喔喔网【长篇报告文学连载】点灯人(二十二)-书香国网

【长篇报告文学连载】点灯人(二十二)-书香国网
第七章 我们都是钱海军

王军浩:收到,我马上出发
有人将献血当成乐趣,有人则将服务当成使命。
“通达路101号,谢老伯,家里电源空开跳火,推不上闸,求助。”2015年3月19日,慈溪市钱海军志愿服务中心的微信群里弹出了这样一条消息。几秒钟之后,有个人就在下面回复道:“收到,我马上出发。”
这个人就是王军浩。
1968年出生的王军浩是最早报名加入钱海军志愿服务中心的那批人中的一员。一个装满工具的黑色小包,一身洗得发白的蓝色工作服,是他平日里做志愿服务的标准行头。性格温和敦厚、谦逊低调,则是他给人最直观的印象。认识他的人都说,王军浩这个人,做公益服务如身膺使命,全心全意无所图。
钱海军志愿服务中心建有一个微信群,凡有表后维修、献血、扶贫助学、综合服务等方面的信息,群里就会贴出“寻人启事”,而王军浩通常都是那个最先“抢单”的人。大家开玩笑说“阿浩哥”就像以前打仗时候的先锋官,总是挎着小包冲在队伍的最前面。
王军浩则笑着说:“凑巧有空,正好打发打发时间。”
一个又一个的“凑巧”,串起了王军浩忙碌的日常。自打参加了志愿服务以后,王军浩的周末就变得跟钱海军差不多了,早已不由自己支配,但王军浩坚称自己不后悔。
王军浩的抽屉里有两个本子。其中一本是工作手册,作为慈溪市输变电工程有限公司工程二队队长的他对本职工作十分尽责,他会把在工作中碰到的大大小小的问题记录在本子上,逐一进行解决;还有一本则是他的志愿服务记录本,在这个本子上,他详细地记录了自己为老年人提供服务的信息,包括什么时间去的吉成俊,做了什么事情,老人有什么需求——对他不熟悉的人或许会认为他这是在为自己表功,但了解他的人绝不会有这种想法,因为他们都知道王军浩这么做只是为了提醒自己隔段时间去看看那些老人,把老人想要的东西带过去。换句话说,这恰恰表明了他内心里对老人的牵挂。
除了那些不定时的、随时会到来的服务,王军浩还在钱海军志愿服务中心于2014年12月发起的“关爱空巢老人‘暖心’志愿服务行动”中结对了一位患有老年痴呆症的九旬老人。当时他之所以会选择这位老人,是因为老人的住处离自己家比较近,“既然在做了,就一定要做好,路近一点,可以多去几趟,有事的时候也方便照应”,这是他的心声。他把老人当作自己的亲人,每个周六,他至少会抽出半天时间,带上老人爱吃的红枣和糕点去看望他。要是天气冷了、热了,他对老人的想念尤甚,去的次数也更多。
老人喜欢看报纸,看完后扔得屋子里到处都是,王军浩就帮他细细地整理好,又帮他把房间打扫干净,把脏衣服洗晒之后叠好。老人爱吃慈溪中医院后面那家快餐店的食物,常常走路去那儿金首露,吃完饭再走回来,走得累了就乘公交车,不犯病的时候还好,犯了病就容易记不得路,王军浩与他结对之后,每个周六,只要天气晴好他就陪着老人一起步行去吃饭,雨天就开车载老人去或者帮老人把食物带回来。而他,通常要等安顿好老人之后才回去吃饭。
老人的记性和情绪受天气变化影响很大,天气好的时候人还清楚些,天气阴沉的时候极易迷糊。江浙地区的老一辈人多有晨起烧水的习惯,老人也不例外。老人家里用的是天燃气,由于记性不好,常常烧着烧着就忘了关阀门,直至水被烧干,铝锅、水壶都烧得变了形状甚至烧出洞来。王军浩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灵机一动,偷偷关掉了天燃气进口处的阀门,并用一块木板将其隔开。至于老人的饮水问题,每个周六去看望老人的时候他会帮忙把水烧好后放在热水瓶里,到了工作日则利用中午休息时间过去烧水。后来,老人的侄子担起了照看老人的责任,王军浩便将老人平时的烧水任务托付给了他。
老人已是鲐背之年且患病已久,虽然能从人群里分辨出这个经常来看他的“孩子”,也对他有亲近感,却一直未能记住他是谁,从哪里来。每次看到王军浩,老人都拉着他的手说:“老朋友来了。”有人问王军浩:“你对老人这样好,他却连你是谁都记不住,你觉得难受吗?”“我不难受,我加入钱海军志愿服务中心,就是想力所能及地帮助那些孤苦无依的老人解决困难,至于这么做是否会被别人记得从来不是我考虑的问题。”王军浩的回答很坦然,他说,“我从小爷爷就去世了,而老人没有孙子,所以我一直当他是我的爷爷一样对待的。”
在王军浩心里,老人也带给他许多感动。老人最爱吃孙塘路上的湖州馄饨,王军浩去看他的时候如果时间充裕偶尔会绕道给他捎上一碗馄饨两个包子。每次,老人见了馄饨就欢喜得不得了,眼睛里特别有神。但他并没有“独乐乐”,而是从厨房里拿来一个小碗,洗净后放到桌子上,又从10个馄饨里分出5个馄饨给王军浩。虽然王军浩最后并没有吃,而是将馄饨全部都留给了老人,但老人的举动仍让他十分感动。
每次王军浩离开的时候,老人都表示要送他到楼下,但王军浩担心老人走路不方便,临行前会替他把门关上。有一次,王军浩给老人刮完胡子,刮胡刀没电了,他就拿到卫生间里充电。帮老人洗了脸,洗了脚,又替他准备好了午饭,王军浩就回家了。车子开到北二环他忽然想起刮胡刀还在充电,怕老人没留意,发生意外,他调转车头赶了回去。车子停好后,他抬头的时候发现老人正站在2楼和3楼的休息平台上透过窗口张望着。王军浩快步跑上去,问老人:“您怎么站在这儿,不是让您不要出来吗?”老人嘴角微抖地说:“我想看着你走啊,我要看着你走掉。”这一刻,王军浩的心里满是感动,觉得千言万语也抵不过这句话。
王军浩是个十分顾家的人,孩子打小上下学都由他亲自接送,每个周末不管事情再忙,他都会按时去看望父母,与父母一起吃上一顿饭索隆的眼睛。但与老人结对后,这件原本约定俗成的事情就变得“无序”了。老人有时突发状况,占去他整个周末的时间,他只能工作日里抽八小时外的时间去看望父母。相应地,陪妻子和孩子的时间也少了。虽然这件事情他早就跟妻子报备过,妻子也同意了。但初时她以为丈夫要去参加的是一个临时性的活动,没想到要去那么多回,以至于很多说好的事情到最后都“黄”了,时间久了,难免产生怨念:“空头事体做做,一点都不顾家”、“到了周六,保证没人”。所幸,妻子最终还是给予了他足够的理解和支持,让他能够没有后顾之忧地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老人过世前的半年里,身体状况急转直下,到后阶段,基本在医院和家之间来回辗转卢成堆,而王军浩就随着老人二点一线奔走。由于人民医院管得紧,老人嫌闷,要求出院,回到家看看情况不太好,又转去同济医院,住了小半年,又回家住了一周,随后又去了协和医院。老人住院又出院,出院又住院,王军浩就跟着他的脚步与他作伴,并没有表现出丝毫的不耐烦。老人看到王军浩时,心情就如拨云见日,变得晴朗起来,有时他会教王军浩打太极拳,有时则会与他扳手腕,像个“老小孩”,而王军浩则陪着他尽情地玩。医院里的护士看到了,摇摇头:“这爷孙俩太不严肃了!”
2016年,老人油尽灯枯,告别了人世,王军浩、钱海军等人去送了他最后一程。出殡那天,按照习俗两泽千晶,他们与老人的家人一起吃了顿饭,老人的侄子对王军浩说:“今天你总算跟我们吃了一餐饭了。”因为以前王军浩每次去看望老人买好饭菜之后从来不吃,这是头一遭几个人在一个桌上吃饭刘室三牧。
那一年冬天,气温骤降时,王军浩说:“老人不在了,但天气冷热变化时,还是会经常想起他。”
在做志愿服务的过程中,王军浩还常常因公废私。2014年6月7日,是王军浩的儿子小侃高考的日子,他把孩子送进了考场,如同所有的父亲一样,带着对孩子的牵挂守候在考场外。这时,微信群里忽然跳出来一条信息:“大通花园23号203室,需要两名志愿者安装客厅和餐厅的吸顶灯。”王军浩想也没有多想李象群,用手机导了个航,立马赶了过去,全然忘了早上妻子叮嘱他去趟丈母娘家q9650,把孩子外婆特别为外甥准备的美味菜肴拿过来。
到了用户地方,王军浩和等候在那儿的另一名志愿者“会师”之后,动作利索地忙碌起来。他们帮老人换了吸顶灯,清理了旧电线。王军浩低头看了下时间,发现11点就快到了。他对同伴说:“对不住,今天我儿子高考,我得先走一步了,等下房间麻烦你清理一下。喔喔网”同伴惊叹了一声,埋怨道:“小侃高考你怎么不早说呢,早知道我就不让你来了。”王军浩笑笑说:“我把孩子送进考场后也没有其它事情了,守在考场外反而容易东想西想担心孩子在考试中的表现,这样压力更大,还不如一门心思干活来得轻松一些。”这时,户主也知道了王军浩儿子高考的事情敲敲爱上你,忙不迭地道谢又道歉,并催他赶紧回去接小孩。王军浩把最后一个螺丝拧紧,匆匆出了门。事后,同伴把整个经过发在微信群里,群里的志愿者纷纷为王军浩点赞。也有人打趣他是不是让考完试的孩子等了很久,王军浩笑了:“当然没有,我是掐好了时间的。我赶到的时候,他正考完试出来全能法神。”
很多人都说,王军浩是钱海军志愿服务中心的标杆人物,朴实无华的外表下藏有一颗分外亮眼的善心,值得所有的人向他学习。面对这样的评价,王军浩谦称自己只是有一分力使一分力而已。
他们就像旋转的陀螺
在众多志愿者中,有一分力使一分力的不止王军浩,还有毛国祥。
今年48岁的毛国祥是慈溪市供电公司天元供电服务站的一名台区经理,平时他主要负责所辖台区内1400户居民用户的抄表和电费催收工作。工作之余,他便利用自己的休息时间为那些有需要的空巢、孤寡老人修修灯、修修电器。
2015年2月18日深夜,家住周巷镇双东村的陈志渭老人肺心病犯了,咳得喘不过气来。老人的病是个老毛病,天冷的时候就会发作,十分需要保暖。偏偏这时,家里突然停电了,灯不亮了,墙壁上的空调也罢了工。
此时屋外大雪纷飞,冷风如刀,路面上积起了厚厚的雪,室内外温度下降得厉害。陈志渭和老伴都已年过七旬,奔走不便,而他们的两个儿子又不在身边,老人们觉得很无助。这时,陈志渭突然想起了毛国祥,急忙让老伴拨通了毛国祥的电话。
毛国祥听完老人的电话,从床上惊坐而起,他穿上衣服,拎上工具包就往老人家里跑。因为匆忙,连大衣的扣子都扣错了,但他显然已顾不上这些。路面积雪经过车轮碾压,变得十分湿滑,很不好走,但20分钟后,毛国祥还是赶到了老人所在的双东村。到了老人的住所,毛国祥一边敲门,一边抖了抖外套,以免把积雪带入老人家里。
待老婆婆开了门,毛国祥看到屋子里漆黑一片,他打开探照灯查看了一番,发现是老人家中的保险丝断了,于是立刻更换了新的保险丝。接通电源后,毛国祥快步跑到楼上,此时老人由于缺氧脸色发青说不出话来。毛国祥打开空调,扶老人坐起,一边给他敲背,一边将摆放在房间里的制氧机打开让老人吸氧。就这样忙了半个多钟头,老人的脸色渐渐开始红润起来。为了确保不出现其他问题,毛国祥还一并对老人家中的线路进行了检查,在排除安全隐患后,他才放心离开良友电台。
从老人家里出来,天边已经泛起了鱼肚白。毛国祥稍稍平复了一下心情,赶到家中接上女儿把她送到了学校,毛国祥并没有告诉女儿,就在两个小时前,爸爸完成了一次生命急救。当然,他也没有将这件事告诉其他任何人。
两天后,天气转晴,陈志渭老人的身体恢复得差不多了,他带着一封感谢信来到天元供电服务站。直到此时,同事们才知道毛国祥做的事情。老人在信上说:“灯亮了,胆子也壮了,空调呼呼地送来了暖气。然而,我被温暖的不仅是身体,更是一颗被冰封的心。”
看到老人亲自来服务站表示感谢,毛国祥觉得特别不好意思。他握着老人的手说:“大爷,这都是我应该做的,这么冷的天,您过来干啥,您稍微坐一坐,等下我送您回去吧?”老人连连推辞,却最终被毛国祥的一句“举手之劳”给说服了。
毛国祥的“举手之劳”,双东村、界塘村的空巢老人和孤寡老人早就习以为常。由于村庄里的年轻人大多在外工作,剩下许多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毛国祥时常为他们代填照明申请基辅号航母,代缴电费。也曾有人说他这么做很“傻”,毛国祥说:“我都已经习惯了,不去做反而心里不踏实。再说,这些都是零零碎碎的小钱,老人家能有多少电费呀,让他们拿着存折跑银行多麻烦啊。”
从开始做电工到现在已经21年了,台区里的每一位老人毛国祥都很熟悉,他经常会借着抄表、发电费通知单的机会,顺道探望他们,问问老人们有什么不能解决的难题,有时候,老人们也会主动来找他,二十多年过去了,彼此早已心照不宣。
毛国祥的同事这样评价他:“国祥这个人,就像个旋转的陀螺一样,干起活来怎么也停不下来。别人不打电话给他,他也会主动上门去帮忙。除了空巢老人、孤寡老人,他还经常为‘新慈溪人’提供免费服务。”
2015年5月20日中午,和往常一样,毛国祥刚吃完饭乙末豪客传奇,正在办公室午休。此时,双东村官房桥的陈师傅给毛国祥打来电话,他在电话中称家里的线路出现了故障,没办法做饭,想请毛国祥过去帮忙查看一下。毛国祥一口答应了,放下电话便往陈师傅家赶。
到了陈师傅家,毛国祥对线路进行了检查,并找到了故障原因——是线路老化造成的,立刻为其更换了新的电线。修理工作结束,毛国祥这才开始打量起陈师傅家,陈师傅一家三口居住在一间不到6平米的房间里,显得十分拥挤。家里的线路除了部分裸露之外,看上去还格外陈旧。陈师傅说,他们来这边打工也有两年了,平时工作比较忙,虽然都清楚电这东西危险,但由于文化程度不高,不知道如何处理,刚搬进来时就找几个老乡随便弄了一下。今天突然断了电,经房东提醒,这才打电话找了毛国祥来。
为了确保陈师傅一家人的用电安全,毛国祥对裸露在外的线路进行了绝缘处理,还为其安装了漏电保护器。随后,毛国祥习惯性地同陈师傅普及了一些安全用电知识及触电急救常识。离开时,陈师傅从口袋里掏出了五十块钱,想要塞给毛国祥,遭到了毛国祥的拒绝。他说:“你辛辛苦苦赚钱不容易,这五十块钱还是留着给孩子买点好吃的吧。”说完,拿上工具包就走了。
毛国祥说,这些“新慈溪人”背井离乡,赚的都是血汗钱,每次看到他们简陋的房屋、周边脏乱差的环境,就有一种说不出的辛酸。这也坚定了毛国祥为“新慈溪人”提供义务服务的决心,为了使他们的用电环境更加安全,毛国祥经常走村过户,免费为他们提供线路检查、维修服务,向他们普及安全用电的理念,使他们养成安全用电的习惯。毛国祥说,我希望通过我的努力,能让他们感受到这个城市的温暖。
“辖区里的新老慈溪人都认得他,亲切地管他叫‘国祥师傅’何不食肉糜。”同事们都说,“国祥师傅不仅敬业又热心,还十分顾家。”
不值班的时候,毛国祥每天早上6点左右准时起床,给家人做好早餐,等小女儿吃完就送她去上学,然后到单位上班。下了班,他很少会去参加应酬,通常都是直接回家烧好一桌可口的饭菜等着妻子和大女儿回来。吃完饭,就陪着妻子散散步、看看新闻倒鸭子视频,眼看8点快要到了,他就去学校把小女儿接回家。到了周末,如果不去那些老人家里,他就会陪着家人四处走走。有人说他的生活太“呆板”了,毛国祥笑着说:“我都习惯了。”常言道,习惯成自然。很多时候,好事和坏事一样,做多了就会变成一种本能。
刘义庆《世说新语》里有一段文字:“陈元方子长文,有英才,与季方子孝先,各论其父功德,争之不能决,咨于太丘,太丘曰:‘远方难为兄,季方难为弟。’”在钱海军共产党员服务队里,胡群丰和毛国祥也堪称难兄难弟,两个人都是一样的古道热肠,好管闲账。
仔细推求的话,胡群丰的热心由来已久。他七八岁的时候,有一次去河埠头游泳,一个老太太淘米时不慎掉落河中。胡群丰来不及多想,攀着船舷想把她拖出水面。落水之人看见有人伸过来一只手如同看见了一根救命稻草,又是拉,又是拽。禁不住老太太胡乱挣扎,胡群丰一连喝了好几口水。好在对岸有人听见呼救声跑了过来,把老太太拉上了岸,而胡群丰被这一次救人经历吓得够呛,力学哥在家里足足躺了半个月。但这并没有让他的助人之心稍减。
参加工作以后,有一回他在下班途中看到一辆摩托车和一辆货车发生碰撞,摩托车驾驶员当场重伤。附近看热闹的人有很多,但是没人想管这事,胡群丰连忙叫了辆三卡,把伤者送到人民医院。开三卡的司机说泰森咬耳朵,我帮你把人带带到,钱也不收你了,但是等下上了推车你就自己走吧,我不陪着去了——显然,他是害怕被人讹诈。胡群丰说,也难怪他,不过我相信这个世界还是好人多。他在医院陪了一天一夜,直到伤者家属赶来。
当然,好事做得多了也有被人误解的时候。有一天吃完午饭,胡群丰正在休息,忽然听见有人喊“抓偷砸胚(小偷)”,抬头一看,三个小年轻一溜烟跑了过去。胡群丰起身就追。小偷看到只有他一个人,不但不跑了,反而围过来要打他。胡群丰扳手一扔,正好砸在其中一个小偷的脚踝上,又伸手按住了一个,剩下的那个见状,夺路而逃,溜之大吉。胡群丰便把其余的两个押解过来。当天晚上,派出所的民警来到胡群丰家,要带他去做个笔录。胡群丰本是见义勇为,以讹传讹之下这消息就走样了,有的说“群丰打架,被派出所抓走了”,也有的说“群丰坐牢了”,谣言一直传到胡群丰的外婆耳朵里,害得老人家心惊肉跳。好在很快证实这一切都是谣传,她悬着的心才放下来。胡群丰说,看到能帮的就去帮,我没有那么多的顾虑,以后碰到了还是会这么做。
这年头,家家户户都离不开电。在多年的服务过程中,胡群丰经常会帮东家换个灯泡,帮西家修个电扇,所以哪家女儿几岁嫁在何处,大人做什么工作身体状况如何都知道得一清二楚。有时碰到两户人家打架的时候,村支书去劝未必管用,而他一去,多数时候是买账的。
在胡群丰的示范作用下,每次慈溪市供电公司组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他所在的坎墩供电服务站通常都是最先完成的。对此,胡群丰说,其实每个人都有一颗愿意做好事的心,只是有的人没有平台,就把善心搁在一边了,而我们比较幸运,除了喜欢寻事情做,还有一个这么好的平台,当然要多做点事情了。“不只是我,我身边的人都是这个样子。”
在“千户万灯”行动中,常有一些患有精神疾病的老人喜欢在屋子里堆放各种废弃的瓶瓶罐罐,还当成宝贝一样舍不得扔掉,如果有人想要帮他们处理了,他们各种难听的话都说得出来。独有胡群丰和队友去整理的时候,半年一年不说话的他们会“嗯嗯啊啊”地回应几声,好似在表达内心的感激。所以大家都说,傻子傻,也知道好坏。
胡群丰还是众多志愿者中第一个参加人体器官捐献的人。2011年6月10日,他打电话到浙江省红十字协会,表达了自己的意愿,并按照要求填写了申请表,成为浙江省第84个参加遗体捐献的人,在全国的编号则是410。他本是偷偷报的名小小少年简谱,没有让别人知道,但不知怎的消息竟传开了。大家问他为什么要参加器官捐献。胡群丰说,平时看到了就留心了。至于为什么会选在这个时候昆明西游洞,理由更简单。2011年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的日子,按照民间的说法,90岁是个大生日。眼看7月1日快到了,他就想着给党送份生日礼物。
未完待续.........
供稿单位: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作者:陈富强 潘玉毅
责编:古乐往期精选:
梦呓
诗者,吟咏性情也
长按二维码
关注我们吧!

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有文字均为原创文章,作者: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