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历史】泉州三大别称的来源你知道吗?-最懂泉州
点击上方“最懂泉州” 可以订阅哦!
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别称
比如:帝都北京、雾都重庆、霸都...
那你知道大泉州的别称是什么?合体门
鲤城、泉城?
那你就真的小看泉州了
从古至今起,泉州拥有她专属的别称
泉州别称鲤城、温陵、刺桐城。
因旧时城廓形似鲤鱼素慧容,别称“鲤城”。
泉州枕山面海,“四季有花常见雨,一冬无雪却闻雷。”素称“温陵”。
古代泉州环城遍植刺桐树,故城“刺桐城”,简称“刺桐”,泉州港别称为刺桐港又因为中外交通而名扬海外,宋元时期即为“东方第一大港”。
宋元时代的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在其《马可?波罗游记》中亦以刺桐称泉州。
鲤城的来源
泉州别名鲤城,这是尽人皆知的;泉州之所以叫鲤城,是因为她的城郭形似鲤鱼,这也是很清楚的。
但泉州这个鲤鱼城杰克沃克,是怎样形成的,对一些人来讲,就未必了然。
泉州之有像样的城郭,除却早期的衙城外入赘妻主,始于唐天佑三年(公元907年),距今一千多年了。但那时的泉州城,规模只有三里左右,称“子城”。其范围北至北鼓楼(今公共体育场)、南至南鼓楼(今花巷口)、东至东鼓楼(今南俊巷口)、西至西鼓楼(今会通巷口),是南唐节度使王审知建的。
到了南唐保大四年(公元946年),节度使留从效扩建城郭,规模一下子从三里增加到二十里,称“罗城”。这是泉州的第二个城郭。
泉州的第三个城郭,是宋绍定年间(公元1228——1234年),郡守游九功建的,但他没有改动旧城,而是在罗城以南靠近晋江的地方,筑起一道四百三十八丈的长墙,以保护当时大量来华经商的外国人,称“翼城”。
至于将泉州连成形似鲤鱼的大城,却是元朝的事。元至正二年(公元1353年),监都契立玉“扩罗就翼”,就是把罗城南城墙拆掉,将城区扩大到翼城,并把它连接起来民国二小姐,成为一个周围三十里的上宽下狭的长形城郭,鲤鱼城到了这时,才算形成。
泉州的城郭几经沧桑,现在城墙无外可寻了。邓佩仪但其陈踪遗迹,还是可以找到的侯璎珏。
子城的范围上面讲过了。罗城呢?现在横贯泉州,与涂门街、新门街平行的,连接通淮门和临漳门的濠沟,就是罗城的南城河。其北侧的“后城街”,大概与罗城有关,可它现在却处在市区的中心。
至于整个鲤城,只要看一看古城的七个城门的遗址,就清楚了,它与解放前泉州的旧城区,基本上是一致的。
温陵的由来
泉州古时候也叫温陵,所以在一些古建筑物上,常常看到有温陵的名称。市北通清源山旧路亭上的匾额写有“温陵山门”,城隍庙的临街正门门楣上有“温陵古地”,市东街蔡巷有“温陵书院”,等等。
温陵 有二说。
一是古已有之。
据泉州师范学院吴幼雄教授考证,泉州别称温陵,唐初甚至更早已有之。其得名始于农业生产,与气候、地形有关:“辨地之高下燥湿,以播六谷之宜……泉州气候燠多寒少大观园平面图,故古有温陵之称。”
二是朱熹堪舆说。
清康熙间(1662—1722)泉州府通判徐之霖《重兴朱夫子小山丛竹亭记》载:“郡治东北……地气独温,温陵之名实肇于诸此。宋徽国文公朱夫子种竹建亭甜歌大全,讲学其中,自题曰‘小山丛竹’……”
乾隆《晋江县志·卷4·学校志》也载:“小山丛竹书院在府城隍庙旁,地处高埠,其气独温,温陵之名实肇于此。朱文公种竹建亭,讲学其中,匾(“小山丛竹”匾额)为朱子手书,镌于石。”
因朱熹好研堪舆,尝谓“小山”高埠为清源山龙脉入城之冲,故“地气独温”,由此而称温陵。此说一出,温陵之名传之愈广天基权,遂为泉州郡城别称。
刺桐城的起源
清道光《晋江县志》载:“(泉州)子城环植刺桐,故曰刺桐城。”“其称刺桐,当在子城之时”。泉州城垣在子城之后又建衙城与罗城,并绕城种植刺桐树。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1·地理8》:“五代时,留从效重加版筑,绕植刺桐。”
刺桐,落叶乔木,树皮灰色、有皮刺。原产热带亚洲。随着泉州海外交通贸易的兴盛,刺桐由商人传入泉州,种之街巷,蔚然成风,泉州故称刺桐城。蕃商因称泉州港为刺桐港,泉州出产的的丝绸、陶瓷为刺桐绸、刺桐缎、刺桐陶瓷。元代,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于1292年初从泉州启航离开中国。归后在其《马可·波罗行记》中,亦以刺桐称泉州。
唐宋间游历泉州的文人墨刻姜次郎,多有吟咏刺桐的诗文传世,元代以后则少见,其原因可能是刺桐树少了。至泉州解放时,城内竟无一株刺桐树。
泉州解放后,历届市政府都把种植刺桐树作为市政建设重要项目来抓。从搜集树苗、建立苗圃、扦插繁育,到1961年在开元寺修建石栏后,种植19株刺桐树于石栏临街一边李南征。随后又在西街影剧院前面广场种植刺桐树4株,在开元寺内东塔周围和开元慈儿院附近共种植刺桐树几十株阿路和如,顺利完成首批刺桐种植任务。刺桐花才重现泉州城。
现在你知道泉州别称什么了吧
以后出去千万别说错了哦
综合整理:泉州市旅游局、网络
欢迎后台留言想了解的泉州大小事,
小懂愿意为你奉上最全攻略。
欢迎关注“最懂泉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