。2018.4改变了命题思路,不是考查原因,而是火山喷发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本题在此基础上作了大胆的创新,以缅甸柚木的生长创设情境,考查其他自然条件改变对自然灾害的影响,设问角度新颖,对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有较高要求。第一问需要首先判断出乙河流域特定时间段的主要气象灾害,需要学生对该区域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较为了解,同时对自然灾害的分类很熟悉,增加了思维量。原来的设问方式是“从水循环角度分析减少柚木砍伐对乙河流域旱灾的减缓作用”,设问指向更明确,但难度较小,区分度不高,因此作了调整。
参考答案:干旱(1分);蒸腾加强,(1分)空气湿度增加;下渗增加,地下径流增加(1分);河流等地表径流量增加(1分);有利于缓解干旱缺水。
试题解析:
试题分析
解读信息
设问信息:11月-次年4月;减少天然柚木砍伐
材料信息:乙河流域地理位置
调用知识
干旱的形成原因
解题思路
结合该时段乙河流域的自然环境特征判断其主要气象灾害(注意该时段与其他时段自然环境特征的不同之处),减少柚木砍伐会影响流域水循环,从而可能对自然灾害有一定的缓解作用。乙河流域位于中南半岛,热带季风气候,11月-次年4月盛行东北离岸风,降水少,干旱是当地该时段的主要气象灾害。缓解干旱可从开源和节流两个角度考虑,即增加水源和减少水资源流失。减少天然柚木砍伐可以增加水汽蒸腾,使空气中水汽含量增加,湿度增大;可以减缓地表径流速度,增加下渗,地下水增多,可供给地表的水也增加;减少天然柚木砍伐,植被覆盖率上升,对河流径流量调节作用增强,使旱季地表径流量增加。冯巩相声小品
(3)近年来,仰光市逐渐成为国际林木加工产业的重要承接地,简析其优势条件。(4分)
命题说明:以仰光市林木加工产业发展为材料背景,考查工业的区位条件。工业农业的区位条件是必修二中的核心知识点,几乎每份试卷必有涉及,本题考查工业的区位条件也是为了突出重要考点,引导学生重视核心知识点。仰光市林木加工业在国际上具有一定代表性,本题以该地为材料可引导师生平时多关注这些与地理相关的资料,学会主动分析问题,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参考答案:林木资源集散地,原料丰富(1分);人口多,劳动力丰富且廉价(1分);国内外市场需求旺盛(1分);沿海港口城市,铁路联接内地,交通便利(1分);产业基础较好,大城市基础设施较完善(1分)。
试题解析:
试题分析
解读信息
设问信息:国际林木加工产业承接地;区位条件
材料信息:缅甸柚木产量大;仰光地理位置
调用知识
产业转移的原因
解题思路
本题主要是根据图文材料,结合产业转移的原因和工业的区位因素等相关知识进行思考。根据材料一可知,缅甸柚木资源丰富,原料充足;仰光市是该国最大港口和林木加工基地,铁路运输和海运便利、林木加工产业基础好;国际林木加工产业转移一般受成本因素影响,发达国家和地区劳动力价格、土地价格高,林木加工成本高,仰光人口众多,廉价劳动力丰富;中国对柚木产品的需求量大,仰光距离中国较近,靠近市场。
(4)说明缅甸柚木出口到中国主要选择公路运输的原因。(4分)
命题说明:本题以缅甸柚木运输创设情境,考查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及其原因。缅甸北部柚木资源丰富,对中国出口量大。但中缅边境地区山高谷深、地形条件复杂、地质灾害频发,柚木贸易中运输必定会成为非常大的难题,因此本题从交通运输的角度进行命题。两国边境地区公路运输非常不便,但柚木运输仍然选择公路运输的方式,更能考查出学生的思维推理能力。
参考答案:柚木原产地离我国近(1分);公路修建难度较小(1分);水运能力季节变化大(1分);缺乏直通中国的铁路(1分)。
试题解析:
试题分析
解读信息
设问信息:柚木出口;公路运输
材料信息:中缅边境地理位置、地形、水系
调用知识
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优缺点
解题思路
本题主要从公路运输的优点以及其他交通运输方式在该地的缺乏和缺点等角度进行对比分析。甲地地处内陆,海运不便;地形起伏大,河流落差大且流量季节变化大,河运不便;无铁路与中国相连,铁路运输不便;柚木体积质量大,且甲地缺乏机场,不适宜航空运输;与其他交通运输方式相比,甲处山地众多,修建公路难度相对较小,且公路运输灵活性较强。
29.【加试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5分)
材料一:图1为我国某区域图。
第29题图1
材料二:科尔沁地区地下水丰富,当地农民通过打机井取水在沙地上种植水稻,取得了较好的收益。图2为科尔沁沙地水稻种植模式的变化图。
第29题图2
材料三:图3为图1中甲、乙两地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年变化图。
第29题图3
(1)简述科尔沁沙地种植水稻后农业区位条件发生的变化。(4分)
命题说明:科尔沁沙地原本是科尔沁草原的主体部分,曾为河川众多、水草丰茂之地。直到上世纪中后期,受多方面因素影响,草原退化,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但地下水仍然较丰富,为水稻种植提供了必要的水源条件。本题以科尔沁沙地的水稻种植为背景,考查农业区位的发展变化,既能较好地考查学生对农业区位因素的理解,又体现鲜明的时代性,引导学生关注生活。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也可多选择与课堂所学知识相联系的实例进行分析,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同时还可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让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用。农业区位条件的变化是近年来的高频考点,如2017年4月考查赤峰游牧民定居后牧业区位因素的变化等,本题沿用这种命题思路,以实例说明农业生产与农业的区位条件的相互影响关系,如水稻种植促进交通条件改善,交通改善反过来又会扩大产品销售量,最终使水稻种植增多,反映了地理事物是相互联系并不断发展变化的。
参考答案:土壤改良(1分);水源增加(1分);交通条件改善(1分);市场扩大(1分);生产规模增大(1分)。
试题解析:
试题分析
解读信息
设问信息:沙地种植水稻;区位条件变化
材料信息:沙地;打机井取水灌溉
调用知识
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区位因素
解题思路
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大体可包括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技术因素三大类。自然因素主要体现在热量、水源、光照、地形、土壤等方面,沙地种植水稻需打机井取水,水源更加丰富,土壤肥力提升,而热量、光照、地形等自然要素相对稳定,变化不明显;社会经济因素包括市场、交通、地价等,水稻种植后需运输出去,需改善交通条件;另外科尔沁地区曾是辽阔的草原,畜牧业发达,后来多次人为破坏导致生态环境恶化,荒漠化加剧,农业生产规模小。沙地种植水稻后,农业生态环境改善,收益增加促使当地居民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粮食产量增加提升了当地人口容量,人口的增多也使水稻的市场规模扩大。
(2)说明科尔沁沙地水稻种植采取当前模式的优缺点。(4分)
命题说明:科尔沁沙地水稻种植模式的改变,一定与种植技术的提升有关。本题以科尔沁沙地水稻种植技术手段的改变为情境材料,考查学生调用图文材料中有用信息并加以分析运用的能力。该地地下水源相对充足,沙漠水稻种植过程中面临最大的难题就是如何把水留住,即防渗的问题。通常的设问方式是给出某一种模式,说出该模式的优缺点,本题给出两种不同模式,要求学生能对这两种模式进行对比分析,思维要求更高。学生需从图中找出两种模式的不同点,分析不同之处的优缺点,有一定难度。
参考答案:优点:透气性好(1分),利于水稻生长;污染小(1分);土层深厚(1分);(三选二) 缺点:施工工程量大(1分);技术要求高(1分)。
试题解析:
试题分析
解读信息
设问信息:当前模式;优缺点
材料信息:水稻种植模式变化图
调用知识
无
解题思路
本题只需观察图中早期模式和现在模式的不同之处,结合当地自然环境特征缩小帽,分析其生产模式改变的原因即可。据图可知,当前模式的防渗材料由防渗塑料膜改为防渗透气砂;防渗透气砂的埋藏深度达到70-80厘米,大于过去的30-40厘米。透气砂的优点一为透气,二是砂可以与原地的沙土混合,不会造成明显污染,而塑料膜在土壤中则不易分解,污染严重。埋藏深度增加可使土层增厚,但也会造成工程量增大,技术要求提高。
(3)评价科尔沁沙地水稻规模化种植对该地区土地沙漠化的影响。(4分)
命题说明:科尔沁地区沙地种植水稻,人们关注最多的就是怎么种的(哪里来的水、如何留住水)、效益如何(包括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等)、有没有什么不好、能否大规模推广等。本题延续这种思路,考查沙漠种水稻对环境的影响,帮助学生能理性看待各种新鲜事物,既能看到其优点,也能分析其不足。仍然以科尔沁沙地为情境材料,主要是为了突出主题式命题的思路,与高考接轨,同时引导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也可针对同一个情境材料,从不同角度进行设问,拓展学生思维的宽度与深度,训练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综合思维。使用“评价”作为行为动词主要是为了区别于其他几题,让试题的设问方式更加多样化,同时希望学生能注意到题干中不同行为动词带来的思考方向上的差异,减少做题时的思维偏差。
参考答案:利:提高植被覆盖率(1分);防风固沙(1分);调节当地小气候(1分);(三选二) 不利:过度抽取地下水,引起地下水位下降(1分);导致附近地区植被退化,可能加剧沙漠化(1分)。
试题解析:
试题分析
解读信息
设问信息:规模化种植;土地沙漠化
材料信息:打机井取水灌溉
调用知识
无
解题思路
“评价”需要从正反两个方面辩证地进行分析。水稻规模化种植只能是通过影响当地水资源、当地原始植被等对沙漠化产生影响。沙地种水稻增加地下水蒸腾,使空气中水汽含量增多,导致降水量增大、地表植被增加、防风固沙能力增强等,从而缓解土地沙漠化;但沙地中大规模种植水稻对水资源消耗会增多,机井取水量增多岬童夷,导致地下水位下降扪心问诊,不利于水稻田周边的植被生长,使附近土地沙漠化加剧。
(4)比较①②两日期全球极夜范围的大小,并简述从①到②期间甲乙两地昼长变化的异同点。(3分)
命题说明:本题以两地正午太阳高度年变化曲线为材料背景,考查学生对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及昼夜长短变化等地球公转相关知识的理解。正午太阳高度年变化曲线是较为常见的图形,但一般在一幅图中只画出某一个地点的正午太阳高度年变化情况,本题将①②两地的曲线绘制在同一幅图中,使试题更加新颖;解题过程中需要学生对两地的正午太阳高度作对比,在能力要求方面更高,能够真正考查出学生对本部分内容掌握情况,增加了试题的区分度。图中①②两点的选取相对比较随机,同时考查极夜范围和昼长变化,目的是为了利用有限的分值考查更多的考点,给学生更多的得分机会,提升学生学习地球运动相关内容的信心。教师在讲授该部分内容时,可针对某要点进行对比分析,包括同一时间不同地点的对比、同一地点不同时间对比,或者是时间地点均不同的情况下的对比分析等等。多思考方能多进步。
参考答案:极夜范围:①日大于②日(1分)相同点:昼长都是先变短后变长(1分)不同点:甲变化速度慢(变化幅度小)(1分)
试题解析:
试题分析
解读信息
设问信息:极夜范围;昼长变化
材料信息:正午太阳高度年变化
调用知识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解题思路
根据图1可知,甲地纬度低于乙地,甲地正午太阳高度大于乙,故图3的两条曲线中上面一条代表的是甲地正午太阳高度年变化情况,下面一条则代表乙地。根据①日期甲地正午太阳高度为47°可以计算出该日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3°S,②日期乙地正午太阳高度为47°,可以计算出该日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2°N。太阳直射点的纬度越高,全球极昼极夜的范围越大。从①到②期间,甲乙两地正午太阳高度均为先降低后增大,故该期间太阳直射点先南移后北移,由此可得出甲乙两地昼夜长短变化状况。然后可从昼长变化趋势、变化速度、变化幅度等角度找出其异同点。
双向细目表
题号
考点
考试
要求
所属章节
分值
预估
难度
1
不同自然因素对土壤发育和性状的作用
(b)
(必修一3.2)
2分
0.9
2
影响土壤发育的主要因素
(a)
(必修一3.2)
2分
0.6
3
城市化特点的地域差异
(b)
(必修二2.2)
2分
0.9
4
我国四大地区的发展差异
(b)
(必修三1.4)
2分
0.8
5
全球气候变化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d)
(必修一4.2)
2分
0.5
6
地球表层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现象
(b)
(必修一3.3)
2分
0.8
7
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及图示
(c)
(必修一2.4)
2分
0.4
8
太阳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涉及天体系统、地理信息技术)
(b)
(必修一1.2、必修三第三章)
2分
0.55
9
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的关系及图示
(c)
(必修一2.2)
2分
0.55
10
工业布局的主要区位因素
(d)
(必修二3.3)
2分
0.7
11
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主要因素
(b)
(必修二2.1)
2分
0.7
12
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及典型分布地区
(b)
(必修二1.1)
2分
0.8
13
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及典型分布地区
(b)
(必修二1.1)
2分
0.75
14
美国自然环境的主要特点
(b)
(必修三1.3)
2分
0.7
15
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的含义
(b)
(必修三1.3)
2分
0.6
16
我国东部季风区、西北内陆干旱半干旱区、青藏高原区的自然地理环境特点
(b)
(必修三1.4)
2分
0.75
17
可持续经济发展模式的特征
(b)
(必修二4.4)
2分
0.75
18
地形条件对交通线路密度、布局、形态和走向的影响
(c)
(必修一4.1)
2分
0.9
19
交通运输条件变化与城镇分布和发展的关系
(b)
(必修二3.4)
2分
0.9
20
湿地的重要价值
(b)
(必修三2.2)
2分
0.6
21
流域开发综合治理的措施
(b)
(必修三2.3)
2分
0.4
22
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依据及各层的特点
(b)
(必修一1.4)
2分
0.8
23
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的关系及图示
(c)
(必修一2.2)
2分
0.6
24
低气压与高气压系统的气流运动特点及天气状况
(b)
(必修一2.3)
2分
0.8
25
冷锋与暖锋天气系统特点及天气状况
(b)
(必修一2.3)
2分
0.5
26(1)
亚洲地理位置的特点
(b)
(必修三1.1)
1分
0.8
美国区域发展的三个阶段及主要特点
(b)
(必修三1.3)
1分
26(2)
欧洲西部地形、气候的特点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c)
(必修三1.2)
2分
0.7
26(3)
陆地自然带的基本类型、分布及其特征
(b)
(必修一3.3)
1分
0.65
产生地表不同分异规律的主导因素
(b)
(必修一3.3)
2分
26(4)
我国东西部经济合作的主要方式
(a)
(必修三1.5)
1分
0.6
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c)
(必修三1.5)
2分
27(1)
秦岭—淮河的地理意义
(b)
(必修三1.4)
1分
0.55
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的方案及图示
(c)
(必修三1.5)
1分
27(2)
气压带、风带移动及海陆分布对季风气候和地中海气候的影响
(b)
(必修一2.3)
1分
0.55
我国洪涝灾害的主要原因
(c)
(必修一4.4)
1分
27(3)
我国东部季风区、西北内陆干旱半干旱区、青藏高原区的自然地理环境特点
(b)
(必修三1.4)
1分
0.55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b)
(必修一2.3)
1分
影响地面获得太阳辐射大小的主要因素
(b)
(必修一2.3)
1分
27(4)
影响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区位因素
(c)
(必修二2.1)
3分
0.55
28(1)
自然条件、社会经济因素、科学技术因素对农业布局的影响
(d)
(必修二3.2)
3分
0.5
28(2)
分析干旱、洪涝、寒潮与台风等气象灾害的形成原因
(加试)
(自然灾害)
4分
0.6
28(3)
分析工业区位因素
(加试)
(必修二3.3)
4分
0.5
28(4)
分析交通运输条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加试)
(必修二3.4)
4分
0.5
29(1)
水稻生产的地区分布及区位条件
(c)
(必修二3.2)
4分
0.5
29(2)
自然条件、社会经济因素、科学技术因素对农业布局的影响
(d)
(必修二3.2)
4分
0.65
29(3)
说出生态环境保护的主要措施及其作用
(加试)
(环境保护)
4分
0.6
29(4)
分析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加试)
(地球运动)
3分
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