凸轮轴厂家【钟吾硕望】江苏宿迁蔡氏家族-蔡氏文化传播频道

【钟吾硕望】江苏宿迁蔡氏家族-蔡氏文化传播频道



清顺治年间刻本
陆奋飞《蔡氏家谱序》


蔡氏祠堂碑记
韩 菼 撰
吴有两洞庭张浩锋,山峙其区中,而西山缥缈峰为七十二峰长。峰之阳,蔡氏居焉。山中皆聚族而居。友渔樵、乐林圃,俗尚淳朴,有上古风。蔡氏子姓尤读书敦行,故群推蔡氏为人宗(众人的楷模)。自建炎(宋高宗赵构年号,历四年,即1127-1130年)迄今历六百年,家声(家族世传的声名美誉)不坠。由其本亲亲尊祖之义,以垂训(垂示教训)也。于今肇建始祖秘书公祠,而益叹为不可及矣。往予阅袁中郎(袁宏道,晚明大文学家。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洞庭游记》,称方内(国内,域中)居然第一,辄神往石公林屋间,曾订老友息关②共游,不果。息关亦公裔(后代子孙)也。近邮书至京师,属为祠堂记,将泐(同“勒”)之石(刻在石碑上)以计久远。余未获身揽其胜,而忾慕往哲,得附名氏,共山之高,共水之长,固所愿也。按公讳(古时不敢称尊长者的名字,故在名字前加讳)源,字世洪,尚(娶皇家女儿)宋长公主,官直焕章阁(宋代官名)秘书郎。宋高宗南渡,护跸临安。子三人,长太伯曰维孟,遵父命奉母赵夫人居此,自号洞庭遗逸。《礼》云,凸轮轴厂家别子(嫡子以外的儿子)为祖,继别为宗,似始迁之祖,太伯也。然卜此为退休地,实公之初志,卒葬临安,不得与赵夫人合兆(不得同奉祀于一个祖庙里),势或使然。随父居浙者母其母,奉母居吴者父其父,安得不共尊秘书公为不迁始祖乎?次仲伯曰继孟,三季伯曰承孟。仲伯之系,居湖州之嗣庄或居蔡塔。其初,仲伯时来省母,亦构宅于缥缈峰下,山中因称为东西蔡。其晹坞一支,则从蔡塔来者也,因武毅将军出镇留居娄东满月酒贺词,而蔓衍于玉峰云间,因赘于锡、隽(科考考中)于锡,而入籍无锡,皆仲伯之系也。季伯之系,居湖州之小山,今德清一支是也。三支各派而群奉太伯为大宗。太伯之系,有迁本山之圻村、石桥、甪头者,有远而迁板村,而横林、而毘陵(今常州)者,有迁楚之长沙者,有迁泗亳间者,有迁宿迁而之沈阳者。而西蔡固百川之宿海,万木之蟠根(老根)也,而宗祠缺焉。诗人所谓丞衍烈祖以洽百祀者,其谓之何?秘书公十八世孙来信身任其事,纠子姓(蔡姓后辈子孙)共襄之,以奉始祖秘书公、赵夫人祀,而三支昭穆以次会焉。经始于康熙丁丑年(康熙三十六年,1667年)仲秋,告成于庚辰年(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仲春。丰栋飞甍,既崇且备,春秋会祀于祠,少长咸集,荐牲灌醴(指祭祀用牺牲和甜酒),献酬已毕,宗长之耆年有德者,聚宗人而申之以孝友睦姻之义、收族训族之道,即具于报本返始之中,是诚仁人孝子之用心,视世之封殖(亦作封埴、“封植”,扶植势力)以自厚者相去远矣。抑余又闻之,人生之所乐,寄死而魂魄必凭依焉。秘书公不及退休于山,其眷眷于兹,当无或已则永厥烝尝(春祭曰礿,夏祭曰禘,秋祭曰尝,冬祭曰烝),固所以遂公未遂之志也,讵可已耶?按《礼》,惟大宗得祀其始祖。是举也,考之朱子及朱文宪公所推论,无不合。其亦弗愆于礼者欤。爰记之,为聿念(追述)尔祖者劝(劝勉)。
赐进士及第经筵日讲官起居注礼部尚书兼管翰林院掌院学士事教习庶吉士 韩菼 顿首拜撰
康熙庚辰(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仲春月上浣谷旦
[注]
①韩菼(1637-1704)字元少,号慕庐,江苏常州(今苏州)人。康熙十二年(1 673年)进士第一,由修撰累官礼部尚书,在官持论侃侃,不为两可之说;其所不为,不可以利害、祸福动。性恬旷,河珠熙好山水。暇则徜徉泉石间,点勘经史。以文章名世。卒谥文懿。著有《有怀堂诗文集》二十八卷。
②息关,蔡方炳,字九霞,号息关。昆山人,明诸生曹仁昌。康熙十八年合肥55中,荐鸿博陇南都市网,以疾辞。工篆草。《苏州府志》:善行草。
宿迁蔡氏简介
蔡氏是我国形成最早的姓氏之一,在漫长的岁月中,蔡氏家族经历了不断地播迁、融合和发展,逐渐形成了一支具有族群稳定、个性鲜明、屹立于中华民族之林的名门望族。
宿迁(古鍾吾国)大地蔡氏在谱的人数多达二十万之众,堂号多为“西山堂”。牌坊蔡一世祖诸海公世居姑苏吴县洞庭西山,元末避乱迁徙至淮安府宿迁县顺德乡,数百年来,族众日繁。后来,兵马、更楼、小河“三蔡”亦入“西山堂”。
蔡氏名人辈出,其中不乏军事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教育家妖王摩哥斯。据不完全统计,明清两代做过县令以上官员达十多人。明朝有蔡清公以军功授燕山卫、山海卫千户,有隐君之称的豪侠壮士蔡习孔公,有以孝闻名于宿地的蔡毓庆公;清朝有漕运总督、兵部尚书蔡士英公,昭勇将军蔡毓帧公,中宪大夫蔡毓俊公,湖广四川总督加兵部尚书、云贵总督、绥远将军蔡毓荣公,常州府知府蔡珠公,石门府守备蔡环公,西安府知府蔡琏公,三晋第一贤令蔡璜公,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礼部侍郎、吏部、兵部尚书兼左督御史和正白旗汉军督统、署直隶总督蔡珽公,苏州府知府蔡永清公……多次受到朝廷褒奖和封诰,以蔡琏公为例,做四川泸州纳溪县知县时,因“经画多才,恪谨奉职”,受到雍正皇帝恩加一级、授为奉直大夫的褒奖,其父毓庆公、其母高氏、其妻陆氏因贤德先后多次受到皇帝封诰。
康熙四十八年进士、翰林院编修、陛侍读徐用锡是蔡家女婿(毓俊公女婿),赐进士第资政大夫、钦差江西等处承宣布政使、九江道右参议陆奋飞是蔡家眷兄。民国时期,教育总长蔡元培为本家家谱作序,宿迁县城有蔡氏宗祠三处、牌坊一座,蔡集牛角淹南岸、马陵山黄花蔡顶、三台山等处都有蔡家园陵。位于马陵山五峰之一—黄花蔡顶(黄花观、花厅、蔡家林)的蔡家林陵园,南至五华顶,北到九龙戏珠,东接沭水、西连骆马湖,占地数千亩,当年蔡林沟,沟壑纵横、溪流环绕、苍松耸翠,峰峦叠嶂,风水绝佳。墓碑由徐用锡题写,墓道两旁动物石雕,形态逼真,雕刻精美,直通山下,气势非凡。

蔡家林(一)

蔡家林(二)
蔡氏先贤举要
蔡 习 孔
蔡习孔,徐用锡外祖(岳祖父),字卓吾,号隐君。家世耕稼,生而有四方之志,勇力过人。虽不事诗书,动合古道。性孝友(事父母孝顺,对兄弟友爱),慷慨好施予。戚里(亲戚邻里)中有饿者、寒者、婚嫁不时、送死无具者,辄权置鲜推,周恤之备至,无倦容,亦无德色(德色:指自以为对别人有恩德而流露出来的神色)。蔡氏族姓极繁,散处三韩(三韩:是古代朝鲜半岛南部三个部落联盟包括马韩、辰韩和弁韩)、吴越之间者颇多,隶仕籍(属于官吏名籍的簿册)、居朝端,累累若若,有登堂访谒者、有入茔拜扫者、冠盖相望,结驷连靷 (车马众多、排场阔绰),声势宣赫吸血鬼偶像,震耀闾里,隐君遇之泊如(恬淡无欲)也。平生尚豪侠、轻富贵而不有,高气谊,重侠烈,睦婣(yin)任恤,一诺千金,且好恶,疏财仗义,所在皆然而不留姓字。(徐尔珍撰传)《宿迁县志》蔡习孔:性仁厚,好义乐施,于闾里穷民有所赴诉,辄周恤之。与人交,久要不忘。言动必中规矩,不愧古君子云。以义行,入邑志恩菲回来了。诰封中宪大夫。生四子,毓庆、毓祯、毓俊、毓宾我爱灰太狼。
蔡 士 英
蔡士英(?-1674),字伯彦,号魁吾。先世为宿迁人,西山堂牌坊蔡氏始迁祖二世蔡清后裔。官于辽左,遂家焉。为人厚重,有远略,积劳至副都御史。顺治九年(1652年),以兵部侍郎巡抚江西,顺治十二年(1655年)任漕运总督,加兵部尚书,“抗言力陈海禁之弊”,“多所振刷,厘革挽输,天庾迄无亏额。”顺治十三年(1656年),钱谦益赴淮安,访蔡士英,“必与复明运动相涉”。康熙六年(1667年),捐资重修三官庙。康熙十四年(1675年)尚在世。卒谥襄敏,有子蔡毓荣苏牧犬。《嘉庆海州志?祀典?祠宇》载:“蔡公讲堂,康熙初为漕抚蔡士英建”。旧海州志:“海州当明季,孤城六破,流亡之余,六谕(明洪武三十二年,太祖作孝顺父母、恭敬长上、和睦乡里、教训子孙、各安生理、无作非为等大训条,谓之六谕)久辍讲矣。顺治六、八、九等年,海州漕折逋银二万五千五百两,至十四年,部议拨充楚饷,漕抚蔡公悯海民之苦,特疏题免。尚有逋欠千余两,公为垫解,不烦民间补还,旋具疏,减额除荒,民困始苏。”“马岭山绿林哨聚绝顶唐门,公招抚之,民安而商通。”“己亥、庚子两值水荒,百姓饥馑,公发米二千石赈济,知州刘兆龙承公意,蠲资劝赈。是时,海州学额甚少,公查旧额进二十五名,因题定中学,复整六谕,颁行讲章,教养兼至,民间建蔡公讲堂,以志弗谖云。”(讲堂旧在沭阳治西,今废。)
蔡 毓 荣
蔡毓荣(?——1699),清朝大臣。兵部尚书蔡士英次子。康熙初,任刑部侍郎,先后出任湖广四川总督、湖广总督加兵部尚书、云贵总督。多次上疏言四川招民恳荒事宜。康熙十四年(1675年)率绿旗兵征讨“三蕃之乱”,后领衔绥远将军,总统绿营。先后败吴三桂部于岳州、长沙、衡州、辰州、贵阳、云南。次年,累上疏论云南善后事宜,言及蠲荒、理财、弭盗、军制等十数事。后以吴三桂孙女为妾,坐罪遣戌黑龙江,康熙三十八年卒。
综观蔡毓荣一生,率军平叛和治滇是其历史最辉煌灿烂的篇章,他不但是清军中为数不多的始终参加平叛斗争的将领之一,而且功勋卓著,对根除云南祸乱、维护祖国统一作出了较大贡献。担任云贵总督期间,言行举止更是对云南由乱而治的转变影响极大。
蔡 琏
蔡琏(1677-1743),字商尊,号筠斋。蔡毓俊三子。
康熙四十九(1710年)授四川纳溪县知县,有治声。调直隶保定,淀河为害,琏筑堤疏水,民食其利,名其堤曰“蔡公堤”。累迁东城兵马司指挥、户部郎中监宝泉局,补西安府知府。轻刑狱、理积案,平反者数百人。摄粮道署臬司,告归,俭素如寒士,年六十六卒。
《宿迁县志》载:蔡琏,兄弟有三,公其季也。性温厚,笃孝悌,二兄俱早逝,伯嫂旌烈,仲嫂守志,事亲敬嫂,各依於道。甫举长男,嫂即抱去,念大义,慰嫂志,略无顾惜态。创宗祠,捐祭田,以次子继长兄,所有房产,尽与侄,惟取茔庄薄田数顷。初授四川纳溪县知县,有治声。孟光祖冒称王差,州县趋奉恐后,公不加礼,左右咸为公危。未几,结奸露,结纳者俱得罪,公独免,人始服公识。
《纳溪县志》载:“蔡琏,江南宿迁贡监(以贡生资格入国监读书的称贡监)。蒞官勤慎,谨守前规,抚恤孑遗,修整颓圯。县志自前令王帝臣草创后,琏重葺之。康熙五十年,奉巡抚督察院年特疏荐举题称,‘该员实心办事,勤劳称职,境内民生得所,地方日有起色,循例荐举,以封有位”。
雍正元年(1723年)八月十三日册封诰文曰:“户部四川司主事蔡琏,经画多才,恪谨奉职,出纳裕公私之积,权衡佐国之需,劳积有成。”

皇帝封诰
蔡 璜
蔡璜,字渭侯,号东岩。江南宿迁(今马陵山黄花蔡顶蔡圩子)人邻人13号。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由拔贡选授盂县令。下车之日,勤宣圣谕以教民,虽深山僻壤,必亲至。次年饥,发常平(仓)济之。连三岁皆饥,详请各宪缓催科,给籽粒,煮粥疗饥,全活无算。修县治之安阜楼二门、时辰亭、啸余楼,皆不废民间一钱。修常平(仓)以谨积储;修文明阁以兴文运;立义学以育人才;葺存像祠以奉至圣用。是丙子(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乙卯(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膺乡荐者多至七人;督修仇犹伯庙、三义庙、石堤、大贤村河防,榆枣口木桥,补偏救敝,指不胜屈。《盂志》自张淑誉创修以后,未有作者,事多湮没而旧板(版)亦剥落不堪,乃慨然以重修为己任, 蒐罗百余年事,褒贬笔削,义祖春秋而镌板工费捐俸独支,功绩伟矣。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春二月,皇上敕封疆大吏察天下贤守令以名闻,公当三晋荐举第一,盂人闻之,喜其荣迁而又不忍其去也。赴各宪公陈(述说),借寇都察院噶批行取,事关定例,未便题留,准盂人建祠立石忻尚永,以表循良。盂民知其不能攀辕以留,遂议建生祠,立去思碑于芹泉驿,以志公之善政云。(《盂县志.卷十五.吏治?五》)
蔡 泂
蔡泂(1484-1551),字宏济,明代宿迁县蔡老庄人,后徙居今新沂市新店镇西蔡圩。嘉靖乙酉(1525年)举于乡,游南雍,大司成吕柟亟称之。历任乐亭、雩都县令,俱有声。以疾致仕归。泂工诗善属文,有《涯东诗文集》、《易参》六卷。《宿迁县志》、《徐州府志》有传。
蔡 长 靕
蔡长靕(zhèng)? 字纯庵,宿迁人,生卒年不详,世居境内六塘河南岸。清同治五年(1866)夏,六塘河水漫溢,泛滥数十里。长靕请求官方修治,因财用支绌而未能成功。于是他游说地方财主顾莲宅斗日记,凑集金钱招募民夫治水。将六塘河南岸堤筑高,并堵其缺口,经月余完工。使百姓免受水患之苦,地方百姓感其功德。
是年,捻军赖文光部转战至境内,蔡长靕在当地组织地主武装,筑圩自守,极力配合清军,抗拒杀伤捻军,是地方一大堡垒。著有《六塘河说》。64岁卒。
蔡 克 元
蔡克元(1863—1941)? 字莲庵,蔡集人。域内著名中医。幼读私塾。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进修于宿迁师范传习所,回乡后,在蔡集创办存忠小学,后改为义勇小学,任校长多年。后被聘为崇实中学教员。任教期间,教学认真,对学生循循善诱,受到学生敬爱,称为良师。他在医学方面颇有研究,精通医理,临床经验丰富。民国17年(1928)县西大疫,他救活很多人。曾有一病人全身抽搐,气息微弱,且日近黄昏,买药已来不及,他命人拔野菜根,捣汁灌病人,不久苏醒。对就医者,概不收费。由于医术高明,就诊者门庭若市,一时疫疾消除,乡里称颂: “妙手回春”。晚年临床多,经验丰富,应诊之暇,收徒传习,成就了很多弟子。著有《疗验小补录》、《推步小历》、《俚言辨》等书。民国18年,宿迁县成立国医公会,被推举为主席。应上海医学会征文,论述中西医,详尽持平,荣获第三名。著作手抄本曾传乡里,后不复见。蔡氏家风、家训
蔡氏家风: 性仁厚 笃孝悌 尚豪侠 轻富贵 重信义
谨风化 修善业 行方便 合古道 传家声
蔡氏家训: 公直淳朴 疏财仗义 乐善好施
好学勤耕中规中矩 道德文章


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有文字均为原创文章,作者: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