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垂燊自我发现之路-思成坊

孔垂燊自我发现之路-思成坊

孔垂燊
听说,有文化爱学习的人都关注了思成坊
自我发现之路

10
JAN.
自我察觉
Wendsday,Jan. 10
2018
自我发现,向来是一个很大很高深的题目。在没有系统的理论基础的情况下,我们能够做的就是有意识地做自我发现的探索。
你是否曾有一段时间,不知为什么变得心灰意冷?你的外在形象好像一直是“斗志昂扬”,总有很多东西可以去表达去奋斗。但是最近的时间却完全不能够提起精神,但同时,你又对自己的状态,又百思不得其解。因为如果仔细想想,你从事所有的初衷还在,生活和工作也没有特别大的变化,觉得实在无法解释自己的状态,也无法缓解焦虑。
当你的所处的外在环境没有发生变化,你应该去关注你的内心,因为此刻正是你的内心发生了变化。
曾有一位资深作家有如上相同的困扰:
感觉自己周围的环境都是原来一样,但却不再是原来同以前一样的励志充满着正能量的心境。
但是她并没有让自己的这种状态一直持续下去,她进行了自我挖掘:
第一,在一项基金会的新工作中,她接触了很多让其非常佩服的人。另外也见了很多非常有影响力的人,相比他们觉得自己很平凡和渺小。在她的潜意识里,其实在不自觉地把自己和他们比,而开始有些自卑。但是她是一名作家,是写东西给别人看,一个重要的心理前提其实是自信,所以一旦这个自信动摇了,就很难行动了。
另一方面,她又有一点自负。自己的平台做了这么长时间,有很多人投稿,手下的人也很勤劳的每日进行编辑,所以感觉自己是可以给自己时间不再每天盯着自己写文章。所以自卑又加上自负,使其夹在中间根本无法动弹。
这似乎是问题所在,但是我们发现了问题却还是不知道怎么解决问题。如何解决这个自卑和自负的问题呢?说服自己么?可是道理大家都懂,又怎么了去进行改变呢?
其实这就是我们本期所议的话题:
你的自我迷失(identify confusion)。
你自己没有了根基,对自己的定义根据外界的东西在变,一会儿和这个比,定义成这样,一会儿又和那个比,定义成那样,这两个定义又互相矛盾,所以你会不知道自己是谁,也就是自我的迷失。

但不是这样的。
总感觉哪里不对。
其实自我发现并不陌生,关注自己的内心,我们都会有意识的去做,但还是经常会“忘记”。其实这种修行是一生的事情,我们在不断的反思中修正,每次都能对自我的认识更深一点。
开始探究如何在这条自我发现的道路上前行,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方法:
首先,理解什么是“我”
其实最根本的“我”是我们的“临在”(being),或者说我们的本我(essence),灵魂(soul)。我们的“本我”是没有边界的,或者说是有灵性的,她不局限于我们的身体,是可以和自然万物相通的。我们在社会生活中展现的“我”,是外在的我,是社会角色,或者标签。如果把“本我”想象成树根和树干,那社会的“我”是一个树枝,其他和“我”相关的很多东西,情绪、性格、兴趣、爱好等等,都是一根根的树枝。
说到这里就可以讲,其实我们所有的不快,都来自有外在的我和本我的脱节。就好像没有了根基的枝叶,风一吹就能被吹走。所以所谓的自我发现,就是寻找、感受和连接这“根基”的旅程。
而这个向内的探寻,和做一个高效能的外在的我是不矛盾的,而且恰恰相反,如果本我和外我紧密相连,那么我们向内探索自己的根扎得越深,向外探索的枝叶就越是繁茂(The more rooted we are internally, the more effective we can be in engaging the external world)。每次探究根就扎得深一点,也能有更多发散的精力,时间更加集中在内心的“意义”这根主线的周围。各种“工作”、角色、兴趣、爱好都是表。有了内心的扎实,才能表里相同,达到一致,也就是英文讲的congruence (一致),有了congruence,人才会拥有真正的由内自外的快乐。我说的“向内看,才能向前走”,讲的也就是这个道理。

如何探寻,回到核心的本我呢?
第一,多问几个为什么。
我们做很多事,或者有很多情绪,好像有很清楚的原因,但多问几个为什么,会让你深入地看见自己。
多问一些这样的问题,会找到意想不到的自己真正的驱动。不同的答案,其实是不同的驱动。
回到自我,要了解自己的驱动,就是经常这样通过不断问自己“为什么”探究自己的一些行为、决定、选择或者情绪。
你也许会发现我们生活中这样值得探究的瞬间比比皆是,所以如果有心,随时随地可以出现在自我探寻的路上。
第二,不要“想”太多,学会感受和释放。
我们作为社会人,经常的状态,就是活在“脑子”里“想”事情,而不是活在“心里” (we are too much in our mind, rather than in our soul)。想太多会让我们更多在”树枝”的层面,丧失和我们的本我连接。如何进入 “soul” 其实有很多路径,其中一条路径是冥想。当我们有焦虑,不安,恐惧的情绪的时候,觉得缺乏根基的时候,可以通过冥想进入我们的内心。下面这是一个可以在5~10分钟完成冥想的例子:
想象自己坐在很舒服的地方,脊背挺直,呼吸顺畅。想象你自己进入自己的身体,站到自己心脏的后面,看到自己有力的生命,血液流动的声音,心脏有力的搏动。关注一段时间以后,开始感受那个让你不安的情绪,感受这种焦虑或者恐惧,感受他在身体的哪里(我当时感受到在身体的左下部分),然后关注一段时间,感受那部分慢慢发热,然后从那里开始在身体里弥散,弥散出你的身体,像一种释放。然后回到自己的心脏后面,看自己生命的活力释放,温暖和照亮身体里让你不安的地方。我们藏得很深的情绪有时候就像宝瓶里藏着的“妖怪”,这个“感受+释放”的过程,就像打开瓶塞,让这些“妖怪”像气体一样,从身体里的那个“宝瓶”里飘出来。在自己心脏后面,也是感受和释放。
这种练习时间不长,也不需要音乐,只需要全神贯注地关注自己的感受。

四海而皆准的方法,就是艺术。
我们在感受艺术,创造艺术的时候,也是在和我们的本我连接的时候。所以多欣赏和创作艺术,是我们回归本我的重要途径之一。
回到那位作家的事件中去,如果深究,其实是发现自我的绝佳的入口。追问自己,发现原因,然后通过冥想,面对自己的情绪,释放焦虑,重新感觉到了和自己初衷的连接。这个根基的根本,是我们对“自我价值”的认知 。这个价值就是在一方面自己全面真实地面对自己,另一方面成为社会里积极正向的一分子。有了这个内在的价值取向,外在的行为就有了长期有力的驱动力。
所有的事情,都要从行为“现象”,追究到自己的本质,面对和释放自己的负面情绪,重新建立和本质的连接,自我调整,然后重新指导自己外在的行为,而完成一个轮回。这样的轮回没有尽头。我们只要活着,就会一直在这条路上行进,但通过一次次的探究,我们的本我的根会扎得更深,更牢固。会让我们成为一个更有效的人,也是更开
若对以下项目有兴趣请留言
若你有兴趣
1
一对一高管教练辅导
2
团队领导力辅导项目
3
企业战略落地工作坊及辅导项目
4
企业变革发展工作坊及辅导项目

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有文字均为原创文章,作者: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