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垂燊自掘坟墓的语文题!-Maoge语文课堂
孔垂燊 我们的语文月考题,高一高三一个样,学的不考考的没学,不给学生成就感,学生为何不骂人?真真所谓自掘坟墓!中国的事情,惟自上而下改革可行,让绵阳市教科所调整下期末命题反向指挥棒,应该没那么难。
(省事,可直接看文末别人家的月考题!)
致川渝全体高中语文同仁的一封万言书
尊敬的诸位同仁:
大家好,原谅我如此冒昧地给大家写这封信。我是一名高中语文青年教师,名叫刘兴健,现供职于重庆市荣昌中学。给大家写这封万言书,我主要希望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对于川渝地区高中语文教学的一点困惑和思考,希望从而得到大家的批评指正。
一、反思
诸位同仁,我花了两年多的时间,通过中学学科网,对北京四中、南京师大附中、银川一中、湖南长郡中学等在国内如雷贯耳的名校高一高二语文试题进行了深入调研。我发现这些学校在高一高二的语文试题,常常有两个突出的特征:第一,采用高考部分考点但不求高考考点的面面俱到,而充分立足教学实际把对语文教材经典文本多角度多层次的理解作为一个占据较大分值的必考项目;第二,较为重视背诵,名句默写篇目的范围大大的大于高考考纲要求的必背篇目,且所占分值也远远大于6分(5分)的高考标准。
诸位同仁,然而,然而我们川渝地区的普通高中普遍常常是怎么样组织高一高二的语文考试的呢?至少从我在成都、重庆、南充、内江、万州、宜宾、泸州等市许多学校观察、调研到的情况看,我们常常是从高一起就僵化地对高考模式亦步亦趋,一步到位地用一套几乎覆盖高考全部考点的、几乎等于或者近于完整的高考模拟性质的试题来组织考试。不管教学内容是什么,都用高考模拟题来组织考试。就连五分或者五六的名句默写常常也主要涉及甚至是只涉及高考必背篇目。
诸位同仁,我们都知道,覆盖大部分高考考点或者全部高考考点的高考模拟题针对的是高中阶段乃至整个中学阶段所学知识的综合能力测试,作为一个局部的高一或者高二的语文试题,就把高考考点全部覆盖或者大部分覆盖,这是一件正常的事情吗?我把这种命题方式和命题思路概括为“亦步亦趋,一步到位”或者“不管教学内容是什么,都考高考模拟”。诸位同仁,这种“亦步亦趋,一步到位”的命题方式,是否科学呢?是否有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呢?是否有助于学生最终高考语文成绩的提升呢?我想值得商榷,理由如下:
第一、“亦步亦趋,一步到位”的命题方式可能既不合理,也不合法。
高一高二的语文试题僵化地对高考模式亦步亦趋、让高考模拟一步到位地成熟成型的做法合理合法吗?我想这种做法可能既不合理,也不合法:不合从高一高二的阶段性考试到高三的高考模拟考试应当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的常识之理,不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强调的“评价应充分发挥激励、诊断的功能”的课标之法!在现在应试教育大环境中,考试无疑是最重要最主要的评价方式。语文学科高一起就一步到位地用一套几乎等于完整地高考模拟题去考试的方式,能发挥好激励地功能吗?不能!用许多一线老师的话来说就是高一还好些,高二高三的学生普遍对语文绝望而觉得语文可学可不学。不但不能发挥好激励的功能,反而还严重地削弱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如此一步到位能诊断出一个学生一个阶段性的学习状况吗?不能!不管教学内容是怎么,翻来覆去都用高考点点去考学生,考试内容和教学内容严重脱节,能诊断出什么呢?多年来,我们语文教育在我们这种“亦步亦趋、一步到位”的做法的影响之下,教学评价最重要的功能都丧失了,我们语文学科怎么不沦落呢?语文最终只能沦为一沟绝望的死水。《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是我们高中语文教学的行动指南和根本大法,这种一步到位的做法严重违背了课标的要求,故曰不合法!这种让高考模拟一步到位的做法连“循序渐进”这种教育的基本常识都不尊重,它合什么理呢?故曰不合理!所以,对于这种高一起就让高考模式一步到位的普遍做法,我们可能可以说不合理不合法!严格地讲,我们系列僵化地对高考模式亦步亦趋的系列高一高二语文试题是“非法”试题!
第二、“亦步亦趋,一步到位”的命题方式可能没有任何科学的依据,可能纯粹只是一种对《考试说明》的曲解,一种对《考试说明》简单化、粗暴式的处理方式。
“亦步亦趋,一步到位”的命题方式,除了几分的名句默写之外,不考虑教学实际,盲目地、僵化地、片面地对高考模式亦步亦趋,无疑是一种典型的教条主义!这种教条主义式的命题方式严重违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关于教学评价的要求,没有任何法理依据;一年一度的《考试说明》也不能作为其法理依据,殊不知,每年的《考试说明》前面都有该年年份作为修饰限定,只是指导当年高三学生应考的,何曾要求高一高二就要对其亦步亦趋。这种“亦步亦趋,一步到位”的命题方式只是一种对《考试说明》的曲解,只是一种对《考试说明》简单化、粗暴式的处理方式!这暴露了我们很多时候没有去深入地研究《考试说明》《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如果去深入研究,高一高二的系列语文考试可能绝对没有僵化地对高考模式亦步亦趋这么简单。事实上一些真正把《考试说明》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吃透的学校(正如上已经列举的一些学校)的高一高二的语文考试绝不会对当地当时的高考模式亦步亦趋,他们高一高二的语文阶段性考试试题绝不会简单地等于或者近于一套高考模拟试题。我们“一步到位,亦步亦趋”的命题方式更没有任何学理依据,我们罔顾高一高二语文教学具体实际,不管教学内容是什么,都用高考考点去考查,连辩证唯物论“一切从实际出发”最基本的哲学常识都不尊重,还能奢谈什么学理呢?我们总是习惯高一起就对高考模式亦步亦趋、让高考模拟在高一起就一步到位地成熟成型,连循序渐进这种人类教育最起码的教育常识都不尊重,还能奢谈什么学理呢?
第三、“亦步亦趋,一步到位”的命题方式可能严重违背了高一高二语文考试其教学检测的本质。
高一高二系列语文考试和高考有本质区别,绝非像高考一样的选拔性考试,而在于教学检测。其教学检测的本质决定了高一高二的语文考试在主体上必须“教什么、考什么”或者说“学什么,考什么”,必须充分地、深刻地、强烈地体现高一高二各个阶段语文教学的阶段性。而我们“亦步亦趋,一步到位”这种“不管教学内容是什么,都考高考模拟题”的做法,可以说严重违背了高一高二语文考试的本质。愚窃以为我们川渝地区普通高中语文教育的一个重要失误就是把常规的教学检测异化为僵化麻木的应试训练。
第四、“亦步亦趋,一步到位”的命题方式可能只有后果,没有结果。
(1)必然严重伤害学生的“命根”。
在“亦步亦趋,一步到位”的思路之下,高一高二阶段命制的任何一套语文试题都是一套几乎覆盖高考考点的、几乎等于完整的高考模拟题的试题,考试内容和教学内容严重脱节,对高中语文教学的阶段性体现得极其微弱、极其肤浅、极其分散,几乎就没有什么阶段性,多考几次,就让学生们感到学是考这么分,不学也能考这么多分!或许会让有的学生这样由衷的感叹:他妈的语文,学不学都能考这么多分,老子干脆不学了!这种状况用我校一位教物理的年级领导的话来说就是“感觉好多学生对语文的态度都是象征性的,用在上面的功夫还远远不及生物”。旁观者清啊!分分分,那可是孩子们的命根啊!我们不考虑教学实际,盲目地对高考模式亦步亦趋,可以说严重伤害了学生的命根!还有多少学生愿意正儿八经地学习语文呢?正像上学期一位11级的学生回来看望和我在同一间办公室、也是教语文、正在忙着备课的同事时,对她说的那样:“老师,您备什么课嘛,其实我们当时都没有怎么听你讲的,偷偷地或者睡睡小觉、或者写写其他科的作业,总觉得语文没有什么可学的,学不学都差不多能考那么多分。”正如我一个现在在大足中学教英语的同学在我和闲聊中说的那样:“这个年头还有多少学生愿意正儿八经地学习你们语文哦,你们语文有什么可学的嘛,想当年老子在江津中学读书的时候,从来不学语文,都可以考那么多分。”诸位同仁,愚窃以为覆盖高考全部考点的完整的高考模拟题在高中语文教学进程不宜过早地成熟成型,否则只会“早熟必早衰”,或者让学生觉得语文可学可不学,或者让学生过早地停止对语文的深入学习而作“围绕考点转”的低效乃至无效的机械重复。
(2)可能局部制约学生最终高考语文成绩的有效提高。
高一就开始僵化地对高考模式僵化的亦步亦趋,对学生最终高考语文成绩有效提升的制约首先表现在对学生锐气的消磨。2015年高考,我们学校语文最高分是127。我亲历了15级高一高二的每次考试,那些考试题目都是从高考模拟题里面选出来的,其难度至少和高考难度相当,甚至比去年的高考题还要难(当年的题公认较为简单),高一的时候有几个学生语文常常都是一百三十几,怎么在去年高考题相对容易、高考阅卷评分普遍更松(我校一位曾经参与高考阅卷的语文长者如是说)的情况下我们的最高分才127呢?我想除了和客观存在的运气有关之外,可能和当初高一高二一直执行的“僵化地对高考模式亦步亦趋”的考试方式也不无关系。高一考高考模拟题,高二考高考模拟题,高三考高考模拟题;高中三年,考过去考过来都是高考模拟题,所谓“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可以说这种高一高二两年翻来覆去考高考模拟题的过程严重消磨了那些优生的锐气,让他们在最终的高考中难以发挥出最佳水平。
高一就开始僵化地对高考模式亦步亦趋的考试方式对学生最终高考语文成绩的制约,除了体现在对学生锐气的消磨(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更体现在对学生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的消解。还是举去年高考的例子。去年高考语文文言翻译涉及对“一方之良”和“重币”的翻译,其实很简单:前者来自于《劝学》“筋骨之强”式的定语后置,后者来自于《苏武传》“置币遗单于”,应把币翻译成礼物。但是我在监考收卷的时候,特意留意了一下答卷,发现那间考室没有人翻译出来。后来和以前我教的15级的学生交流的过程中,也了解到他们也多数没有翻译出来。为什么来自于课本如此简单的知识,我们的学生都不会呢?我想这完全可以归结于我们那种“僵化地对高考模式亦步亦趋”的考试方式:历次高一高二的语文考试都僵化地对高考模式亦步亦趋,让学生觉得所学和所考无关,让学生觉得课本学习的都不重要,让学生对课本的知识(除了要求背诵的之外)从来没有牢固掌握的意识从而有意无意地对课本知识浮光掠影。所以来自于课本的知识,再简单,学生也可能不知道。
高一高二就的阶段性考试就满足于应付高考,可能最终反而不能有效地应付高考;覆盖全部高考全部考点的完整的高考模拟题可能只适合高三,不适合高一高二两个年级。孟子曰: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一个阶段有一个阶段之教学,相应地一个阶段性就必然有一个阶段之考试,此自然之理也!语文学科以教材经典文本解读为主的高一高二和以考点复习为主的高三教学内容都不一样,怎么都能用覆盖全部高考考点的完整的高考模拟题去考查呢?
由于高考语文试题整体上固有的技术化的弊端,我们“亦步亦趋,一步到位”的普遍做法对学生最终高考成绩的提升的制约只是局部的,但其对高中语文课堂、整个高中语文教育的质量的破坏却是全局性的、灾难性的、毁灭性的。
(3)让高中语文课堂以及整个高中语文教育都深深地陷入低效乃至无效的泥淖。
据重庆师范大学新闻网(报道,重庆八中特级教师、重师文学院研究生导师张泽勇在重师文学院作《语文的目标与内容探究》的学术讲座时指出,当今语文教育普遍存在教学地位边缘化、教学效果低效化和教学内容考试化的弊端。我们普遍在语文阶段性考试上僵化地对高考模式亦步亦趋,让学生觉得语文学和不学一个样从而觉得语文可学可不学,语文怎么可能不被学生边缘化呢?语文教学地位的边缘化集中体现在被学生边缘化。我们在语文阶段性考试上不尊重语文教学的具体实际,翻过来来覆过去都是考一样的点点,让学生感到所学和所考无关,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或者心不在焉或者对所学知识浮光掠影,语文的教学效果怎么可能不低效化呢?教学内容考试化本来是一把双刃剑,只是我们在对高考模式僵化地亦步亦趋中,把高一高二本来具有强烈灵活性的阶段性考试全盘高考模拟化,让一切语文阶段性考试都局限在《考试说明》划定的考点和题型的狭小空间之中,严重窄化了了学生的学习范围,让本来丰富多彩的语文学习剩下一些单调乏味的点点,让学生高一起就或者觉得语文学不学一个样,或者觉得语文学习就在于那些考点而围绕点点转从而忽视甚至抛弃了语文课本经典文本的学习。如此单纯地把语文阶段性考试全盘高考模拟化更加剧了语文教学地位的边缘化和语文教学效果的低效化,把考试的消极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最终让高中语文课堂和整个高中语文教育都陷入低效乃至无效的泥淖,处于形同虚设的状态。
高一高二语文月考、半期考试、期末考试等阶段性考试僵化地对现有高考模式亦步亦趋,让高考模拟在高一起就一步到位、成熟成型,注定只有后果没有结果!僵化地对高考模式亦步亦趋的系列高一高二语文考试的改革已经迫在眉睫!
据重庆教师研修网(报道,西南大学著名教授王本朝在“同心·专家服务团”石柱行服务活动中作《高中语文课改与语文教学》的学术报告时指出,语文教改应以考试命题改革为突破口。王教授对于高中语文教改完全是高瞻远瞩,洞若观火。我相信,没有语文考试命题改革的配套和突破,不管是“真语文”还是“假语文”,不管是“正道语文”还是“歪道语文”,最终都要注定无奈地陷入形式主义的泥潭。摆在我们语文人面前最迫切的的问题,可能不是去空谈语文的“真”与“假”,而是想办法切实地去推进语文考试命题的改革。作为普通的语文人,我们都太渺小,我们改变不了高考语文,难道掌握在我们自己手里的高一高二的系列阶段性考试也改变不了吗?难道语文高一高二的系列阶段性考试非要僵化的对高考模式亦步亦趋吗?
二、构想
诸位同仁,愚窃以为高一高二的学生毕竟不是马上就要参加高考,完全没有必要时时刻刻地僵化地对高考模式亦步亦趋。如何切实解决我们高一高二语文试题存在的这些严峻问题呢?通过对高中语文教育实践的深入反思,通过对全国卷《考试说明》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深入研究,通过对以哈师大附中和银川一中为代表的已经使用全国卷多年的名校(衡水中学、哈尔滨三中、哈尔滨六中、哈尔滨九中、银川九中、东北师大附中、兰州一中、吉林一中等)、以湖南长郡中学和厦门一中为代表的和我们一样去年开始使用全国卷的名校(湖南师大附中、长沙雅礼中学、福建师大附中、福州三中、合肥一中、安徽师大附中、厦门双十中学等)、以北京四中和南京师大附中为代表的教育发达地区的名校(清华附中、北大附中、北京101中学、北师大附属实验中学、北师大附中、北京二中、启东中学、天津南开中学、天津一中、天津新华中学、天津耀华中学、宁波镇海中学、济南一中等)等三类共计五十余所学校大量高一或者高二语文月考、期中、期末试题的深入调研,在绝对不影响最终高考质量的大前提之下,集众学校高一高二语文试题之长,我作了一些探索,主要有一下两点构想,和您分享:
第一、在理论上强调将高考语文的基本精神和高中语文教学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从高一高二的阶段性考试到高三的高考模拟考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第二、在实践上强调将高考考点分为若干部分随着高一高二高中语文教学进程的推进逐步纳入,从而腾出空间充分立足教学实际,将对语文教材经典范本的理解作为一个占据较大分值的必考项目,以此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回归循序渐进的教育常识;实践上还强调高一高二绝不根据考纲给学生指定背诵篇目,而用重分(20分左右)引领学生在更广的范围内背诵,要求和引导学生背诵语文教材选入的大部分经典范本,以此回归背诵这种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反复实践且行之有效的最基本最重要的母语教育常识。一言以蔽之,以此回归“以学定考”的教学检测常识。
以上两点构想具有充分的学理依据和权威的法理依据:学理依据在于循序渐进的教育学常识和“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唯物论哲学常识;法理依据依据在于《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强调的“评价应充分发挥好诊断、激励的功能”的课标之法。
三、明辨
1、高考质量是我们的生命线,高考成绩更攸关学生的命运,高考是一场我们输不起的战争,改变以前多年的老做法,如果影响了最终的高考质量,谁来担责?我们谁敢来冒这个险?
答:诸位同仁,让我们设想一下,如果我们高一高二不对高考模式亦步亦趋,只采用部分高考考点,把高考考点分为若干部分随着逐步纳入,从而把语文教材的经典文本作为必考项目,以此呵护好孩子们对语文的兴趣和信心,以此引导孩子们牢固扎实的掌握好语文教材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以不变应万变,高三再严格按照高考模式一鼓作气地训练一年,孩子们最终的高考成绩会逊色到哪里去?理论上,这种高一高二的语文考试命题思路对最终高考质量的保证是必然的。实践上如何呢?我想已经使用全国二卷多年的哈师大附中、哈尔滨六中、东北师大附中、银川一中、湖南师大附中、长郡中学等学校的高考成绩就可以说明问题,我们这种高一高二语文考试的命题思路就是通过对这些名校高一高二语文试题的调研而提炼出来的。这种高一高二语文考试命题方式对最终高考质量的保证,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是必然的,所以,我们无险可冒!我们何乐而不为呢?我们为什么非要在僵化的对高考模式亦步亦趋的泥淖里面挣扎呢?高一高二的语文考试本来是非常灵活的,只是多年以来我们将其搞得太僵化了。僵化的试题暴露的是僵化的思想,我们需要解放我们的思想。
2、该构想主要在对以南师附中和北京四中为代表的这样的名校高一高二的语文试题的调研中得出的,我市的许多学校,无论生源还是师资都和那些名校有很大的差距,名校的这些理念是否适应我市的学校呢?恐怕我们更应当立足我们的生源实际和师资实际。
答:诸位同仁,诚然,诚然我市的许多学校和北京四中、南师附中、银川一中、湖南长郡中学之类的大城市名校之间最大的差距就在于生源和师资。这些学生基础扎实得多的名校尚且如此重视基础积淀的引领,何况我们呢?学生基础差得多的我们更应当重视基础积淀的引领,更应当尊重循序渐进的教育常识;那些老师水平高得多的名校尚且如此重视考试对课堂教学的引领,何况我们呢?老师水平低得多的我们更应当重视考试对课堂教学的引领。我们强调将课内文本作为一个占据较大分值的必考部分,我们强调强化背诵,这正是由我们的生源实际和师资实际所决定的。我们的生源实际和师资实际都决定了我们没有任何随随便便地对高考模式亦步亦趋的资本。
3、教材所谓的经典文本,其实和试题里面的文本一样,其实质都是一个例子而已,高一高二这样考到底有什么意义呢?
答:诸位同仁,经典范本诚然是个例子,但其经典性决定了它绝对不仅仅只是个例子。《滕王阁序》在中国浩如烟海的骈文中堪称压卷之作,其他作品无文能及,研究中国的骈文一定绕不开《滕王阁序》。《赤壁赋》在宋代文赋作品中也无出其右!研究宋代的文赋作品也一定绕不开《赤壁赋》。《孔雀东南飞》和《木兰诗》并称“乐府双璧”,在两汉魏晋南北朝的众多乐府诗歌中也绝对堪称压卷之作。宋代大文豪欧阳修曾经说过“晋无文章,唯陶渊明一篇《归去来兮兮辞》而已!”《归去来兮辞》在两晋散文中的地位不言而喻。杜甫的《登高》也被誉为“古今七律第一”。高考题、高考模拟题以及许多备考资料里面涉及过无数篇人物传记的文言文阅读,试问哪一篇的艺术价值可以和《鸿门宴》 《荆轲刺秦王》 《烛之武退秦师》 《廉蔺列传》等经典范本相媲美?毫无疑问,经典范本的艺术价值远远地超越一般作品,常读常新,需要反复咀嚼,绝对不仅仅是个像高考题或者高考模拟题或者一些备考教辅资料选入的一般例子!关于经典文本绝对不仅仅是个例子,清华附中著名特级教师韩军在他的专著《韩军与新语文教育》中也有长篇论述,这里就不赘述了。如果我们只把经典范本当作一般例子,在课堂上带领学生对其浮光掠影地过一遍就再也不管了(考纲要求背诵的除外),何异于焚琴煮鹤!一言以蔽之,我们把经典范本就仅仅当作个例子的语文教学态度,需要反思!考试几乎是学生学习的唯一动力,我们就是要通过将经典范本纳入高一高二的系列阶段性考试,引导学生对其反复咀嚼,从而牢固掌握一批经典范本,从而切实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4、考课内文本,常常只是初中的做法,高中怎么还要考课内的?是不是太落后了?
答:我们必须指出,循序渐进,以学定考,无论在初中还是高中都是最起码的教育常识。我们也必须澄清,将高中语文所学的经典范本纳入高一高二的系列阶段性考试并不是落后,而是务实:是引导学生牢固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的必然要求,是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的必然要求,是按照《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发挥课程评价诊断、激励功能的必然要求,是遵循循序渐进的教育常识的必然要求,更是将高考语文的基本精神和高中语文教学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必然要求。将高考语文的基本精神和高中语文教学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如果条件允许,还可以把课标指定诸如《论语》《三国演义》《红楼梦》之类的部分经典名著纳入高一高二的系列语文考试,以此切实引导学生去阅读经典名著。高一起僵化地对高考模式亦步亦趋,就带领着学生去和高考模拟题“硬碰硬”,很容易让学生碰得“头破血流”,把学生对语文的胃口败坏殆尽,把学生对语文的兴趣消磨殆尽。从课内到课外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5、体现语文教学的阶段性,可以去找那种含有课内知识点的、高度相似的课外文本来体现,为什么非要直接用课内文本的体现呢?
答:诸位同仁,通过对大量“课外相似文本”的研究,我们发现许多课外相似文本即便对高中语文教材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有体现,这种体现也是间接的、分散的、微弱的,这种间接的、微弱的、分散的体现对于我们大部分常常只看表面的许多学生来讲,一样没有说服力,一样会让他们有意无意地觉得“学的又不考、考的又不学、学了有什么用”从而有意无意地把语文边缘化(客观地讲,我们以前常常在僵化地对高考模式亦步亦趋中,用的高考模拟题特别是在文言文阅读也不能说完全和教材不相似,对课堂教学的引领效果怎么样,大家有目共睹)。然而,课内文本却不一样,课内文本对语文教材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的体现无疑是直接的、强烈的、深刻的、集中的,必然可以让学生觉得学和考之间有紧密联系,从而引导学生扎扎实实地掌握语文教材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切实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把课内经典文本纳入高一高二的系列考试,可能几乎是直接地、强烈地、深刻地、集中地体现高中语文教学阶段性的唯一途径,也可能几乎是充分发挥教学评价激励和诊断功能的唯一途径!
上面提到的那些名校的老师们,不比我们笨,他们也必然知道“课外相似文本可以体现语文教材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的道理,但是他们为什么不单纯地只考课外相似文本而非要把对课内文本的理解作为一个占据较大分值的必考项目呢?一方面必然是因为他们深知,单纯地考查课外相似文本在学生那里没有什么说服力!另一方面也必然在于,在浩如烟海的文献中去寻找高度相似的文本,不易操作甚至根本无法操作。
6、我们许多学生,背诵高考要求的那点必背篇目,都觉得很困难,加大分值考背诵,扩大范围考背诵,有这个必要吗?可能实现呢?
答:加大分值考背诵,扩大范围考背诵,不仅具有必要性,而且具有可能性。先谈必要性:即便是理解的东西,没有经过记诵,几天之后就没有印象了,和不理解没有本质区别;即便是暂时还没有理解的东西,通过反复诵读的背诵,也必然能促进理解;对于已经理解东西,通过反复诵读的背诵,必然能够理解得更加深刻和牢固;记诵之后即使遗忘了一部分,但印象也有深得多;遗忘的部分很有可能已经转化为人文血肉!所以清华附中知名特级教师韩军在《韩军和新语文教育》中强调“重视理解,更加强调背诵”、“背诵攸关着语文教育的成败”、“背诵就是将别人的语言转化为自己的血肉”,并反思,对背诵的漠视是百年来中国语文教育最大的憾事,是不能原谅的错误。北大知名学者漆永祥在《中学语文教育十请》中也批评中学语文教育“拒绝记忆背诵”。主要要求或者只要求学生背诵高考必备篇目,毫无疑问,只是纯粹的应试,谈不上真正的背诵;真正的背诵在于让背诵成为语文教学特别是古诗文教学的一个基本环节。我们呼唤:记忆背诵魂兮归来!我们更呼唤:让朗朗书声真正回归语文课堂!我们的学生绝大多数不具备过目不忘的能力,但他们愿意反复诵读的通常只是要求背诵的篇目,对于没有要求背诵的篇目,常常是在课堂上跟着老师浮光掠影地过一遍就再也不管了;这恐怕是我们语文教学普遍低效化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根源。扩大背诵范围,加大分值引领背诵,这是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必然要求!
再谈可能性。我们的一些学生之所以常常觉得背诵必背篇目也困难,最重要的根源并不是他们真的不能背诵,而在于他们不愿意背诵!一方面在于分值太少,他们主观常常不愿意背诵,“是不为也,非不能也”;另一方面在于他们背诵的东西太少,他们的记忆力没有得到有效的激活和发展。记忆力从来就是不是天生的,越记越能记;越不记,越不能记。如果我们高一高二提高分值,扩大范围,充分调动学生记忆背诵的积极性,充分激活和发展学生的记忆力,高三再集中针对背诵篇目(高一高二就已经全部涉及过),可能就容易多了。“求其高,得其中;求其中,得其下”,如果我们高一高二的语文考试就只用6分主要针对背诵篇目或者只针对背诵篇目,学生的记忆力没有得到激活和发展,学生也不愿意背诵,那么真的恐怕背诵完那点背诵篇目都很困难。考试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动力乃至唯一动力,只要我们考,学生就可以做到。在重庆卷时代,《琵琶行》只要求背诵二三段,当年我们必定觉得要学生背诵完整的《琵琶行》可能比较困难;但是现在全国卷时代,要求背诵《琵琶行》全文,大部分学生都能把《琵琶行》全文背诵。我们敢断言,只要考试要考《滕王阁序》全文,大部分学生绝对能把《滕王阁序》完整背诵。在我校高2017级高一大力倡导背诵的时候,我们许多学生连《鸿门宴》《荆轲刺秦王》《孔雀东南飞》《滕王阁序》《廉颇蔺相如列传》等文章都可以完整背诵,高中语文教材还有什么古诗文不能拿来背诵呢?引领学生在高中阶段记诵更多的诗文完全是可能实现的,关键是作为学生语文学习导师的我们需要有一种不满足于应试、不急功近利而久久为功的教育情怀。
7、可以找简单一点的课外文本,来体现循序渐进,为什么非要用课内文本来体现循序渐进呢?
答:每年的高考题难度也不一致,有时候难度大一点,有时候难度小一点。所以只要用课外文本按照高考模式命题,而抛弃课内经典,其本质就是高考模拟题,难以体现或者根本无法体现循序渐进。更何况,“简单”只是一个相对概念,什么叫简单,什么不叫不简单,难以精准界定。
8、我们的学生最终还不是要参加高考,高一高二为什么非要拒绝高考模拟题呢?
答:诸位同仁,诚然,我们的学生最终都要去参加高考。但是那是高三,不是高一高二。一个阶段有一个阶段之教学,一个阶段就必然有一个阶段之考试,此自然之理也。就拿纯粹应试的角度来看,高一高二的使命也在于打基础,而不在于刷题。高一高二僵化地对高考模式亦步亦趋的系列高考模拟题,让学生对课内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没有牢固掌握的意识,不利于学生打基础,很容易引导学生去刷题,从而瓦解学生的基础。数理化、政史地,哪一个学科一套高一或者高二的期末考试题就可以把高考考点大部分覆盖?我们语文已经出现了非常不正常的状况:高一的一套期末考试题甚至一套月考题常常就可以把高考考点大部分覆盖甚至全部覆盖,高一的题可以拿来考高三,高三的题可以拿来考高一,极其混乱。
9、我们高一高二的语文教学检测,有时其实也在一定程度上立足教学实际的,也没有完全严格按照按照高考模式命题,有时候也没有把高考考点全部覆盖,怎么能说我们“不管教学内容是什么,都考高考模拟”呢?
答:诸位同仁,我们不能“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我党在描述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时,常常是这样表述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为什么说这是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呢?因为这是以公有制主体的:主体决定性质。同理,我们在判断一套高中语文试题的性质时,也必须有主体观念,必须有全局观念。我们判断一套语文试题是教学检测性质的试题还是高考模拟性质的试题,关键是要看它的主体什么。如果它的主体是高考模拟题,那么这样的试题我们就可以认定为高考模拟性质的试题。我们偶尔一些语文试题,虽然没有把高考考点全部覆盖完,虽然个别题目似乎也是立足教学实际的,但是整套试题,绝大多数题目是高考模拟题——主体上在模拟高考,这样的试题无疑是高考模拟性质的试题(一些五十步和百步的差异,绝对不影响性质的判定)。有些学校的高一高二语文考试主要考古诗文阅读,不考现代文阅读,甚至和真正的高考模拟题差异很大;但这样的试题只是变“全面模拟”为“专题模拟”罢了,这样的试题依然在唯高考是论,依然是高考模拟性质的试题。所以我讲我们“不管教学内容是什么,都考高考模拟”这是符合实际的,一点也没有夸大。当然,我们强调让高一高二的历次语文考试回归“以学定考”的教学检测的本质,并不是说高一高二的语文考试每个题都必须基于教学内容,只是说每次教学检测,主体上必须有教学内容决定,个别题依然可以适当地对接高考。
10、我们高一高二的历次语文教学检测,完全找学生陌生的文本来进行测试,看学生是否能举一反三,有什么不妥吗?
答:大不妥!因为语文学习的规律不是举一反三,而是举三反一!西南大学附属中学知名语文教师张万国老师就曾经说过:语文不能举一反三,举十也不一定能反一。英雄所见略同,这一点张老师和韩军老师的观点高度相似,韩军老师在他的专著《韩军与新语文教育》中就明确指出过,语文学习的规律不是“举一反三”,而是“举三反一”,并且充分的论证,已经得到学术界的广泛认可。不管是“举三反一”还是“举十反一”,其本质都是一样的,强调语文的积累之本。然而,现实我们走的确实“举一反三”的道路,在高一高二的系列教学检测里面体现得最为突出:每个阶段就像高考那样找一些完全陌生的文本来组织考试,看学生能不能“举一反三”。特别是古诗文,学生可能举一反三吗?我们这样干完全是用数理化的思维来命语文题!焉能不败!诸位同仁,我们强调“以学定考”,就是回归语文“举三反一”的积累之本。比如这学期学了《滕王阁序》《陈情表》《归去来兮辞》等经典文本,安排学生阅读了《三国演义》,相应的教学检测,我就是要测试一下你把这些内容积累下来没有;积累下来了就过关,没有积累下来就不过关。通过高一高二两年“举三”之积累,再做高三高考模拟之“反一”。否则,我们不这样做,许多学生根本就不重视“举三之积累”,只会盲目地去“举一反三”(实际就是刷题),腹中空空如也,怎么可能真正提高语文素养呢?
(四))呐喊
诸位同仁,兴健窃以为虽然我们在语文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语文教育堕落到今天这个地步,怨不得我们从事语文教育的任何一位工作者,因为根源必然在于尚不够科学高考指挥棒。有人说那种看似偏激的语言更能深入地反映问题,更能有效地刺激麻木的灵魂。北京市著名特级教师王大绩老师曾经在2009年发博文通过大量高考语文试题的透析,就已经指出:高考语文挑战语文良知的底线!诸位同仁,我想我们不考虑教学实际而盲目地僵化地对高考模式亦步亦趋的系列高一高二的语文试题,挑战的可能就不仅仅语文良知的底线了,而是教育良知的底线!高一起就让覆盖全部高考考点的完整的高考模拟题成熟成型,连循序渐进这种人类教育最起码的教育常识都不要,还有什么底线呢?无疑已经去失去了底线!我们高一高二的系列语文试题出现的问题不是一般的问题,而是失去底线的严峻问题!考试分数几乎是学生学习的唯一动力(王大绩语),作为语文教学最关键的环节的语文考试都出了这样的严峻问题,其他环节怎么可能不出问题呢?做任何事情只要失去底线都是非常可怕的,教育更是如此。学生之所以感到所学和所考无关而觉得语文可学可不学,高中语文教育之所以常常在低效无效的泥淖里面徘徊,一个很重要的根源就在于我们高一高二语文考试失去了循序渐进这种最起码的教育常识的底线!教育是一种慢的艺术,我们不要循序渐进这个人类教育最起码的教育常识的系列高一高二语文试题,可以说严重破坏了这种艺术!
诸位同仁,兴健窃以为语文考试作为现代语文教学的一个基本环节,本身无可厚非,既可能产生消极作用,也可能产生积极作用,关键在于我们怎么组织考试:如果像我们以前和现在这样僵化地对高考模式亦步亦趋,几僵几不僵把孩子们对语文的胃口败坏殆尽、把孩子们对语文的兴趣和信心消磨殆尽、让孩子们觉得语文学不学都能考那么多分,必然把考试的消极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如果像南师附中等名校那样,只采用部分高考考点而充分立足语文教学的具体实际,必然最大限度地发挥考试的积极作用。上文提到的不管北京四中也好,还是南师附中也罢,或者湖南长郡也好;中国的学校,天下何处不应试,但是如何应试可以讲策略,如何应试也掌握在自己的手里。
诸位同仁,兴健窃以为改不改我们目前盛行的这种“亦步亦趋,一步到位”高一高二语文考试命题方式我想可能绝对不仅仅是改不改一种命题方式的问题,严格地讲可能更是我们的高中语文教育要不要去深入研究《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要不要去深入研究《考试说明》、要不要遵循循序渐进这种人类教育最起码的教育常识的大是大非的重大原则性问题。
诸位同仁,我们办公室一位从教三十年的同事在今年二诊考完之后曾经这样感叹道:我们语文考试从来不给学生一点学习成就感,学生用功是这点分,不用功也是这点分,你叫学生怎么喜欢学习语文,语文怎么可能不被学生边缘化。
诸位同仁,我们都知道,高一高二的系列语文考试和高考有本质区别,绝非和高考一样的选拔性考试,没有选拔职能,其本质只是教学检测。诸位同仁,所以兴健一直都在思考,我们高一高二的语文命题能不能少一点“应试味”,多一点“检测味”;能不能少一点“甄别味”,多一点“激励味”,从而达到这样一种境界:不偏不怪,不刁难学生;一个阶段,学生只要认真学习,就很容易得高分(相反那些学得不扎实得就得低分),从而让学生考得愉快、不断获得学习成就感,从而不断激励学生积极地学习、深入地思考,广泛地阅读,不断提升语文素养。
诸位同仁,兴健窃以为,只要我们真正地具有不满足于应试的教育情怀,只要我们回归“以教定考、循序渐进”的教育常识,我们高一高二的语文命题就完全可能达到这种境界。名满天下的王栋生老师所在的南京师大附属中学语文组已经我们做出了一个很好的榜样,最后和大家分享南京师大附中几套语文试题(附录于后)。
诸位同仁,“虑之也远,故说之也详;忧之也深,故言之也切”,以上就是我对我们川渝地区高一高二语文试题普遍常常存在的严峻问题以及改进意见的一些思考;在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和深厚学养的诸位面前,我的这番陈述必定显得有点班门弄斧了。诸位同仁,我也深知,像我这样一个在语文教育上毫无建树的无名小卒这样冒然地给大家写万言书,非常不妥。
诸位同仁,但是“位卑未敢忘忧国”啊,我这几年亲眼目睹了高中语文教育浮沉于水火、濒于灭顶之惨状,“悠悠我心悲,苍天何有极”,故甘冒人微言轻之陋和班门弄斧之羞而言之。但由于我刚从大学校园走出来才三年,白面书生,乳臭未干,才疏学浅且涉世甚浅,在长歌当哭的过程中必定有许多说得不妥甚至不对的地方,期待诸位同仁您多多海涵,期待诸位同仁您多多批评指正。
附别人家的试卷:
南京师大附中2016-2017学年度第2学期
高二年级期终考试语文试卷
命题人:南师附中语文命题组审阅人:倪峰
班级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___
说明:
本场考试时间理科为150分钟,文科为180分钟。理科试卷分为第I卷和第II卷。文科试卷分为第I卷和第II卷以及文科加试卷。请同学们认真审题,看清要求作答。
第I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凫雁(fú) 鲈鱼堪鲙(kuài) 雨横风狂(héng) 月照花林皆似霰(sàn)
B.郴江(chēn)蘅皋暮(héng) 訇然中开(hōng) 玉箸应啼别离后(zhù)
C.扁舟子(biǎn) 蓦然回首(mù) 梦游天姥(mǔ) 晨起动征铎(duó)
D.旧醅(péi) 揾英雄泪(wèn) 一片降幡(pān) 苒苒物华休(rǎn)
2.下列选项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宫阙芦狄抛掷灯火阑姗
B.芳甸酩酊轩窗驿外断桥
C.碧苔黯然落辉树尤如此
D.翰海鲈鱼东篱玉勒凋鞍
3.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古典诗歌包括古体诗、近体诗、词及曲,古体诗格律严格,包括绝句和律诗,近体诗形式自由,不受格律的约束。
B.词又叫长短句、诗余、曲子词。依每首字句的多少分为小令、中调和长调。李煜擅长写长调,感情表达细腻,层次丰富。
C.《兵车行》《天上谣》属于叙事诗,苏轼的《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都属于豪放词。
D.辛弃疾最大限度开拓了词的境界,内容包罗万象;形式上以文入词,集抒情、咏物、说理于一体;风格亦刚亦柔,亦庄亦谐。
4.下列各组诗词语句中,后者对前者不存在“化用”情况的一项是( )
A.“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柳永《八声甘州》)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辛弃疾《水龙吟》)
B.“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李商隐《锦瑟》)
“锦瑟华年谁与度?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贺铸《横塘路》)
C.“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温庭筠《梦江南》)
“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柳永《八声甘州》)
D.“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范仲淹《苏幕遮》)
“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王实甫《长亭送别》)
5.下列各项表述,对诗歌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一诗情感博大丰富,有游历天姥山时的喜悦,有醒来的失落惆怅,还有超凡出世的追求,更有最后傲岸不羁的情怀。
B.孟浩然在《与诸子登岘山》诗中运用羊公碑的典故不仅追悼古代著名的政治家羊祜,更感叹自己不能像羊祜那样有番作为,名声与岘山一样长留人间。
C.杜甫《客至》一诗写了迎接和招待客人的经过。但是由于客人和诗人的关系特殊,全诗用语显得客套拘谨,有应酬和敬而远之的特点。
D.杜甫在《旅夜书怀》中写了辽阔的平原、浩瀚澎湃的大江、低垂的星星、涌动的月光,烘托出诗人孤苦伶仃的形象,抒发了颠沛漂泊的凄怆情怀。
6.下列各项表述,对诗歌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中“月”的意象贯穿始终,诗中既有对月下思妇离愁别恨的抒写,又有明月常在而人生短暂的怅叹。
B.高适的《燕歌行》突破了这一乐府旧题只写征夫思妇的传统,加入了大量的战争描写和有关西北边塞绮丽的风光的描写,意奇语奇。
C.刘禹锡的《西塞山怀古》吊古伤今,借伤悼东吴的败亡,来警策今人要居安思危,防止历史悲剧重演,全诗以景语作结,含蓄深沉。
D.李商隐的《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既可以认为是描写爱情的佳作,也可以认为传达了某种精神追求,如后人常用颔联来表达执著不悔的人生追求。
7.下列各项表述,对词作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柳永《八声甘州》是一首叙写羁旅漂泊之感的词作。作者在转折处安排一些领字,例如“对”、“渐”、“望”、“叹”、“想”等字。
B.范仲淹《苏幕遮》上阕萧瑟黯淡的秋色图已蕴涵乡思之情,下阕乡思离愁则从上阕“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的写景进一步生发而来。
C.“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一句,作者寓情于景,既写出了时间的漫长,也烘托出了环境的孤独凄凉,更写出了词人思念丈夫百无聊赖的愁情。
D.辛弃疾《水龙吟》上阕即景抒情,继而直抒胸臆,下阕连用典故,以问句作结,全词抒发了词人功业未就、有志难酬的苦闷与悲愤之气。
8.下列对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理解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词在生死、聚散之间穿梭往复,不仅是对亡妻的悼念,更是在想象与梦幻中与亡妻情感交流,充满了一种凄伤哀婉的调子。
B.“尘满面,鬓如霜”两句,既是写作者外形的苍老,更传达出作者经历了人生风雨之后憔悴悲凉的心境。
C.“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这个无声有泪的细节特写,既符合生活的真实,又取得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
D.这首词多用比兴手法,反复渲染,强化了情感的表现力;语言自然质朴,多处用典而不着痕迹,有浑然天成的效果。
9.阅读黄庭坚的《清平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A.词人将春拟人化,通过寻找春的踪迹来传达惜春的情思。
B.首句的“春归何处”和末句初夏开放的“蔷薇”都说明春天已经消逝。
C.末句以黄鹂的啼声打破寂静,说明寻春人已得到解答,因而移情于赏花。
D.这首词将“寻春”表现得曲折有致,不用典故也没有奇僻字眼,语言明白晓畅。
10.与陆游的小令《述衷情》思想内容最贴近的一句诗是( )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凉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
A.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B.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书愤》)
C.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D.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勿忘告乃翁。(《示儿》)
11.根据《游卢沟桥诗》一诗的意境,为下面这段文字空缺处填入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河声流月漏声残,咫尺西山雾里看。远树依稀云影淡,疏星寥落曙光寒。
每当苍茫的时候,登芦沟桥,遥望,格外妩媚,西望诸峰,笼罩着轻烟,古桑干河银波泛泛,晓雾。
A.晨霭低垂的斜月淡淡若隐若现
B.晨光圆圆的明月浓浓似有若无
C.晨雾银色的圆月薄薄隐约可见
D.晓风低垂的明月缕缕虚无缥缈
12.下面所列的是四首词的开头几句,它们所属的词牌分别是( )
①醉别西楼醒不记。春梦秋云,聚散真容易。
②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
③不见南师久,漫说北群空。当场只手,毕竟还我万夫雄。
④暮雨初收,长川静、征帆夜落。
A.①蝶恋花②江城子③水调歌头④满江红
B.①清平乐②破阵子③水龙吟④苏幕遮
C.①青玉案②蝶恋花③踏莎行④卜算子
D.①清平乐②江城子③乌夜啼④鹊踏枝
13.下面有关《新语文读本3》中有关篇目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第三条河流》中面对父亲到船上离群索居的行为,家人焦灼万分。父亲对母亲和姐姐的呼唤保持了沉默,但回应了“我”的呼唤。
B. 奈保尔笔下的巴库舅舅是个自命不凡,但毛手毛脚的“机械天才”,他摆弄机动车纯碎是为了兴趣,但他得到了妻子完全的支持。
C. 《你没有听到狗叫吗》中,烈日下,父亲艰难地背着受伤的儿子去求医。从连续几个小时的山路中父亲的自言自语里,我们读到了父亲对拦路抢劫,以偷窃为生的儿子的爱与恨。
D. 《一天》中作者陈村巧妙地将一天中清晨、上午、中午及下午四个时段分别对应张三人生少年、青年、中年和老年四个时期,展示出作为万千大众代表的张三一生的生命流程。
14.下面有关《新语文读本3》中有关篇目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偷点白开水》中从自行车越线,精神病人偷白开水说起,谈到了压抑在人们内心深处的犯规冲动,这种冲动的根源是人性本恶,以及人心深处对规则的抗拒。
B. 《大自然的智慧》中质疑了“人是万物之灵”“人要征服自然”等长期支配人们的观念。
C. 《观鸟》中提出善待动物、善待自然是需要学习的,没有人天生具备这种态度,而我们的教育在这点上是阙失的。
D.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中的大鹏有着远大的理想和一往无前勇气,出自于《庄子·逍遥游》。
15.下面有关《人间词话七讲》的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
A.诗言志,早期的文人词大多写闺阁情思,所以很长一段时间里,词是被轻视的。王国维认为宋人诗不如词,原因是词写得更为真诚。
B.王国维认为“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可堪孤馆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皆为无我之境;“泪眼问花花不语”,“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皆为有我之境。
C.王国维认为阅世愈浅,性情愈真,李后主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他的词是以血泪书写而成。词到了他的手中,眼界始大,感慨遂深。
D.好的词人写长调不能够像诗一样以气及诗歌的节奏取胜,而在于表现情致、含蓄。后世词人没有东坡和稼轩的胸襟气度而写豪放词就如东施效颦了。
二、阅读古文,完成16-19 题。(共15分)
徐文长传
(明)袁宏道
徐渭,字文长,为山阴诸生,声名籍甚。薛公蕙校越时,奇其才,有国士之目。然数奇,屡试辄蹶。中丞胡公宗宪闻之,客诸幕。文长每见,则葛衣乌巾,纵谈天下事,胡公大喜。是时公督数边兵,威镇东南,介胄之士,膝语蛇行,不敢举头,而文长以部下一诸生傲之,议者方之刘真长、杜少陵云。会得白鹿,属文长作表,表上,永陵喜。公以是益奇之,一切疏计,皆出其手。文长自负才略,好奇计,谈兵多中,视一世士无可当意者。然竟不偶。
文长既已不得志于有司,遂乃放浪曲蘖,恣情山水,走齐鲁、燕赵之地,穷览朔漠。其所见山奔海立、沙起云行、风鸣树偃、幽谷大都、人物鱼鸟,一切可惊可愕之状,一一皆达之于诗。其胸中又有勃然不可磨灭之气,英雄失路、托足无门之悲,故其为诗,如嗔如笑,如水鸣峡,如种出土,如寡妇之夜哭,羁人之寒起。虽其体格时有卑者,然匠心独出,有王者气,非彼巾帼而事人者所敢望也。文有卓识,气沉而法严,不以摸拟损才,不以议论伤格,韩、曾之流亚也。文长既雅不与时调合,当时所谓骚坛主盟者,文长皆叱而奴之,故其名不出于越,悲夫!
喜作书,笔意奔放如其诗,苍劲中姿媚跃出,欧阳公所谓“妖韶女,老自有馀态”者也。间以其馀,旁溢为花鸟,皆超逸有致。
卒以疑杀其继室,下狱论死。张太史元忭力解,乃得出。晚年愤益深,佯狂益甚,显者至门,或拒不纳。时携钱至酒肆,呼下隶与饮。或自持斧击破其头,血流被面,头骨皆折,揉之有声。或以利锥锥其两耳,深入寸余,竟不得死。周望言晚岁诗文益奇,无刻本,集藏于家。余同年有官越者,托以钞录,今未至。余所见者,《徐文长集》《阙编》二种而已。然文长竟以不得志于时,抱愤而卒。
石公?日:先生数奇不已,遂为狂疾。狂疾不已,遂为囹圄。古今文人牢骚困苦,未有若先生者也。虽然,胡公间世豪杰,永陵英主,幕中礼数异等,是胡公知有先生矣;表上,人主悦,是人主知有先生矣,独身未贵耳。先生诗文崛起,一扫近代芜秽之习,百世而下,自有定论,胡为不遇哉?梅客生尝寄予书曰:“文长吾老友,病奇于人,人奇于诗。”余谓文长无之而不奇者也。无之而不奇,斯无之而不奇也。悲夫!(有删节)
【注释】?石公:袁宏道号石公。
16.下列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是( )
A.然数奇,屡试辄蹶蹶,失利
B.属文长作表属,归属
C.文长既雅不与时调合雅,向来
D.胡公间世豪杰间,隔代
17.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 徐渭为山阴生员时,已经很有名声,但屡次不第,中丞胡宗宪聘其为幕僚。徐渭和胡宗宪谈论天下大事时,挥洒自如,了无顾忌,和其他部将的“膝语蛇行”迥然不同。
B. 徐渭不为当权者所重,不得已纵情山水,足迹遍布齐鲁燕赵,甚至深入大漠海疆。得益于这样的游历,又加上徐渭的人生经历,他的诗文匠心独具,毫无卑下媚俗之气。
C. 徐渭不仅擅长诗文,其书法亦佳。作品笔意奔放,苍劲与妩媚兼而有之。他高超的艺术修养在绘画领域也有体现,其山水人物花鸟画,都超逸有情致。
D. 晚年的徐渭对世道愈加愤恨不平,举止更加佯狂不羁。他时常拒绝达官名士们的拜访,却和仆人们一起喝酒,甚至多次自残,乃至最后误杀他的结发妻子,让人唏嘘不已。
18.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8分)
(1)文长自负才略,好奇计,谈兵多中,视一世士无可当意者。然竟不偶。(4分)
(2)余谓文长无之而不奇者也。无之而不奇,斯无之而不奇也。悲夫!(4分)
19.用自己的话概括徐渭一生困顿不得志的原因。(3分)
三、阅读下面的诗词,完成20、21题。(共8分)
贺新郎·九日①
刘克庄②
湛湛长空黑,更那堪斜风细雨,乱愁如织。老眼平生空四海,赖有高楼百尺③,看浩荡千崖秋色。白发书生神州泪,尽凄凉不向牛山滴。追往事,去无迹。
少年自负凌云笔,到而今春华落尽,满怀萧瑟。常恨世人新意少,爱说南朝狂客,把破帽年年拈出④。若对黄花孤负酒,怕黄花也笑人岑寂。鸿北去,日西匿。
【注释】①九日:指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②刘克庄:南宋词人。③高楼百尺:指爱国志士登临之所。④南朝狂客:指孟嘉。孟嘉为桓温参军,尝于重阳节共登龙山,风吹帽落而不觉。
20.“尽凄凉不向牛山滴”一句用了的典故,唐代诗人在他的诗作中也用到了这个典故,请写出这一联诗句。(3分)
21.“乱愁如织”总领全词。请结合词作,分条概括词中所表达的“愁”情。(5分)
四、默写(共20分)
22.(1)白云一片去悠悠,。(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2)摐金伐鼓下榆关,。(高适《燕歌行》)
(3),日月照耀金银台。(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4)陈王昔时宴平乐,。(李白《将进酒》)
(5)惊风乱飐芙蓉水,。(柳宗元《登柳州城楼》)
(6)今逢四海为家日,。(刘禹锡《西塞山怀古》)
(7),青鸟殷勤为探看。(李商隐《无题》)
(8)鸡声茅店月,。(温庭筠《商山早行》)
(9),平林新月人归后。(冯延巳《鹊踏枝》)
(10)细雨梦回鸡塞远,。(李璟《浣溪沙》)
(11)巧笑东邻女伴,。(晏殊《破阵子》)
(12)不忍登高临远,,归思难收。(柳永《八声甘州》)
(13)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秦观《踏莎行》)
(14),帘卷西风,。(李清照《醉花阴》)
(15),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
(16)二十四桥仍在,。,年年知为谁生。(姜夔《扬州慢》)
(17),,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青玉案》)
五、阅读现代文,完成23-26题(共17分)
向死而生
江弱水
①中国古典诗歌最富于人间情怀,死亡向来不是一个突出的主题。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庄子说“死生亦大矣”,他要我们齐生死、一物我,。“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乎?”庄子的态度是“吾将曳尾于涂中”,。《楚辞》里《招魂》与《大招》,将死者的阴魂所在的幽冥界刻画得凶险愁惨极了,而人间什么都好,好吃好喝,好玩好乐,。《古诗十九首》里有着最多关于快活的谏言:“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斗酒相娱乐,聊厚不为薄。”“人生忽如寄,寿无金石固。……不如饮美酒,被服纨与素。”“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
②中国人的生死观,大抵都在这些“惊心动魄”的直白诗句中了。陶渊明是大诗人中直接讨论过生死问题的,他的态度很是旷达:“有生必有死,早终非命促。”“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拟挽歌辞》)“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形影神》)但他感叹于“一生复能几,倏如流电惊”“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与《古诗十九首》仍然没什么两样,其对治死亡的良策也是酒:“但恨在世时,饮酒不得足。”
③欢乐极兮哀情多。汉灵帝时,京师婚礼上常奏丧家之乐,酒酣之后续以挽歌,哀乐过人的魏晋之士也是一高兴就大唱其挽歌。宋人百戏中有真人化装成骷髅表演的傀儡戏,街头还有牵丝骷髅戏婴的表演,大骷髅牵丝小骷髅,这边是小孩子好奇地迎上去,那边是妇人安详地给娃儿喂奶,生与死强烈的对照,简直就是史铁生说的“站到死中去看生”。在喜欢大团圆的后世人看来,这样的行为不可思议。但这不是恶趣和搞怪,而是参透了生命本味的豪举,因为他们敢于让惨怛的死与鲜活的生相摩相激。更不用说那种英雄主义的直面死亡,如“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那是以历史为归宿,通过人类记忆的力量来克服个体生命的有限性。像孔子所说的“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和《左传》中“立德”“立功”“立言”的“三不朽”,都是想让历史成为我们超越死亡的津梁。凡此种种,说明中国人对生与死的看法其实很通脱,大有一种向死而生的气概。
④能够感受悲哀的心灵是健康的,能够从悲哀中宣泄与净化的心灵是强壮的。南朝《子夜四时歌》有一首春歌:“春林花多媚,春鸟意多哀。春风复多情,吹我罗裳开。”我很喜欢,却也困惑。为什么春鸟的鸣啭给人的感觉竟然是“哀”呢?后来知道了,“哀”就是“好”。在音乐的审美上,“哀”的事实判断就等于“好”的价值判断。大凡美丽的东西都有点让人伤感,所以川端康成《雪国》里的叶子说话时,“声音优美得近乎悲哀”。日本人很懂这一点,所以《源氏物语》里常有“哀美”“哀而艳”的字样。他们发展出一套“物哀”的美学,恐怕是与对着樱花的绚烂而想到惨烈的死亡分不开吧?
⑤由此看来,中国古典诗人的伤春、悲秋、怀古、惜别,无一不渗透着死的阴影,寄寓了生的慨叹:“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别尔嘉耶夫《论人的使命》说:
当人的情感在时间中消失的时候,这就是对死亡的体验。在空间中发生着与人、家庭、城市、花园、动物的分离,这种分离总是伴随着这样一种感觉,也许你再也不能见到它们了,那么,这就是对死亡的体验。对时间和空间中的一切分离和分裂的忧郁都是对死亡的忧郁。
⑥所以说,在中国诗人那里,也许是在用相对弱的、分散的形式处理那个太强的主题,书写那无所不在的死亡焦虑。他们并不直接将死亡作为观照的对象。比如欧阳修,文学史上留下了“六一风神”的美誉,我们印象中的他,也是“人知从太守幼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的醉翁,但那些只是他所戴的面具,他经历过多少死亡呀!四岁丧父,两度丧妻,八个儿女早卒。况复多病,病目,病足,病臂,病牙,淋渴,风眩,哮喘,他不讳言自己其实活得了无生趣。欧阳修私底下的书信填满了深悲巨痛,但其公共书写的诗词里,集中呈现的还是那个风流放逸的形象:“文章太守,挥毫万字,一饮千钟。行乐直须年少,尊前看取衰翁。”
(选自江弱水著《诗的八堂课》,商务印书馆2017年版,有删节)
23.下面四句话插入文章第①段中的横线处,顺序恰当的是()(3分)
①好死不如赖活着
②死亡不可究诘,不理会才好
③死者都要魂兮归来,活人更没有理由不及时行乐了
④从更高的观点超脱一些来看待生死物我
A. ②④①③ B. ①④②③ C. ②④③① D. ①④③②
24.根据第②段文意,概述陶渊明的生死观与《古诗十九首》的异同。(4分)
25.结合文意,简述中国诗人是如何“用相对弱的、分散的形式处理那个太强的主题,书写那无所不在的死亡焦虑”的。(6分)
26.结合文中别尔嘉耶夫《论人的使命》中的论述,简析欧阳修的《生查子·元夕》一词是如何表现对死亡的体验和忧郁的。(4分)
生查子·元夕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六、写作(70分)
27.少年心事当拏云,谁念幽寒坐呜呃。(李贺《致酒行》)
少年侠气,交结五都雄。(贺铸《六州歌头》)
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辛弃疾《丑奴儿》)
四时可爱唯春日,一事能狂便少年。(王国维《晓步》)
中年心事浓如酒,少年情怀总是诗。(梁羽生《冰河洗剑录》回目)
诗人笔下的“少年”多指正值青春的年轻人。上面这些句子或描述年轻人的生活状态,或表现年轻人的精神世界。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以其中一句或几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模块)
命题教师:张文鑫[来源:学科网ZXXK]
一、选择判断(30分)
1.对<蜀相》这首诗中词句的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蜀相”是蜀汉丞相诸葛亮。“锦官城”是成都的别称。“柏森森”即柏树茂盛的地方。
B.“映阶”二句是说祠堂内碧草空有春色,黄鹂徒有好音,却没有多少人去欣赏。
C.“频烦”即频繁,连续。“天下计”指统一中国、兴复汉室。“两朝”指东汉和蜀汉。“开”开创,“济”扶助。[来源:学科网ZXXK]
D.“出师”指诸葛亮出兵伐魏。“英雄”指诸葛亮和千古以来为国为民的仁人志士,也包括诗人自己。
2.下列诗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升。B.江流婉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C.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装镜台。D.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3.对《登岳阳楼》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自己早就对洞庭湖充满向往,为下文蓄势。
B.颔联用比喻写洞庭湖的阔大,意境宏丽。
C.颈联是诗歌意旨所在,写自己的身世,表现自己的处境凄凉落寞。
D.尾联笔锋一转,表现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
4.用典,是古诗词常见的一种修辞格。诗词用典时词语十分简约,这些包含着典故的词语的含义、内容十分丰富,下面用典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A.“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化用杜郎的诗句,反衬今日扬州破败荒凉,含蓄地抒发了自己抚今追昔的感情。
B.“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这句是说扬州在金兵大举,南侵之时变得破败,面目全非,就算善于游赏的唐代诗人杜甫来到这里也感到吃惊。
C.“过春风十里”这句是指先前扬州繁华的街道,诗人这里是反衬眼前“尽荠麦青青”的悲凉痛惜之情。[来源:学科网ZXXK]
D.“二十四桥犹在”化用杜牧的诗句“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昔日的热闹景象,而今荡然无存,抒发了无限痛惜之情。
5.下列词语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淳熙”、“丙申”都是宋代皇帝年号,“至日”是冬至这一天。
B.“淳熙”是宋代皇帝年号,“丙申”是丙申年,“至日”是到这一天。
C.“淳熙”是南宋皇帝年号,“丙申”是丙申年,“至日”是到这一天。
D.“淳熙”是南宋皇帝年号,“丙申”是丙申年,这是帝王年号和干支兼用的纪年法,“至日”是冬至这一天。
6.下列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烹羊宰牛且为乐 且,暂且B.与君歌一曲 歌,唱歌C.径须沽取对君酌 取,拿取D.与尔同销万古愁 销,消除
7.对下列诗句的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
A.“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诗人以河水一去不返喻人生易老,以黄河的伟大永恒衬托生命的渺小脆弱。
B.“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将人生由青春至衰老的全过程说成“朝”“暮”间事,把本来短暂的人生说得更短暂。
C.“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表现了作者消极的思想:人生得意时,要尽情地寻欢作乐,别让金杯玉露,空对天上明月。因为人生寿命如黄河之水耗入海,一去不复返,因此,应及时行乐,莫负光阴。
D.“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是诗人乐观自信的肯定自我价值的宣言,流露出怀才不遇和渴望用世的积极思想感情。
8.与“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中“安”字用法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沛公安在 B.尔安敢轻吾射C.既来之,则安之 D.离山十里有王平安营9.下面是古人诗词中描写月色的句子,其中有一句与其他三句的感情基调不同,请指出( ) A.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B.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诗魂。 C.杨柳岸晓风残月D.唯见江心秋月白
10.古诗歌为了适应格律的要求,或者为了取得特殊的表达效果,常有词序颠倒的情况。下列句子没有词序倒置的情况的一项是()A.渌水荡漾清猿啼 B.一夜飞度镜湖月C.一唱雄鸡天下白 D.天生我材必有用
1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活用方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小楼昨夜又东风 B.都门帐饮无绪C.执手相看泪眼 D.寒蝉凄切
12.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句是( )A.砉然向然,奏刀騞然 B.技盖至此乎
C.而况大軱乎 D.善刀而藏之
13.下列加点字词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庖丁为文惠君解牛 愿为诸君快战
B.而刀刃新发于硎 合于《桑林》之舞C.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 提刀而立,为之四顾
D.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 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14.下面六句话分为四组,全都表现项羽“勇猛无畏”的一组是( )
①夜溃围南出,驰走 ②项王嗔目而叱之
③汉军不知项王所在 ④复斩汉一都尉
⑤复聚其骑,亡其两骑耳⑥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
A. ①③⑤B. ②④⑥ C. ①③④ D.②⑤⑥
15.下列各句中的“之”的词性与其他三项都不同的一项是()A.后人哀之而不鉴之B.奈何取之尽锱铢C.秦人视之,亦不甚惜D.杳不知其所之也
16.找出下列与“秦人不暇自哀”句式不同的一项()A.有不得见者三十六年B.忌不自信C.古之人不余欺也D.句读之不知
17.下列句子中,省略成分补得不对的一项是() A.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于)庙。 B.请其矢,盛(之)以锦囊,负(箭)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于庙)。C.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其)函梁君臣之首。 D.而身死国灭,(其)为天下笑。
18.对“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一句的理解,下列最准确的一项是()
A.强调得天下困难和失天下容易。
B.强调“得”“失”都是由人事决定的。
C.否定“得”“失”的难易都是由人事决定的。
D.否定得天下困难,承认失天下容易。
20.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一至。
译:轩跟西边的内室相接,过世的母亲曾经来过一次。
B.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
译:等到诸位伯父(分家)别起炉灶,里里外外装了许多小门,隔墙到处都是。
C.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
译:我的妻子从娘家省亲回来,转述小妹们的话说:“听说姐姐家里有个南阁子,那么阁子又是什么样子的呢?”
D.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
译:项脊轩共遭过四次火灾,能够不被烧掉,大概是有保护神吧。
二、文学常识填空(10分
21. 诗歌的源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也是中国诗歌最早的、最为重要的一个源头。中国诗歌的另一个源头是__________。盛唐时期,诗坛名家辈出,风格多样,流派纷呈,其中最为杰出的代表是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元代出现了一种新的诗歌样式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开创了我国散文的最基本形式,即议论文和叙事文。唐宋两代是中国古代散文发展的高峰期,以_____________为代表的唐宋散文家,创作出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名篇。元明清三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兴盛起来,而诗文的成就已不能和唐宋相比。
三、背诵默写
22.(根据提示,写出相应语句)15分
(1)分别写出《蜀相》和《书愤》的尾联
《蜀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书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春江花月夜》中描写月光清澈无边,暗含鱼雁不能传信之意的语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历来被诗评家认为是《梦游天姥吟留别》一诗的“诗眼”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将进酒》中表现李白感情由狂放转为愤懑、激越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李凭箜篌引》中形容乐音清脆、和缓,乐声惨淡、清丽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阿房宫赋》和《六国论》分别认为六国灭亡的原因是
《阿房宫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国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诗词鉴赏(16分)
阅读下列两首诗,完成23、24题(8分)
夏日客中初夏①
寇准司马光
离心杳杳思迟迟,深院无人柳自垂。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当户转分明。
日暮长廊闻燕语,清寒微雨麦秋时。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
注:①宋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王安石实行变法,司马光竭力反对,被迫离开汴京,不久退居洛阳,哲宗即位后始回京任职。这首诗作于退居洛阳期间。
23.两首诗都写夏日,请指出两首诗都运用了哪种相同的表现手法,并作简要说明;后一首还运用了哪种不同于前一首的表现手法?并作简要说明。(4分)
24.概括两首诗各自表达的思想感情。(4分)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25、26题(8分)
蝶恋花
范成大
春涨一篙添水面。芳草鹅儿,绿满微风岸。画舫夷犹①湾百转,横塘塔近依前远。江国多寒农事晚。村北村南,谷雨才耕遍。秀麦连冈桑叶贱,看看②尝面③收新茧。
【注】①夷犹:犹豫迟疑。②看看:即将。③面:炒面,将已熟未割的麦穗摘取下来,揉下麦粒炒干研碎,取以尝新。
25.简要分析“画舫夷犹湾百转,横塘塔近依前远”一句的妙处。(4分)
26.这首词与陆游的《游山西村》“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主旨是否相同?请概括表述。(4分)
五、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7—30题。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2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完全不正确的一项是()①破灭之道也(规律) ②率赂秦耶(全都) ③固不在战矣(所以) ④思厥先祖父(他的,他们的) ⑤诸侯之所亡(灭亡) ⑥以有尺寸之地(才,从而) A.①③⑤ B.①②⑤ C.③④⑤ D.②④⑥28.下列四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赂秦而力亏 而秦兵又至矣 B.破灭之道也 暴秦之欲无厌 C.不赂者以赂者丧 秦以攻取之外 D.小则获邑,大则得城则秦之所大欲29.本段文字运用的论证方法是()①比喻论证②对比论证③类比论证④引用论证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30.翻译下列句子(4分) (1)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2)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1—35题。
六国论
苏辙
愚读六国世家,窃怪天下之诸侯,以五倍之地,十倍之众,发愤西向,以攻山西千里之秦而不免于灭亡,常为之深思远虑,以为必有可以自安之计。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夫秦之所与诸侯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郊;诸侯之所与秦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野。秦之有韩、魏,譬如人之有腹心之疾也。韩、魏塞秦之冲,而蔽山东之诸侯,故夫天下之所重者,莫如韩、魏也。昔者范雎用于秦而收韩,商鞅用于秦而收魏,昭王未得韩、魏之心,而出兵以攻齐之刚、寿,而范雎以为忧。然则秦之所忌者,可以见矣。秦之用兵于燕、赵,秦之危事也。越韩过魏而攻人之国都,燕、赵拒之于前,而韩、魏乘之于后,此危道也。而秦之攻燕、赵,未尝有韩、魏之忧,则韩、魏之附秦故也。夫韩、魏诸侯之障,而使秦人得出入于其间,此岂知天下之势邪?委区区之韩、魏,以当虎狼之强秦,彼安得不折而入于秦哉?韩、魏折而入于秦,然后秦人得通其兵于东诸侯,而使天下遍受其祸。夫韩、魏不能独当秦,而天下之诸侯,藉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秦人不敢逾韩、魏以窥齐、楚、燕、赵之国,而齐、楚、燕、赵之国,因得以自安于其间矣。以四无事之国,佐当寇之韩、魏,使韩、魏无东顾之忧,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以二国委秦,而四国休息于内,以阴助其急,若此可以应夫无穷。彼秦者将何为哉?不知出此,而乃贪疆场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至使秦人得间其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
31.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含义(4分) (1)韩、魏塞秦之冲() (2)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 (3)故夫天下之所重者,莫如韩、魏也。() (4)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32.对下面语句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以二国委秦,而四国休息于内,以阴助其急。 A.把韩、魏两国抛弃给秦国,而四国在后方休养生息,并暗中帮助解决韩、魏的急难。 B.让韩、魏两国对付秦国,而四国在后方休养生息,并暗中协助解决韩、魏的急难。
C.用韩、魏两国对付秦国,而四国在国内休养生息,再让韩、魏用阴谋手段协助解决四国的急难。
D.把韩、魏两国抛弃给秦国,而四国在国内休养生息,四国有了急难,就让韩、魏背地里帮助解决。
33.文中举范雎收韩、商鞅收魏的例子用意是什么?选出分析正确的一项() A.为说明昭王出兵攻齐的做法不妥。 B.为证明范雎、商鞅有远见卓识。 C.为说明韩、魏战略地位重要,为天下所重。 D.为证明秦之所忌非韩即魏。34.对本文和苏洵的《六国论》的内容和写法所作的比较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都把六国分为两类国家,并称赞其中的一类,抨击其中的另一类。 B.都分析了六国灭亡的原因,但一文认为弊在赂秦,一文认为未厚韩亲魏以摈秦。 C.都从六国灭亡立论,都采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 D.都是在宋王朝面临北方和西夏威胁的形势下发表议论的,都要求积极抗敌。35.翻译下列语句(2分
然则秦之所忌者可以见矣。
六、作文(60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要求:(1)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
(2)不少于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