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垂燊自古神仙,那一个是天生就的?凡人不怕不年轻,只怕向道不心诚。-丹道探索
孔垂燊
凡人欲学一事,必先见明道理,立定脚根,一眼看定,一手拿定,不做到极处不休。如此力量,方能了得一件事,纵不能造其巔,亦不至半途而废,为不足轻重之人。凡事有然,又何况性命之学哉!
言及神仙,世上人人俱爱,而教之学习此道,百中难得一二。呜呼!红尘滚滚,孽海茫茫,有何乐处?有何美处?独奈何人不及察,反因此而丧厥良心,不惟不能超凡入圣,且宛转生灭,愈趋愈下,其受尽诸苦,更不堪言。
吾师是以代为之悲也。今又为尔生幸焉,历年辛苦,一生真诚,故有今日之遇。如精神不振,淡漠相将,今日如故,明日依然,吾恐法收之后,缘了之余,悔亦晚矣。
论自古神仙,那一个是天生就的?都由匪伊朝夕,由少而多,自微而著,积而至于铺天匝地、亘古及今得来。故曰:“释迦不从地涌,太上不自天生。”即满空真宰,无一不几经折磨、几遭屈辱,而始修成正等正觉如来金身者,又何况尔中等根器哉!
又莫说年华已迈,岁月无多,恐有心学道而无成道之期,不如听其自然,一任造化为转移,随其意之所之,全不收拾精神,整顿心力,则如无缰之马、无索之猿,势必狂奔妄踯而不已,是又自消前福,以贻后殃,奚可哉?
吾想一失人身,万劫难得;又况生居中国,有礼义文教之光华;又逢法会,得闻道德性命之真谛:此种因缘,即历代仙师亦少有如此之便易者。何也?生等但尽其诚,不待出门一步,自获真传。
试思古来仙子,虽今日成道,神住大罗天宫,而当日遨游九州,受尽多般苦恼,历尽无数风霜,至于货财之糜费更无论焉,旁门之拐骗且不言矣,待至积诚久而结念深,居心苦而行道难,然后仙真深怜困穷,切念劳苦,然后感而下降,始将大道玄机一步一步传出,俟功圆行满,始为一洞真仙焉。
生等较前贤之遇师闻道,其难易为何如也?且自古仙师,多有因时会不良,星辰不偶,深处艰难,无可如何,然后看破红尘,出而访道。如吕祖四十而遇钟离,五十而得闻至道;张祖六十而始抛家访道,七十而得火龙授诀。以此观之,只怕不肯一心向道,哪怕年纪之已老耶!吾道有云:“凡人不怕不年轻,只怕向道不心诚。”纵至九十、一百岁,果能如法修炼,无论男子妇人,都有移星转斗之权,起死回生之妙也。
自古学道最年轻者,除文佛观音外不多闻。非少年入道之难也,由少年奉道多有游移两可,二意三心,更有仗恃时光,怠于从事,不甚迫切,是以学者多而成者少也。
惟尔等中年老迈之人,凡尘色相已曾历试其艰,世上名利都是屡经其苦,非但世界声华视同嚼蜡,了无意味,且知诸般苦趣皆藏于其中,所以道心生而人心死,人心隐而道心彰,始可了悟前因、深彻命宝。
虽曰苦尽甘来,而当其矢志靡他,杳不知有修炼之苦,是以一劫造成,不待另起炉灶焉。生等果能尝得世味苦否?道味甘否?这边重一分,那边轻一分,切莫似少年人尘缘未了,凡心未空,且功修未积,孽障难消,是以徒思得道而不能成丹也。
生等具挺挺志气,浩浩天衷,自然丹成,指顾云腾足下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