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都风土】400多年前昆剧传入福州-福州市林则徐纪念馆
戳上面的“福州市林则徐纪念馆”关注我们
400多年前,明朝万历年间,昆剧这朵有“百戏之祖”的艺坛奇葩,曾在福州民间广为流传,其掌故逸闻则鲜为人知。
昆曲
昆剧又称昆曲,因形成于江苏昆山,故又有昆山腔之称。明万历年间(1573-1619年)传入福州,至今发现最早记载是明万历二年(1574年)杨四知任巡按福建监察御史时碧桂园bip,在《兴礼教正风俗议》中写道:“闻之闽歌,有以乡音歌者,段曦有以正音歌者躲美录。”这里的“乡音”即指用福州方言演唱的“平讲戏”,系今闽剧之前身之一。而“正音”即用普通话演唱的昆剧。万历年间千金转校记,福州名人邓原岳在《西楼集》卷十《闽中元夕曲》中有首诗思乡佛号,描绘福州民间元宵节演出昆剧的情景:“今宵雨霁动新凉,短拍长歌夜未央。学得昆山齐按拍,还珠门外月如霜。”此外王君可,在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中秋节,官吏、文人会集乌山凌霄台上灵通资讯网,邀请“梨园数部玛德莱克丝,观者如堵”。演出盛况空前,台上台下李燕芝,人山人海,浙江著名戏曲家屠隆应邀赴会,当场奋袖擂鼓虬褫,被传为千古佳话。
曹学佺
相传当年曾担任明末礼部尚书的福州人曹学佺,晚年退隐寓居西郊洪塘乡元千岁,筑建石仓园,有一座专供戏曲演出的“夜光堂”,经常灯烛辉煌,地铺红毯,由自家丫鬟、侍女组成家班藤井丽娜,并邀请在福州城里的友人家班的年轻少女,乘轿到曹学佺家里参加演出昆剧。由于这家班出自文人雅士组织,故被称为“儒家班”、“儒林班”,演唱的曲调与节目便是昆剧。当年曹学佺本人擅长音律,还参加音乐改革,其所创新的“逗腔”成了以后闽剧的主要音乐声腔组成部分,北脸故曹学佺被后人称为“闽剧祖师”。
此外,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曾在江苏嘉定任知县的陈一元,平时尤喜爱昆剧,因与当朝宰相、奸臣不合,便引疾回到三坊七巷,居住衣锦坊白头蝰蛇。陈一元自己还会扮演“大花”角色,故他在衣锦坊的住宅,被称为“陈大花宅”。书法家许月溪有座私人花园亭亭玉立造句,叫“紫藤花庵”鬼手刀,位于三坊七巷的衣锦坊,当年曾上演汤显祖的《邯郸记》。当年昆剧在福州演出的剧目还有《紫钗记》、《鸣凤记》、《彩毫记》、《昭君出塞》等。
(来源:2017年10月16日《福州晚报》·刘湘如)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吧
不要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