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垂燊舒城十大山峰八大河流,你可知道-舒城文史

孔垂燊舒城十大山峰八大河流,你可知道-舒城文史

孔垂燊本县地形呈多边椭圆形,东西长86公里,南北宽49公里。由西南向东北倾斜,最高处猪头尖海拔1539米,最低处舒三镇海拔7米,西南山区海拔500米以上,面积178.3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8.5%;中部丘陵区,海拔100米以上,面积751.3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35.9%;中部丘岗区,海拔50米以上,面积299.8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14.4%;东北平原,海拔50米以下,面积882.4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41.2%。地面坡度大于15°的有1137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54.4%;15°——25°的有535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25.6%;小于25°的有420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20%。一、地质本县地壳演变,追溯到距今约18亿年前的五台吕梁运动期,大别山群地壳全褶皱隆起,后来岩石强烈变质和混合岩化作用,形成了本县晓天——霍山县磨子潭断裂带。至元古代,此断裂带以南地区长期处于隆起状态,北侧沉降。后受距今5.7~7.5亿年的震旦纪贝加尔运动的影响,及下部地层混合岩化,整个地层上升隆起,缺失了全部下古生代的沉积,本县处于海盆边缘。后接受厚1300米的海陆交互相碎屑沉积。至距今1.37~4.05亿年海西运动发生,使石炭系、震旦系地层全面上升隆起,形成北西西向褶皱,并伴随断裂和区域浅变作用,结束了海侵历史,成为陆地地貌。县境西南地区受晓天——磨子潭断裂带影响,地层上升隆起;东北地区为新地层覆盖,形成一复式向斜。后在距今1.37亿年的中生代燕山运动期,晓天——磨子潭断裂带两侧,南升北降作用,进一步加强,并伴随着强烈的岩浆活动,褶皱作用形成一些开阔盆地,堆积了较厚的早第三纪沉积物。在距今2~3百万年的喜山运动,又形成了一些孤立平缓盆地,长轴方向为北西至近东西向。总之,由于地壳运动褶皱、断裂带活动,因而塑造了今天的舒城山川大势。本县地质构造,有第三系的定远组、戚家桥组;侏罗系的毛坦厂组,因火山活动所形成的安山质粗面质火山熔岩、凝灰岩、火山角砾岩和集块岩,分布于大河、青山、五显、张母桥、八里、龙河口、春秋、沙埂、南港、舒茶等乡、镇;震旦系的庐镇关群小关河组、仙人冲组,形成的花岗岩、辉岩、橄榄岩、麻岩,分布于平田、黄河、洪庙、庐镇、河棚、城冲、燕春、汤池、姚河、阙店、滑水河等乡、镇;燕山期闪长岩,分布于山七镇,正长岩分布于西衖、城冲乡;白垩系的晓天组,属湖相沉积,岩性为泥质粉沙岩、页岩类凝灰质砾岩、含砾沙岩,分布于晓天、大河乡、镇;第四系粘土、亚粘土、亚沙土、沙、砾石,多分布于杭埠河、丰乐河中、下游的平原圩湾岗区,最大厚度230多米。二、地貌(一)山区包括晓天、河棚两区及龙河口、南港、张母桥区部分地区,海拔在500~1539米,坡降约为1∶30,由中山、低山、山间盆地河流组成。其基岩主要是花岗岩、片麻岩、石英岩、紫色沉积岩。因构造运动和流水的影响,山顶、山坡和坡度大于30°的常露基岩,山坡残积物坡积亦薄,一般仅有10~30厘米,坡度小于25°的山坡和山脚、山凹残积物和坡积厚于30厘米以上;因地质构造的断层陷落或河流汇集处,形成了串珠状的山间盆地,较大的有南岳畈、晓天、山七、庐镇、大河口、铜罗畈、庞畈、河棚畈、鲁畈、胡畈、姚畈、方畈、吴畈、乔畈、叶畈、王家畈、余家畈、龙河口水库淹没区等“小平原”。地表物质主要由堆积、冲积物组成,沙泥相混,土层较厚,为山区难得的水稻田。主要山峰有:猪头尖,原名柱突尖,又称万佛山,位于县城西南,相距110公里(公路里程),海拔1539米,国营小涧冲林场居于北麓,面积近3万亩,与潜山、岳西县交界。花岩山,位于县城南部,相距50公里(公路里程),西衖、北衖、东麓属本县庐镇、城冲乡、河棚镇,南邻桐城县,主峰大徽尖,海拔1058米,龙眠山属其麓支脉,宋代名画家李公麟的“龙眠山庄”在此山中。三天门,位于小涧冲林场,海拔1365米。四方尖,位于小涧冲林场,海拔1348米。牛角尖,位于小涧冲林场,海拔1288米。龙王包,位于双河乡,海拔1132米。王道坟,位于洪庙乡,海拔1023米。大麻岩,位于洪庙、黄河乡,海拔1151米。二姑尖,位于洪庙、庐镇乡,海拔942米。挂龙尖,位于查湾乡,海拔924米。(二)丘陵区包括张母桥、龙河口、南港区,海拔100~500米,坡降约为1∶36。其基岩主要由凝灰岩和紫色凝灰质沉积岩组成,间有片麻岩,大于25°丘陵,因水土流失严重,土层浅薄,丘陵、丘谷、河谷土层较深较肥。(三)岗区包括张母桥、龙河口、南港、干汊河、桃溪区的部分乡、村,海拔50~100米,地形特点呈台状,多起伏,地面分解为岗、畈、冲、塝。其组成物质,主要是下蜀黄土,黄土剥蚀沉积物。(四)平原区包括千人桥、干汊河、南港、桃溪区部分乡、村,海拔50米以下。坡降约为1∶788,其地面组成物质主要为壤质的河流冲积物、沙质沉积物,河相、湖相沉积物,质地偏粘,其中与丘岗区相接壤处,由黄土状剥蚀沉积物与河流冲积物相混杂组成。三、水文(一)水面、径流1985年统计,全县有水域26.7万亩。其中有8条较大河流、35条集水10~20平方公里面积的支流小河,河网密度为0.7平方公里;有大型水库1座,小(一)型水库1座,小(二)型水库60座;塘17975口,沟垱堰坝2703处(条)。建国后,据1949~1984年记载,正常年份,年平均降水量为26亿立方米,地面径流量11.5亿立方米(包括县外流入约1.7亿立方米),其中山区7.1亿立方米、丘陵区2.1亿立方米、岗圩区2.3亿立方米。中等旱年,径流总量为8.7亿立方米;大旱之年(1978年),径流总量为5.7亿立方米,比正常年份少约50%。地区之间差异较大,岗圩区平均每亩耕地径流量为549立方米;山区平均每亩耕地径流量为6120立方米。山区径流量虽多,但拦蓄利用却少;岗圩区径流虽少,而需要量却多。全县1985年蓄水总量8.8093亿立方米,有效拦蓄利用水总量5.7亿立方米,占径流总量47.5%。正常年份农作物用水基本满足,中等以上旱年用水紧张。1978年大旱,全县缺水约1.3亿立方米,其中龙河口水库下游灌区缺水约0.98亿立方米,占78%,龙河口水库上游非灌区缺水约0.32亿立方米,占22%。(二)河流本县主要河流皆发源于境内西南山区,向东北蜿蜒而下,注入巢湖,归属长江水系。唯查湾乡桃李河流向西北,入淠河,属淮河水系。主要河流有:杭埠河 原称龙舒水,又称前河、南溪河。建国初,1949年,县人民政府鉴此涵义不明,故以其下游重要集镇杭埠而正式定名杭埠河。发源于岳西县石关乡同安寨西侧南界岭头(明、清《舒城县志》、《庐州府志》皆称孤井源、孤静源、枯井源),向东流至柳树湾、合平田水(发源于小涧冲)、经晓天镇,至毛竹园合巴王河(现已不在),在龙河口汇乌沙河,过九井寺合龙潭河,经七门山、周瑜城、白马垱、将军垱、迎水庵至肥西县新河口,注入巢湖。全长145.5公里,流域面积1970平方公里,其中本县境内长99.17公里,流域面积1587.5平方公里。沿岸耕地90万亩。居住100多万人口,其中涉及本县保护面积500平方公里、耕地53万亩。境内生产水稻,兼产油菜、茶、麻、姜、蒜、竹、木、油桐、油茶、板栗、中药材等。河面宽度,上游10~50米,乃至百米以上,河面素不固定;中游为200米左右;下游偏窄,王氏六渡原宽50米,排洪能力差,经常溃堤成灾。杭埠河有它的演变历史,自汉初在其中游开七门堰始,水即“北折而至龙王荡,环绕县治(今城关)……清流如带,商贾舟楫倚郭门者、泊者无算”,后因洪水泛滥,故道淤涨,“转徙无常”。中游故道,历史上有三次改道的记载:第一次,“明万历中(1579年前后),知县陈魁士凿龙王荡(现属瑜城村)石埂,开七里河,河南徙”(即现在的上、中、下七里河道)。第二次,清康熙六十一年(1722),知县蒋鹤鸣(号子和)“见河道淤为陆地,遂赈饥募疏瀹,自龙王荡迄县河口(今码头街的南溪河),水还其故”。蒋氏用意是“救绕城之遂涸,舟楫不通之荒”。但“十余年后复塞”,至雍正后期,遂有“干汊河”之出现,河又从故道东下。第三次,清乾隆中期以后,知县姜朝秉、徐绍鉴、张海、叶逢春等“先后开浚,水势复归七里河”。以后一百多年来,河道无大改变。1973年,县革命委员会在过湾,切掉乌龟头,取直这一段河道。1976年,安徽省人民政府,决定由六安地区舒城县、肥西县和巢湖地区庐江县对杭埠河下游从将军垱至新河口,进行改道,裁弯取直。是年10月动工,至1978年4月底竣工。用两冬两春计14个月的时间,改河道总长25.9公里,总工程量土方1324万立方米、石方21.7849万立方米、浆砌石53004立方米、混凝土16527立方米、水泥8416吨、钢材899吨、木材1700立方米,拆迁房屋17200间、挖压土地8700亩,总投资1054.62万元。本县承担将军垱至黄道段,计13.22公里。工程量土方697万立方米、石方22092立方米、混凝土4849立方米。计用水泥2015吨、钢材1146吨、木材335立方米、毛竹24500根,补助粮275.2万斤;拆迁房屋647.5间、挖压土地1618亩,投资275.24万元。新河道底宽90~240米,两边各留滩地(平台),各宽30米,河堤边坡1∶3,堤顶宽6米。防洪标准近期按20年考核。通过流量,原来是500~800立方米/秒,现在是:将军垱为1960立方米/秒,大潭湾为2180立方米/秒,巢湖口为2900立方米/秒。此次改河,本县由县革委会副主任韦法德负责舒城地段,坐阵指挥,并抽调100多名干部、技术人员和千人桥、桃溪、南港、干汊河、张母桥、龙河口区、城关镇7个水利团、32个人民公社水利营、353个大队水利连,参加施工,最高上工人数达8万多人。新改河道竣工后,本县沿岸建涵闸13处、排灌站7座、排水10.3平方公里,灌溉51500亩,封堵钱大山分洪道,减轻丰乐河排洪压力,同时缩短了防洪线。今杭埠河实际上是从腊子山泄洪闸起,至巢湖口止。全长60多公里,沿经本县15个乡、镇,顺序是九井、杜店、阙店、新街、朝阳、干汊河、五里、河口、孔集、白马垱、千人桥、重阳、周公渡、杭埠、舒三。新河道于1978年4月竣工运行,群众称赞不已,他们说:“汗水绘宏图,银河落人间。”丰乐河 原称后河,发源于六安县烤炉寨,经东河口、南官亭,入本县长冲乡沙院村,至龙嘴合后河(源自思古潭河、张家店河),经三河镇至肥西新河口,汇杭埠河水,注入巢湖。全长117.45公里。是舒城与六安、肥西县的天然边界线。流域面积2080平方公里。主要支流有后河、张母桥河、二里半河、龙潭河、谢河、猪槽沟、三汊河、钱大山河、小南河、新仓河、梅林河等,为季节性河流。沿经本县11个乡、镇和35个村,自西至东的乡、镇顺序是:长冲、张母桥、棠树、西塘、柏林、石岗、桃溪、桃溪镇、三汊河、河南、舒三。河道宽度,龙嘴以上30米、中游50米、下游100米左右。通过最大流量,龙嘴为500立方米/秒,舒三镇为1150立方米/秒。溯流而上,排筏可达东河口,木船可达双河,驳船、机轮可达桃溪镇;顺水而下至巢湖。本县码头设在河南乡,航运主要物资是黄砂、粮食。建国后,对该河进行了局部治理。1951年~1969年,从张家闸至桃溪镇沿河南岸新筑圩堤长31.6公里,堤高7米,顶宽5~6米(北岸相应建堤),险段加固、护坡,老堤加高培厚。消除了沿河一带农田过去所谓“水来成河,水去成滩”的现象。1975年冬至1977年春,用两冬两春的时间,县革委会组织桃溪、南港、千人桥区部分群众,切掉桃溪镇的河西嘴,取直了河道,并在桃溪镇沿河北岸砌了一道长400米、高3.2米的防洪墙。沿河南岸修建排灌站12座。晓天河 原是杭埠河上游,在岳西县境内称姚家河。在本县境内称晓天河,发源于岳西县南界岭头。自1958年龙河口水库建成以后,即与杭埠河割断。该河从红石嘴进入本县大河乡南岳村,经晓天镇合朱河(发源于小涧冲),至大河沿合天苍水。经小河口乡至山七河镇双桂村碎石滩,注入龙河口水库,河面宽约200米左右,在本县境内,全程20公里。整个流域面积588.9平方公里,通过最大流量3440立方米/秒,属季节性山河。河棚河 原名乌沙河,是杭埠河上游另一个主要支流,发源于本县西南山区黄土关和花岩山西北麓。经安菜、小街,至和平村合冯河,东行至双河口汇余河,到朱黄店合岚冲水,经河棚老街北折至新开岭,注入龙河口水库。全长32.5公里,流域面积200平方公里。该河弯大、水急、滩多,河面宽度40~180米,通过最大流量1322立方米/秒,属季节性山河。本世纪70年代,分别在蟹子石、杜祠、和平、二河、关颈(井)、朱黄店、余塝、黄河等段,裁弯取直,筑堤修石罢,对发展粮食生产,取得了一定的效果。龙潭河 发源于城冲乡花岩山大徽尖,东经龙眠冲,至王河合枫林冲水,过三道弯至姚家河乡胡畈合汤池河,经观音庵、阙店乡、杜店乡叶畈村入杭埠河,全长31.8公里,流域面积320.9平方公里。该河弯大、水急,两岸冲刷、河道淤塞严重,河面宽度50~250米,通过最大流量1810立方米/秒,属季节性山河。为减少灾害,1975年冬,城冲人民公社组织群众,在三道弯切小岭,计划挖土石60万立方米,造田300亩,由于工程艰巨,经费不继,遂中途而废。同时,在王河、汤池、胡畈、将军岭、杜店、叶畈等段,裁弯取直,筑堤砌石罢,降低河床,进行了局部治理。南港河 俗称孔家河,发源于东衖、西衖,二水于沙埂汇合,经南港北折于白马垱入杭埠河,全长30公里,流域面积150平方公里,河面宽度30~120米,通过最大流量790立方米/秒,因河床淤塞,有的高于农田,故山洪暴发,非破圩也漫水。本世纪70年代进行局部治理。在沙埂以上做到“小河靠边站”,沙埂渡槽以下至南港镇祝老庄,做到“大河一条线”,两岸筑堤打石罢,降低河床。但从小堰口经金星至杭埠河一段,河道弯曲,输水不畅。为扩大出水口,有关部门提出废掉老和尚堤至白马垱的弯河道的治理方案,因涉及村与村土地疆界,上下游排水灌水矛盾不能妥善解决,未能实施。清水河 发源于傅冲、洪冲,二水合于山埠,北折经舒茶(沟二口)镇、龙王庙乡、百神庙镇至周公渡入杭埠河。全长34公里,流域面积45平方公里,通过最大流量700立方米/秒。中游淤塞弯曲,下游狭窄,输水不畅,一遇山洪暴发,横溢成灾。1967年,舒茶人民公社组织群众进行局部治理,上自小河湾、下至薛家小店,在11公里长的河道上裁弯取直,沿岸筑堤,挖深河床,清淤排障,完成土石方37万立方米,新河宽20米,深5米。近15年来,两岸没有发生洪灾。第二期治理工程方案是,从横山脚下开始至杨圩大北埂,沿岗开新河,要求新河底宽35米、深3~5米、堤高4.5~6.5米,后因经费、人力不足,挖压良田过多,收效期较长,故未付诸实施。五显河 原名巴洋(王)河,1958年兴建龙河口水库后,地易地湮,遂以五显命名。该河发源于霍山县真龙地,经六安毛坦厂,入本县五显镇,至罗山村入龙河口水库,在本县境内全长约10公里,河宽30~50米,属季节性山河。为减少水害,五显人民公社于1971年,组织群众进行治理,上从显扬村开始,下至五显公路桥,取直河道,深挖河床,沿河筑堤,河滩造田,收到良好效果。(三)水文记录本县建国前无水文站。建国后,1951年建桃溪水文站,1952年建九井水位流量站(一年后撤销),1953年建晓天水位站,1954年建钱大山、龙河口水文站,1955年建黄西、石塘河水位站。1960年龙河口水库建成后,先后撤掉钱大山、黄西、石塘河水文站,新建龙河口、晓天、桃溪水文站。地表水资源,据1985年统计,本县集水面积4506平方公里,1958年~1985年多年平均径流深达400~800毫米。水质一般良好,据防疫、环保部门1980年对龙河口水库的水质化验结果情况是:PH值在7.5~8.1之间,属弱碱性;总硬度0.49~0.85毫克当量/升,为极软水;溶解氧在49.8毫克/升之间;耗氧量在1~2.8毫克/升之间。地下水资源,本县因受地质构造和水文地质条件限制,地下水比较丰富。据《六安地区水文地质测量报告》称:本县山区地质为太古变质岩,长期裸露,并有多次火成岩侵入和喷发,受长期风化剥蚀,裂隙发育,储水条件较好,地下水多以泉的形式排出,出水量在2吨/小时以内;岗区地质为上更新纪洪冲积裂隙,含水组覆盖由粘亚土组成,含水性差,水层深在5~10米,出水量在1吨/小时以下;圩区地质为松散岩深埋孔隙淡水富水区,代表钻孔舒三镇,在9.23~37.1米地层中,有厚达26米的中粗砂夹小砾石层,水层深在2~5米,出水量在16~28吨/小时。春秋乡泉堰村柳抱泉,日出水量100多立方米,经化验鉴定,属钙镁碳酸盐型,矿物质含量稍低于青岛崂山矿泉水,很有开发价值。还有晓天、山七、汤池、春秋等镇有温泉,水温在20℃以上,其中汤池温泉水温最高达80℃。杭埠河、丰乐河建国前有关年份最高水文表桃溪站水位表桃溪站水位、流量表晓天站水位表晓天站水位、流量表龙河口站水位表龙河口水库站水位、流量表四、气候 物候(一)气候本县属北亚热带湿润气候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水充沛,季风显著。光能,本县太阳光能总辐射量平均112.6千卡厘米,4~9月辐射为70.12千卡厘米,占全年总辐射量62%。日照数,多年平均为1969小时,大于10℃日照时数为1359小时,占全年69%。热量,本县多年平均温度在12.9~15.6℃,极端最高温度为40.5℃,极端最低温度为零下17℃;最热为7月,最冷为1月;无霜期多年平均224天(1985年251天),初霜日多年平均出现在11月10日,终霜日多年平均出现在3月30日;无雪期多年平均270天(1985年309天),初雪日12月下旬,终雪日3月上旬;地面温度多年平均17.8℃。土壤冻结深度一般在5~6厘米,最大深度10厘米;气温稳定在10℃以上,初为3月31日,终日为11月14日,持续日数229天,活动积温4972度。降水,本县常年平均降水量在1033.5~1596毫米之间,山区最多,约占全县38%;春夏降雨最多占全年67.2%;冬季最少,占全年11.5%。多年平均蒸发量在1397.8毫米以上,一般最高为8月,约170毫米左右。风向风速,本县常年风向1、10、11、12月多西北风,风速平均2.1米/秒,最大9.7米/秒;2~3月多东风,风速平均2.3米/秒,最大10米/秒;4~9月多东南风,风速平均2.1米/秒,最大10.3米/秒以上。此外,每年4~8月,还出现台风、龙卷风、冰雹。舒城县1956~1981年各月霜日数及其初终期、无霜期(天)表舒城县1956~1980年各月平均风速(米/秒)表舒城县1956~1980年各月蒸发量(毫米)表舒城县1957~1980年各月太阳总辐射量(千卡/厘米·月)表舒城县1956~1980年各月日照百分率(%)表舒城县1956~1980年各月日照时数(小时)表舒城县1956~1980年各月平均绝对湿度(毫巴)表(二)物候本县气候,四季分明,立春开始转暖,立冬开始转冷。植物、动物的生息,随着气候冷暖的变化而轮回变化。山区与平原相差半月。1月,时值小寒、大寒节令。万木休眠,百草枯萎,梅花独放,黄心乌菜生长兴旺,虫类冬眠。2月,时值立春、雨水节令。杨柳发芽(俗称谷嘴),树木行汁,农谚曰:“五九六九,河边插柳”。油菜、麦苗等午季农作物开始返青,迎春花、山茶花、水仙花齐放;禽兽开始发情。3月,时值惊蛰、春分节令。樱桃、杏子开花,油菜、白菜起苔开花,草类返青,早稻浸种,山芋、南瓜等下种;燕子南来,大雁返北过境,鱼类发情,虫类复苏。4月,时值清明、谷雨节令。桃、李、梨开花、椿树蓬头,茶叶开采,麦类拔节,平原地区始栽早稻秧;春蚕摧青,布谷鸟来临,禽兽始脱绒毛。5月,时值立夏、小满节令。油菜籽成熟收割,农谚曰:“立夏三天连枷响”。小麦抽穗扬花,竹子散桠,秋季农作物下种。6月,时值芒种,夏至节令。麦、豆成熟收割,早稻抽穗扬花,晚稻播种育秧,苎麻收割头麻,桃、杏、大蒜成熟;布谷鸟离境。7月,时值小暑、大暑节令。早稻成熟收割,晚稻秧栽插,西瓜成熟,荷花盛开,蝉鸣于树。8月,时值立秋、处暑节令。中稻、早玉米、板栗成熟,苎麻收割二麻;危害农作物的昆虫繁衍高峰期,家禽换毛,停止产卵。9月,时值白露、秋分节令。秋季农作物成熟,大蒜下种;大雁南飞过境。10月,时值寒露、霜降节令。次年午季农作物下种,生姜成熟,菊花开放;家禽产卵高峰期。11月,时值立冬、小雪节令。树木落叶,草类枯萎,晚稻成熟,茶树开花;虫类开始冬眠,禽兽生长御寒绒毛。12月,时值大雪、冬至节令。动、植物处于高度冬眠、休眠期。五、土壤(一)土壤分类本县土壤类别,传统说法,有沙壤土、夜潮土、小黄土、黄泥土、清浆土、白土、马肝土等等,此种说法,多不规范。为查清土壤资源,有利生产建设,1981年10月,县委、县人民政府决定,组织专业队伍,开展土壤普查工作,由县土肥站负责。从1982年2月至1985年底,历时3年又10个月,全部结束。普查面积涉及全县8区、1镇、57乡(镇)2092平方公里;共挖土壤剖面、采集纸盒样1451个、标准土样3套246个、岩石样160个、农化样1451个、诊断样122个;土样分析化验29708项次;查清本县土壤共有7个土类、12个亚类、38个土属、82个土种。具体分类见土壤分类系统表。舒城县土壤分类系统表(二)土壤分布本县土壤分布,因受地形、母质、水文的影响,各种地貌都有不同,所以分布比较复杂,既有垂直带谱系列,又有水平系列。土壤类型分布:草甸土 分布于海拔800米以上的山顶平台处,是受高海拔、低温、潮湿等条件影响发育而成,面积小而零星,仅见于猪头尖连片草地110亩。棕壤 分布于晓天、河棚区的南部海拔800米以上的山地、林地,面积约11100亩。黄棕壤 分布于海拔40~800米的山区、丘陵、岗区,面积1453286亩,以林地、旱地为主。石灰(岩)土 分布于晓天、河棚区,面积1825亩,多为林地。紫色土 分布于海拔100~400米的丘陵地区,即龙河口、张母桥、南港区的大部分乡村,呈酸性或微酸性,面积233334亩,多为林地、茶园、旱地。潮土 分布于海拔7~40米的杭埠河、丰乐河中下游沿岸,即干汊河、南港、桃溪、千人桥区的部分乡村,面积30754亩,主产水稻、蔬菜、麻、姜、蒜、油菜等。水稻土 分布于海拔7~400米的丘、岗、圩区,即龙河口、张母桥、南港、干汊河、桃溪、千人桥区、城关镇的大部分乡村及晓天、河棚区的河谷平原,面积860205亩,大部分是潴育型水稻土。六、植被本县植被状况,海拔800米以上山区,自然植被保护较好,以常绿针叶松、杉、柏和阔叶青冈、苦木褚以及落叶乔木山槐、栗、栎、灌丛木为主;海拔800米以下丘陵、岗、圩、畈区,以杉、松、茶、桐、榆、柳、杨、桃、竹、荒草和农作物为主。建国初期,植被面积夏、秋达80%,春、冬多水沤田和垦山种粮、砍草,植被面积相应减少。50~60年代,因受‘左’的错误干扰,有些地方乱砍森林、随意垦荒,至1985年,全县森林植被面积,仅占全县总面积28.7%。但从70年初开始,农业进行耕作制度改革,实行科学种田,由原一年一熟制,改为一年两熟、三熟制,同时,开展“农业学大寨”运动,因而常年植被面积相应提高,1985年达71%,其中天然植被面积65万亩,占全县总面积19.3%;人工植被面积158万亩,占全县总面积51.7%。七、野生动植物本县动植物,属农业的已在农业章中记述;水产14个品种,具体见畜牧水产章;林业共73科,300多个品种,具体见林业章;兽禽,除家养外,野生主要有:大灵猫、小灵猫、野猪、狼、獐、狐狸、黄鼬、獾、斑狗、兔、松鼠、虎、豹、金猫、鼠、鹰、鹃、鹞、雉、鹌鹑、山鹊、喜鹊、乌鸦、八歌、鸽、鸠、鹦鹉、画眉、麻雀、绿翠、蜂鸟、白鹇、苍鹭、燕、雁、杜鹃、鹜、水葫芦、鸬鹚、白冠长雉、白颈长尾雉。此外,还有爬虫类如娃娃鱼、穿山甲、虎纹蛙、蝮蛇等。八、自然灾害本县自唐贞观元年(627)以来的重要自然灾害分述如下:唐 贞观元年(627)大疫。次年疫。宋 咸平五年(1002)大饥。元 至大三年(1310)夏,六月,蝗。元 至治二年(1322)八月,大水,饥。明 正统五年(1440)大饥,饿殍载道。朝命户部主事邹来学募民出粟赈济。明 景泰六年(1455)大饥,人相食。明 天顺六年(1462)蝗灾。明 成化九年(1473)涝。明 成化十年(1474)五至九月,大水,涝灾。明 成化十一年(1475)水灾。明 成化二十年(1484)旱。明 弘治四年(1491)夏,旱。明 弘治六年(1493)九月至次年三月,连雨雪。深者丈余,河冰坚合,村落不辨。明 弘治十年(1497)五月,雨雹。六月,水灾。明 弘治十四年(1501)五、六、八月,雨水多,偏涝。明 弘治十七年(1504)夏,旱。养泽明 正德三年(1508)五月至十月不雨,大旱、蝗、饥、疫。明 正德四年(1509)夏,大旱,蝗。明 正德五年(1510)五月,大水,水入城,坏民田庐,多溺人畜。明 正德七年(1512)二月,大雪。明 正德八年(1513)夏,雨雹大如鹅卵,或大如升,尽伤禾稼。十二月,河冰厚二三尺余,往来人马行于上。明 正德十三年(1518)五月,大水,涝灾严重。明 嘉靖二年(1523)一月至六月,旱。七月至九月,多雨。夏旱秋淫雨,岁大饥,人至相食,斗米百钱,饿死者枕藉于道。明 嘉靖三年(1524)春,大疫,民多丧亡。明 嘉靖七年(1528)八月中,旱。飞蝗落地,厚尺许,谷尽食。明 嘉靖八年(1529),庐江地震,有声如雷,波及舒城,石自徙。明 嘉靖十四年(1535)五、六月旱。明 嘉靖十六年(1537)五月,旱。蝗飞蔽天,人马不能行,落处沟壑尽平。明 嘉靖十七年(1538)一月至七月,旱。明 嘉靖十九年(1540)夏、秋大旱。八月三日,蝗落地二尺许,树有压损折枝。明 嘉靖二十三年(1544)旱,十二月,大冰,既而大雪,河冰坚合,并雷电交加。明 嘉靖二十八年(1549)先旱后涝,岁大饥,斗米百钱,盗贼蜂起。明 嘉靖三十一年(1552)大旱,河、塘水涸。明 嘉靖三十九年(1560)七月,大水,九月始退。明 嘉靖四十年(1561)春,大雨雪连月,闰五月至六月,大水暴发,淹民田庐,禾稼尽伤。明 嘉靖四十一年(1562)大旱,民饥,斗米百钱。明 嘉靖四十五年(1566)夏,连阴雨,涝灾。十二月二日,大风雪竟月方止,积雪高数尺许,河冰坚合,人马通行。明 隆庆二年(1568)七月十一日,大雨,大水,十九日复大水。水入城,五六尺深,房舍倾坏,漂没人畜甚众,东南圩尽决,田舍淹没,人多逃亡,民不聊生。明 隆庆三年(1569)秋,八月,大风、拔禾,坏庐舍。明 万历元年(1573)春至夏少雨。五月中旬,夜,雨雹大如鹅卵,积地二三寸,宿不融,杀禾稼。明 万历六年(1578)十一月、十二月,大雪,至次年初一尤甚,平地深数尺,浃日始止。明 万历十年(1582)五月至七月,大水,伤禾稼。明 万历十四年(1586)五至七月,大雨水,圩岸尽没,漂淹田庐,溺死人畜无数。明 万历十五年(1587)春、秋,淫雨。五月大水。明 万历十六年(1588)正月至六月,旱、疫。明 万历十七年(1589)大旱。正月至八月不雨,河水竭,井泉枯,野无青草,颗粒无收,斗米千钱,人至相食,多饿死。明 万历十八年(1590)春旱连夏旱,大疫,死者甚多,饿殍载道。明 万历二十一年(1593)一月下旬淫雨,至七月大水,方止。明 万历二十九年(1601)夏,淫雨,大水。圩田尽没。明 万历三十六年(1608)春、夏淫雨。五、六月,大水,水深数丈,漂田庐,没圩田,溺人畜无数。明 万历四十一年(1613)夏,大水,圩田尽没。明 万历四十五年(1617)夏,旱、蝗。禾稼尽枯。明 天启元年(1621)大雪,自去冬至春,雪深逾丈,民多冻死。明 天启三年(1623)大水,坏田禾无数。明 天启六年(1626)春、夏,旱、蝗成灾。明 崇祯二年(1629)大水。明 崇祯八年(1635)旱。明 崇祯十二年(1639)旱、蝗灾。明 崇祯十三年(1640)夏、秋,旱、蝗、饥疫。飞蝗塞路,秋禾尽蚀,草木树皮食尽,民多饿死。明 崇祯十四年(1641)夏,旱、蝗灾,大饥,野无青草,人相食。清 顺治四年(1647)夏,大水。清 顺治九年(1652)二月十九日,地震,墙垣皆倒。夏旱连秋旱,四至八月不雨,水道尽涸,河塘干裂,赤地千里,田干禾枯,颗粒无收。清 顺治十年(1653)旱,蝗灾重,禾苗尽枯。清 顺治十一年(1654)正月朔,地大震。六月不雨连秋旱。清 顺治十五年(1658)九月连雨十七日,十月亦大水。豆禾尽淹没。清 顺治十六年(1659)五、六月大雨水,淹田庐,漂禾稼。清 康熙五年(1666)地震。清 康熙七年(1668)六月十七日,地震,民舍倾颓无数。清 康熙九年(1670)五、六月,大雨水。没圩、坏桥、漂田庐,溺人畜甚众。十一月二十六日至次年二月,大雪严寒,其间数次打雷,雪深积数尺,井泉皆冻,河塘冰坚,牛马通行,竹木人畜多冻死。清 康熙十年(1671)五月至七月不雨,连旱三个月。毒热如焚,有渴死者。禾尽枯,涧泉、河水涸,道馑相望。清 康熙十一年(1672)春,大饥。清 康熙十六年(1677)秋,旱、虫灾重。清 康熙十七年(1678)春旱,秋大旱。清 康熙十八年(1679)大旱、蝗灾。三月至八月不雨,三伏愈亢,秋阳倍烈,野无遗草,禾苗尽枯,无论山田、畈田,禾豆无不一火可燎。秋,飞蝗蔽日,大饥,人相食。清 康熙十九年(1680)春,旱、蝗、大饥。清 康熙二十九年(1690)旱,是年冬,大雪,奇寒,河、塘自十一月二十九日至次年正月二十日封冻,河冰厚尺余,竹木冻死。清 康熙三十六年(1697)六月,大水。清 康熙三十七年(1698)十二月,大雪,深五尺许。清 康熙三十八年(1699)六月二十五日,大水,近河民房多被淹。清 康熙三十九年(1700)冬,十二月。大雪,深五尺许,次年正月始霁,居民多僵卧。清 康熙四十七年(1708)五、七月大水。清 康熙四十九年(1710)七月十三日至二十日,大雷雹雨(旧志记为“蛟”),平地深数尺,没圩堤,漂田庐,溺人畜无数。清 康熙五十年(1711)旱。清 康熙五十二年(1713)旱。清 康熙五十七年(1718)十二月二十二日至次年二月二十八日,大雪,深丈余,居民户多塞,寒冷异常。清 康熙五十八年(1719)五月,大水,没圩,坏屋。清 康熙六十一年(1722)秋,旱。清 雍正元年(1723)八月,飞蝗蔽日,落地厚数尺。清 雍正二年(1724)三月。蝗蝻遍野,平沟壑,数日飞去。清 雍正四年(1726)五月十日,大风拔木,午刻雹大如鸡卵。十月,大雷雨,集涝。清 雍正五年(1727)五月初四日,洪水。七月十三日至十五日,大风暴雨昼夜(旧县志记为“蛟”)。十五日子时,西南山洪暴发,平地水深数尺,漂田庐,破圩田无数,溺死人以万计,草根树皮食尽。清 雍正八年(1730)四月,大水。清 乾隆三年(1738)秋,大旱,山田如燎,禾未抽穗。清 乾隆四年(1739)六月,旱、蝗灾,秋仅半获。清 乾隆十三年(1748)旱、饥。清 乾隆二十年(1755)正月下旬至六月均淫雨连绵,大水没田庐,伤禾稼。清 乾隆二十一年(1756)春,旱、饥荒、大疫。清 乾隆二十九年(1764)春夏连雨,地震。夏,大水。清 乾隆三十四年(1769)十二月二十日,地震。清 乾隆三十八年(1773)大水。清 乾隆四十四年(1779)八月,大水,沿河居民溺水死以千计。清 乾隆四十九年(1784)旱。清 乾隆五十年(1785)大旱。五月至八月不雨,禾稼枯。秋,籽粒无收,民食草木、榆殆尽。谷贵,冬荒,人相食,民死十之四。清 乾隆五十一年(1786)春夏旱,春大饥,夏大疫。清 乾隆五十三年(1788)水。清 乾隆五十五年(1790)大水。清 乾隆五十七年(1792)大风,折城隍庙屋角。清 嘉庆四年(1799)水。清 嘉庆五年(1800)水。清 嘉庆六年(1801)七月,大水,坏圩畈田,禾尽没。清 嘉庆十九年(1814)夏,大旱,田赤草枯,冬,大饥,疫。清 嘉庆二十一年(1816)旱。春,大饥。清 道光三年(1823)五、七月,大雨水,没圩堤,坏田庐,溺人畜无数。清 道光十一年(1831)夏,大水。清 道光十三年(1833)夏、秋大水。清 道光二十一年(1841)夏,大水。山水暴发,伤田庐、人畜。清 道光二十二年(1842)正月,大雪,平地积数尺至丈余。秋,大水。清 道光二十九年(1849)正月至七月,阴雨不绝,入城水深丈余,堞上行舟,漂没田庐。清 道光三十年(1850)夏,大水,大疫。五六月之间,连降暴雨,田庐人畜,淹没无数。清 咸丰元年(1851)春,油菜结实如刀枪形。清 咸丰二年(1852)五月,地震。大风拔禾,屋瓦皆飞。清 咸丰三年(1853)春,多风沙狸雨雾,日无光。秋大水城陷。清 咸丰五年(1855)夏,地震,水无风,波自扬。清 咸丰六年(1856)春,大旱;夏、秋旱。自本年初至次年麦收止,河水涸、禾苗枯。秋蝗,千里赤地。冬,桃李开花。民苦旱且蝗。清 咸丰七年(1857)春,大饥。七月,大水,田庐漂没,斗米千钱。清 咸丰八年(1858)秋,旱、蝗,伤禾稼几尽。清 咸丰九年(1859),蝗蝻生。清 咸丰十年(1860)五月,县城宾阳门楼倾。清 同治五年(1866)水。清 同治八年(1869)正月至五月,阴雨不止,麦尽伤,秋淫雨,禾自死。清 同治九年(1870)春,不雨;夏,旱,歉收。清 同治十年(1871)水。清 光绪元年(1875)旱。清 光绪三年(1877)冬,大雪。清 光绪七年(1881)四月壬辰,朔,日旁见星。秋,地震。清 光绪九年(1883)八月,大水,雹豆。清 光绪十二年(1886),冬,十二月二十八日,大风雪,平地深六尺,鸟兽多僵。清 光绪十五年(1889)八月,螽,晚禾均受伤。清 光绪十七年(1891),旱。清 光绪二十年(1894)春,二月,火灾。城内外延烧七百余家。清 光绪二十一年(1895)夏,水。秋,七月,旱。清 光绪二十三年(1897)五月十三日,大水。清 光绪二十四年(1898)夏,大水入城。清 光绪二十六年(1900)夏,四月,黄雾四塞,冬雷。清 光绪二十七年(1901)夏,大水。清 光绪三十一年(1905)三月十五日,大雨,雹如卵,坏庐舍,杀雉兔。民国6年(1917)1月14日上午8时14分7秒至15分8秒,地震,烈度4级。民国18年(1929),旱,无雨栽秧,吃水困难。民国20年(1931),6~9月,大水,圩堤尽溃,人、畜、屋、禾均遭巨灾。民国21年(1932),4月8日,地震,声音如同载重汽车通过。大旱,全年降雨量324毫米,1~3月,6~9月,久旱不雨,飞蝗为害,野无青草,麦禾皆枯,部分田块,禾稼干枯,一火可燎。民国23年(1934),春、夏、秋连旱。禾苗全死,籽粒无收,草根树皮食尽,民多逃荒,流离失所。民国25年(1936),偏旱。8~11月,少雨,旱、蝗为害严重。民国26年(1937),夏旱,5~6月不雨,禾枯成灾。秋,阴雨连绵。民国27年(1938),5~6月多雨,内圩受涝,秋禾被淹。民国29年(1940),旱,6~7月两月少雨,禾苗受旱,秋粮歉收。民国31年(1942)夏、冬,大旱,蝗害,禾苗枯。民国32年(1943),5月、11月多雨,圩田溃涝,禾苗多被淹死。民国33年(1944)春、夏,大旱,山地、岗田多半无收。民国34年(1945)春、秋,旱,2~4月、10~12月,少雨雪,麦、稻歉收。民国37年(1948)5月,骤雨倾盆,烟雾霏霏,连雨不霁;11日,山洪暴发。6~7月又复旱,受灾奇重,秋收无望,民食蕨根榆皮。1949年夏,连降暴雨,受水灾面积15.4万亩;秋,又干旱,歉收。1951年初夏,连阴雨多天,涝灾重,面积15.7万亩,其中9.5万亩减产。1952年4~5月,多雨,低洼圩田17.15万亩受涝。1953年夏,连降暴雨,山洪骤发,决堤破圩,田禾被淹,水灾面积28.4万亩。3月、7月、11月,九井、城关地区,降冰雹4次,受灾1万多亩。1954年1~2月,大雪严寒,温度下降到-17℃,河面冰封,人可往来其上。3~6月,晓天、庐镇,遭受风雹灾害,有3.1万亩庄稼受损。7月,大雨,16.94万亩稻田,被水淹减产。秋,8~11月,旱,受旱面积26.21万亩,成灾19.6万亩。1955年,秋旱,40万亩稻田受旱歉收。1956年1月,大雪,深3尺以上。夏,连降大雨,受灾面积24.7万亩,早稻亩产平均减收70斤。是年,水稻螟虫暴发成灾,面积10万亩左右;迟中稻白穗率达20~30%。1957年2月5~16日,降雪12天,最大雪深21毫米;寒冷异常,最低气温降至-14.5℃,有牲畜被冻死。1958年春,小麦锈病流行成灾,12.4万亩麦田,减产三至五成,夏旱接秋旱。5月15日至7月12日,连续59天仅降雨47.2毫米;10月23日至12月21日,60天降雨21.6毫米,全县39.8万亩庄稼受旱减产。1959年,夏旱,从7月6日至8月25日,51天不雨,全县25.5万亩受旱。8月29日,大风,风向东北偏东南,风力达10级,城关镇周围有半数草房被刮坏,风后又遭暴雨袭击,损失严重。1961年,夏旱,冬季又遇小旱,受灾面积58.7万亩。1962年8月15日下午1时17分,城关地区遭大风袭击,东北风、风力8级。持续40分钟,刮毁草房1500间,小树被风刮倒。12.6万亩稻田,遭受风灾减产。是年,水稻螟虫发生,危害面积15.6万亩,占全县水稻总面积59万亩的25.6%,危害率按发生面积计算,平均为15.8%。1963年3月28日,冰雹大风。4月3~7日、4月16~18日,两次强寒潮袭击,气温急骤下降。4月7日气温降到摄氏3.3度,早稻烂种、烂芽,死苗现象严重,占总数的30%以上。7月份,连降暴雨314.6毫米,全县22.4万亩稻田受涝,减产二成。9月29日,龙河口一带遭受冰雹、大风暴雨袭击,刮坏民房2400间,秋季在田作物受灾减产三成。1964年5月16日、17日,降雨163.5毫米。暴雨成灾,全县破堤27处,有22万亩庄稼被淹。1965年5月9日,城关镇周围突然遭受东北大风袭击,风力8~9级,又适大火,计毁民房2442间。1966年春,麦粘虫成灾,危害麦田4.5万亩,减产二成多;地老虎成灾,全县4.5万亩红花草,一半以上受灾,平均减产25%。夏,大旱,秋,中旱,7至10月,少雨。8月份全月降雨1.5毫米,全县45.1万亩稻田受旱减产,其中有5.6万亩颗粒无收。冬,大雪低温,12月25日至次年元月27日降雪14天,最大积雪深达22毫米,最低气温降到-16.3℃,牲畜多冻伤死。1968年7月14日下午2时,南港区缸窑至落凤岗一线,突然遭龙卷风暴雨袭击,历时3小时之久,受灾面积有4个人民公社(乡)11个大队(村)、71个生产队。大风中心经过的落凤岗等4个大队,受灾尤重,大碗粗的树被拔起,刮毁房屋2147间,伤206人,死10人,早稻4000亩受风灾减产,部分无收。1969年1月,大雪,低温。夏,大水,7月1~20日,普降大雨,20天降雨622.5毫米。庐镇关降雨981.2毫米。7月14~16日,三天暴雨集中,雨量299.2毫米,县境杭埠河、丰乐河水位猛涨,漫堤破圩,全县29个人民公社、360个大队遭受水灾,圩堤溃口128处,冲毁村庄498个,倒塌房屋71060间,死64人,砸、淹死牛、猪681头,家畜无数,农具、家具折款99.7万元,冲毁小水库和塘、堰133座、涵闸585座、桥梁227座、水轮泵站38处,水毁工程计9600处,受灾面积29.4823万亩,淹没庄稼33.1255万亩,冲毁土地44579亩,减产1.7亿斤,受灾严重的有千人桥、杭埠、杭南(古楼岗)、桃溪、东风(孔集)、干汊河、城关、秦家桥8个人民公社、268个大队。杭埠人民公社自钱大山至三河,东西长20华里,南北宽10华里,一片汪洋。人民解放军海军部队救援舰艇,由丰乐河圩堤决口处入圩内,畅通无阻,如湖上行舟。6月20日下午6时,千人桥、杭南(古楼岗)、春秋(曹家河)、红旗(杜店)、城冲、姚河、舒茶7个人民公社、79个大队,遭受大风和冰雹袭击,风向东北偏东,风力8级以上,持续30分钟,刮毁房屋4066间,受灾稻田53510亩,人畜无伤亡。1971年7月4日,干镇人民公社松园大队2个生产队遭受龙卷风袭击,最大风力11级。8月,稻纵卷叶螟成灾,全县40万亩双晚普遍受到危害,其中严重的20万亩,叶片被卷,叶肉被吃,部分田块全田枯白。9月24日,西北风,风力8级,风后暴雨,29个人民公社受灾,破圩4处,10万亩庄稼受淹,545间民房倒塌。1972年秋,双晚白叶枯病大流行,全县27万亩,占双晚总面积的64%,发病田一般减产二至四成。1973年夏,中旱。秋、冬,大旱。10月16日至次年1月6日,83天降雨4毫米,全县有13463亩受灾减产。其中,无收的有521亩。5月至8月,稻螟虫成灾,面积59万亩,虽及时防治,仍有4200亩减产。1974年1~2月,低温大雪。1月24日至2月10日,连降雪16天,最大积雪深17厘米,最低气温-8.4℃。5月13日,降雨140多毫米,龙河口水库水位由56米猛涨到64米,山洪暴发,圩区受涝,死2人,水毁房屋30多间,受灾面积13.8万亩。8月11日下午至14日上午,全县降雨200多毫米,丰乐河水位猛涨,桃溪以上大小圩堤决口46处,受灾27个人民公社、166个大队、1439个生产队、面积14.35万亩,损失粮食579万斤,倒塌房屋83户、575间,打伤2人,损坏农具3265件。9月,水稻病毒病严重,有25万亩双晚发生危害,超过全年双晚面积的一半。1975年8月13日下午至16日,全县山区、圩畈,陡降大雨、暴雨,山洪暴发,杭、丰两河水位猛涨,水势凶猛,内外圩决口115处,受灾47个人民公社、268个大队、2779个生产队、面积13.17万亩。冲塌房屋565间,冲毁圩堤、塘坝、涵闸851处、小水电站9座、茶园860亩,晓天、三元、大河沿的公路桥被水冲毁,交通中断,合安、舒晓、舒张公路,因水阻不能通车。9月至10月上旬,持续40天高温,气温偏高,稻飞虱突然暴发,密度大,危害重,全县45万亩双晚,有30万亩受灾,其中有48670亩倒伏减产1成。有3万亩倒伏减产二至三成,有48300亩倒伏减产四至七成,全部倒伏甚至颗粒无收的有16600亩,全县损失稻谷2千万斤。粘虫,首次在本县发生危害,面积10万亩,有叶片被吃光,有稻穗或小枝梗被咬断,损失粮食2890万斤。1976年6月22日夜,桃溪3小时降雨100毫米,孔圩大队旋子圩溃堤决口,淹没早稻近万亩,其中有6000亩基本无收。早稻赤枯病,在全县大面积发生,但由于防治及时,损失较小,只有3800亩减产。1977年1月26日至2月5日,寒潮、低温、大雪,积雪11天,最大雪深18厘米。1月31日,最低气温降至-14.3℃。1978年夏,小旱。秋,大旱。8月17日至10月25日,70天降雨24.2毫米,受旱15.9404万亩,减产3成以上的有58873亩,无收的30861亩,损失粮食5841.35万斤,皮棉99.22万斤,油菜籽27.1万斤,芝麻、花生109.9万斤。水稻病毒大面积流行,早、晚稻40万亩受害。占总面积的40%,部分颗粒无收。1979年6月19日下午3时,石岗、柏林、秦家桥、西塘等13个人民公社,遭受大风和冰雹袭击,东南风,风力8级,冰雹直径最大为6厘米,刮坏房屋970间,早稻受损2万亩,减产418万斤。是年秋,螟虫为害,发生面积65.7万亩。单晚稻田每亩最高有卵1260块,白穗率1~3%;双晚稻田最高有卵5000块,枯心率5~7%。经8月13~17日,4天突击防治,防治面积达90%以上,基本控制了危害,但仍有3万亩减产。1980年7月26日下午3时半,河棚、城冲、汤池3个人民公社,突然受到大风和冰雹袭击,东南风,风力大于10级,持续1小时。冰雹直径大的3厘米,死1人,刮毁房屋2048间,受灾水稻田2000亩。7月,发生早稻纹枯病,全县成灾39304亩,减产一至二成,损失粮食88.6万斤。9月,稻飞虱危害,双晚稻田受灾53万亩,一般百丛有虱5000~14000头,多达2万头,防治后仍损失稻谷750万斤。1981年7月15日下午3时15分,河口人民公社石桥大队一线,7华里长,遭大风灾,西南风,最大风力11级,持续15分钟,刮折树木100多棵,刮倒高压电杆8根,刮毁房屋120间,死3人。同日,棠树人民公社路西大队,遭受大风和冰雹袭击,风力9~10级。冰雹直径大的3厘米,受灾稻田395亩,刮毁房屋134间,2尺围左右的树被大风刮倒29棵。是年,早稻纹枯病危害12万亩,株发病率40~70%,受害田块减产一至二成,严重田块成片倒伏,早稻减产1200多万斤。1983年春,发生油菜苗核病,危害19.6万亩,其中9.5万亩发病严重。发生小麦赤霉病7.5万亩,减产15%。是年,鼠害猖獗,主要有蝎家鼠、黄胸鼠、小家鼠和黑线姬鼠4种。据千人桥、杭埠、龙河、晓天4个点,11块稻田调查,双晚稻平均被害株率为1.4%。1984年1月27日至2月8日,低温大雪,积雪22天,最大雪深40厘米,最低气温-11.7℃,舒晓、舒三公路雪阻不通车。少数房屋被大雪压坏。6月13~15日,连降大雨,72小时内降雨量125.3毫米,龙河口水库和杭埠河、丰乐河水位急骤猛涨。低洼圩田水深1~3米,孕穗的早稻受淹、受涝3~6天,全县23个乡、72个村,11.35万亩稻田受灾,损失粮食2千万斤,死亡1人。倒塌房屋25间。7月20日下午3时45分,张母桥乡九龙塘,突起龙卷风,向西南方向移动约1华里。又折转东北延续30华里消失。受灾7个村、102个生产队、1375户、5806人,死3人、轻重伤24人,刮倒刮坏房屋845间,打死猪2头、伤2头。被风刮走的家禽约500多只,刮断、刮倒成材树木4100多棵。龙卷风伴着冰雹、大暴雨,30分钟降雨150~157毫米。3000亩稻田顿时白浪一片,损失粮食约49.7万斤,损失家具、农具、衣物、用具无数,直接经济损失约65万元。8月12日23时50分至次日零时40分,庐镇、汤池、枫香树、阙店四乡,突然遭到大风雹袭击,风力10级,冰雹大如鸡蛋。历时50分钟,受灾4个乡、25个村、220个生产队、1575户、7002人。刮倒房屋15间,刮坏房屋1689间,刮倒、刮坏大小树木2万多棵、低压电线杆27根,粮食作物受灾1482亩,减产30多万斤,经济作物2186亩,直接经济损失约30多万元。8月30日,本县受11号台风影响,造成山洪暴发,全县有49个乡、334个村、107880户灾情严重。破圩8处,受水灾面积38.85万亩,其中42560亩颗粒无收。被水围的村庄492个、4429户、9926人,死亡1人、重伤5人、轻伤22人。死大牲畜15头,猪113头,冲走粮食7·66万斤,衣物5750件,大型家具2347件,损坏房屋2974间,倒塌房屋1975间,水毁工程3527处,全县因水灾经济损失1100多万元。桃溪乡河南圩破圩2处,圩内水深达4~5米,淹没面积3个村、54个生产队、1564户、受灾耕地10720亩、6910人,途经桃溪乡的公路,中断交通5~7天。1985年夏,先旱,受灾农田86875亩;后涝,受灾农田94537亩;秋,病虫害,受灾农田89121亩,雹,受灾农田9315亩;其它灾害6873亩。全年全县计受灾农田28.6722万亩,减产粮食9200万斤,油料374万斤,黄麻198万斤,毁损房屋5729间。
来源舒城县志

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有文字均为原创文章,作者: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