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垂燊舌战,是一项什么样的技能-王怜花同学

孔垂燊舌战,是一项什么样的技能-王怜花同学

孔垂燊过年啦
祝小伙伴们狗富贵,互相汪!
大年三十码文一篇,告诉大家
我还好着呢
1
《康熙王朝》中,康熙在皇城村召集文武百官训话时,山西晋城知县王吉贞憋不住了要出恭,结果一泡尿撒完,人就脱虚了。
康熙把王吉贞叫到跟前,问了几个问题:
晋城有多少户,多少口,多少丁。
有多少水浇地,旱地,果林是多少。
在县衙里吃俸禄的人是多少。
王吉贞一一对答,对全县情况了如指掌。康熙就下了个结论,王吉贞是个干吏。
我们看电视都知道,领导干部视察调研都喜欢问问题,这问问题起码有三层好处,一层是体现自己务实的作风,到基层视察调研的确是为了了解掌握情况来的。二层是表示自己什么都懂,因为问的问题能体现人的水平,现在的领导干部,不太会问出“没饭吃,为什么不吃肉”的问题了。三层是,也带了点考察的意思,一问三不知的,十之八九是个草包。
康熙的几个问题,比较有水平了,据此基本可以考察一个知县的大概。王吉贞答得中规中矩,基本数据一口清,估计也是有准备的。
对于这种具体的问题,虽说知道是应该的,但不知道也正常,这个时候,怎么答,就需要水平了。
2
汉文帝也喜欢问问题。有一次,问右丞相周勃:
全国一年断狱多少次啊?
周勃谢罪说不知道。
全国一年钱谷收入各多少啊?
周勃跪下磕头,汗水湿透衣背~~~
算了,反正丞相不只一个,汉文帝扭头问左丞相陈平。
陈平说,这些事,都有主管的人。
汉文帝问,谁是主管的人?
陈平说,陛下要知道断狱的事,就问廷尉,要知道钱谷的事,就问治粟内史。
汉文帝问,如果每件事都有主管的人,那你是干什么的?
陈平说,宰相负责辅佐皇上,调理阴阳,顺应四时;使天下万物顺其自然,该开花就开花,该结果就结果;对外安抚四方,对内使百姓归附,监督各管事的人爱岗尽职。
陈平明明什么都不知道,汉文帝却无话可说,只能叫好。
出来后,周勃就责备陈平,你怎么从来就没和我说过这些呢?
周勃是右丞相,位在陈平之上,但当官的水平明显差了很多。陈平笑着说,你作为宰相,连自己的职责都不知道吗?周勃知道自己比陈平差太多,过不多久,辞职不干了。
3
两年后,汉文帝视察皇家动物园时,问了主事的上林尉几个问题,都是些几只鸡几只鸭的琐事。结果那个上林尉一问三不知,看着比较尴尬的时候,旁边负责养老虎的小吏代为回答了。汉文帝一听不错啊,有心考考他,对着花名册又问了十几个问题,小吏全部对答如流。汉文帝很高兴,要一旁陪同的张释之提拔小吏为上林尉。
张释之思考了一会,说,秦朝时候重用执法的官吏,当官的就都喜欢慢功出细活,吹毛求疵,结果就灭亡了。现在陛下如果因为小吏的口舌辩才而提拔他,那么,天下人都会注重口才而不务实际,用人是最大的导向,请陛下三思。
汉文帝一听有理,就取消了提拔小吏的念头。回去的时候,汉文帝让张释之坐他的车,车上问了张释之秦代政治的缺失,张释之回答得真诚实在,大得汉文帝赏识,回到宫里,就提拔张释之为公车令。
总之,小吏没有因口才得到升官,张释之做到了。
4
所谓干得好不如说得好,凭嘴皮子升官,实在算不上什么。历史上,嘴皮子强过刀枪的例子,多了去了。
前204年,刘邦先派韩信打齐国,又派郦食其游说齐王。结果,在韩信大兵压境的前提下,齐王答应讲和。韩信听说郦食其游说成功,打算停兵,结果蒯彻一番劝说,韩信头脑一热,大手一挥,武力攻下了没有防备的齐国。韩信后来被杀,原因固然很多,这也是很重要的一条。
回头再看蒯彻是怎么说的。
将军您是奉命攻齐的,汉王并没有取消命令,您怎么就不前进了呢?郦食其凭三寸之舌,取下齐国七十多城,您以几万军队,经过一年多奋战,才攻下赵国五十多城。做了几年大将,还比不上一个小小的书生?
言之有理啊,换我,也上啊。
5
都知道战国时期整天不是你打他,就是我打你,没有一天是消停的。
身处这样一个激情燃烧的年代,什么技能最吃香?口才吗?
恭喜你,答对了。
蔺相如凭嘴巴位列廉颇之上,廉颇扬言要揍蔺相如,蔺相如又凭嘴巴让廉颇负荆请罪。
张仪凭着嘴巴,做了秦国的宰相。
苏秦凭嘴巴成了合纵盟约的首长,同时当了六个国家的宰相。
烛之武凭嘴巴退秦师。
秦王想联合韩、魏攻打楚国,春申君黄歇凭嘴巴改变秦王主意,使秦楚两国结下和亲之约。
但是,这些,都不算厉害的。
前316年,苏秦已死,苏秦的弟弟苏代也以游说显名于诸侯各国。
燕国宰相子之,和苏代是姻亲,他想夺取燕国政权,请苏代帮忙,苏代组织了一个班子。
时任燕王名哙。
一次,苏代出使齐国回来,燕王问,齐王能成就霸业吗?
苏代说,不能,因为他不信任臣下。
于是,从此以后,燕王对子之完全信任了,因为想成就霸业嘛。
过了一阵,另一人,鹿毛寿对燕王说,为什么大家都说尧贤能呢,是因为他把天下禅让给了舜啊。现在王如果能把国家禅让给子之,那王就和尧拥有一样的美名了啊。
燕王一听不错,成就霸业还不是为了美名吗?就把国家托付给了子之。
再过了一阵,第三人,对燕王说,禹把天下给了伯益,掌权的还是他的儿子启。后来启又攻打伯益,夺回了天下。因此,大家都说,禹名义上把天下传给了伯益,实际上是叫自己儿子又夺了回来。现在王你把国家托付给了子之,而掌权的,还是太子党,这也是名义上托付子之,实际上太子执政啊。
燕王一看自己没做到位,于是收回年薪三百石以上官员的印绶,全部交给子之。
燕王年纪大了,不想听政理事,就安安静静当个臣子,国事都由子之去操劳了。
这是什么制度?改变了世袭制,废除了终身制,这是童叟无欺的任期制啊。

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有文字均为原创文章,作者: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