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垂燊舌尖上的清明(1)看古人如何优雅地做一个吃货-狗叼日头

孔垂燊舌尖上的清明(1)看古人如何优雅地做一个吃货-狗叼日头

孔垂燊 PEACEFUL TIME
舌尖上的清明(1)看古人如何优雅地做一个吃货

◆ ◆ ◆
饮食对于人们生活的影响从节日食俗中便能看出一二,但凡节日,饮食往往是节日的“主角”,不同的节日有着不同的饮食,结合各地的风俗习惯,逐步形成了如今各地丰富的节日饮食文化,而清明节,万物生长发芽,正是“尝鲜品嫩”的好时节。
由于寒食节与清明节合二为一的关系,一些地方还保留着清明节吃冷食的习惯。在山东,即墨吃鸡蛋和冷饽饽,莱阳、招远、长岛吃鸡蛋和冷高粱米饭,据说不这样的话就会遭冰雹。泰安吃冷煎饼卷生苦菜,据说吃了眼睛明亮。山西晋中一带还保留着清明前一日禁火的习惯。
古人对于清明节的重视远超现代人,随着社会文明的发展,人们更多的认识到了传统节日文化的重要性,对于清明节这样的节日,开始重视起来,踏青,祭祀,美食便成了清明节的“三部曲”,那么古人在清明节还有那些食俗?现代社会又是如何延续传统食俗呢?我们往下看。
◆ ◆ ◆
一、大麦粥、杏仁麦粥、桃花粥
旧时寒食节主要吃粥,据《荆楚岁时记》记载:“去冬节一百五日,即有疾风甚雨,谓之寒食。禁火三日,造饧大麦粥”。《邺中记》也说:“寒食三日作醴酪。”醴酪是一种以麦芽糖调制的杏仁麦粥。另外还有“桃花粥”,这一直是隋唐时汉族寒食节的主要食物,曾流行于河南洛阳地区。《广群芳谱》中说:“当地民间在寒食节,采摘鲜桃花,配上好米煮成粥,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唐冯贽(zhì)《云仙杂记》:“洛阳人家,寒食装万花舆,煮桃花粥。”这个风俗一直流行到明末。清代孔尚任的《桃花扇·寄扇》就有这样的唱词:“三月三刘郎到了,携手儿下妆楼,桃花粥吃个饱。”无疑,在古代寒食节的特色节令食品中,桃花粥最受人青睐。此外,还有杨花、梅花等春日花卉入粥。
二、枣锢飞燕、五侯鲭(qīng)
宋朝的清明节,除了街市上所卖的稠饧(xíng)、麦糕、乳酪、乳饼等现成的食品之外,人们也自己蒸制一种燕子形的面食,称为“枣锢飞燕”或“蒸面燕”,又名“子推燕”。
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记载,“寒食前一日谓之‘炊熟’,用面造‘枣锢飞燕’(子推燕),柳条串之,插于门榻”;据说是从前用来祭拜介子推的祭品。明朝人还会留下一部分的‘枣锢飞燕’,到了立夏,用油煎好给家中的孩童吃,据说吃了以后,夏天就不会生病。
汉代还有一种名菜,叫“五侯鲭”。唐代韩翃(hóng)的诗《寒食》:“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这五侯是汉成帝母舅王谭、王根、王立、王商、王逢。
《西京杂记》上说,这五个人互不和睦,他们的门客之间不得往来。只有一个叫娄护的,很会说话,五侯都很喜欢他,纷纷送给他新奇的食品。娄护把五侯送给他的食物调和在一起,结果成了难得的美味,人们称之为“五侯鲭”。其实,这所谓的“鲭”不过是鱼和肉的杂烩,只因由美味的食品调和而成,味道自然就格外鲜美了。
◆ ◆ ◆

三、子推馍、环饼
清明节前蒸“子推馍”的习俗,在陕北的榆林和延安两地一直流传至今。
“子推漠”,又称老馍馍,类似古代武将的头盔,重250-500克。里面包鸡蛋或红枣,上面有顶子。顶子四周贴面花。面花是面塑的小馍,形状有燕、虫、蛇、兔或文房四宝。圆形的“子推馍”是专给男性食用的。已婚妇女吃条形的“梭子馍”,未婚姑娘则吃“抓髻馍”。孩子们有燕、虫、蛇、兔等面花。“大老虎”给男孩子吃,最受他们喜欢。父母用梨树枝或细麻线将各种小面花串起来,吊在窑洞顶上或挂到窗框旁边,让孩子们慢慢食用。风干的面花,能保存到第二年的清明节。
“做面花”是陕北妇女的拿手好戏。她们用自己灵巧的双手,能将发酵过的白面捏成各种形状的面花。工具只是梳子、剪子、锥子、镊子等日用品,辅料则是红豆、黑豆、花椒子和食用色素。蒸出来的面花栩栩如生,犹如艺术珍品,令人爱不释手,舍不得马上吃掉。
“子推馍”和面花除了自己食用,还用来馈赠亲友,母亲要给当年出嫁的女儿送,称为“送寒食”。农村孩子给自己老师送,让离开家门独自在偏僻的山乡小村教书育人的园丁分享节目的美食。
另外,贾思勰的《齐民要术》中还记载了另一种寒食节的食品一一环饼。“环饼,一名寒具,以蜜调水漫面”油炸至金黄色后捞起,即可食用,味道极为酥脆。
四、青精饭与青团
青精饭也叫“乌饭”,相传为道家所创。李时珍《本草纲日》卷中有这样的记载:“此饭乃仙家服食之法,而今释家多于四月八日造之,以供佛。”
原先朝廷也给大臣赐食青精饭,嘉靖十四年(公元1535年)间,皇帝认为其名不雅,于是改为赐百官于午门食“麦饼宴”。
陈元靓的《岁时广记》卷十五引《零陵总记》记载“杨桐叶,细冬青,临水生者尤茂。居人遇寒食采其叶染饭,色青而有光,食之资阳气。谓之杨桐饭,道家谓之青精饭,石饥饭”。
寒食清明“染青饭”的习俗似乎在南方较为流行。郎瑛的(七修类稿》卷四三就提到寒食节时吃的“青白团子”。这种青团子是在糯米加入雀麦草汁舂合而成,馅料则多为枣泥或豆沙。放入蒸笼之前,先以新芦叶垫底,燕热后色泽翠绿,又带有芦叶的清香,也有的地方称之为“清明果”。
清明时节,江南一带仍有吃“青团子”的风俗习惯。青团子还是江南一带人用来祭祀祖先必备食品,正因如此,青团子在江南一带的民间食俗中显得格外重要。
◆ ◆ ◆
青团有的是采用青艾,有的是用一种名叫“浆麦草”的野生植物捣烂后挤压出汁,接着取用这种汁同晾干后的水磨纯糯米粉拌匀揉和,然后开始制作团子。团子的馅心是用细腻的糖沙制成,在包馅时,另放入一小块糖和猪油。
饭团制好后,将它们入笼蒸熟,出笼时用毛刷将熟菜油均匀地刷在团子的表面,即成。青团子油绿如玉,糯韧绵软,清香扑鼻,吃起甜面不腻。流传百余年,人们用它扫墓祭祖,但更多的是尝鲜,而作为祭祀的功能日益淡化。
(据《清明节习俗》整理 小先生)
END
?

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有文字均为原创文章,作者: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