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垂燊自学引导3中国工笔花鸟画-锦龙艺术
孔垂燊第一章工笔花鸟画简介
教学目的:使学生从总体上对中国工笔花鸟画有一个概况的认识,树立一些基本观念,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教学要求:要求学生对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素养、审美意识、思维方式、美学思想有一个完整的认识。
重点难点:工笔花鸟画的艺术特点、风格规律、美学思想。
教学过程:
⑴概述
⑵唐、五代、两宋的工笔花鸟画
⑶元、明、清的工笔花鸟画
⑷近、现代及当代的工笔花鸟画
一、概述
中国花鸟画从总体上讲可分为工笔、意笔两种风格流派,其中工笔花鸟画的产生、发展较意笔花鸟画要早得多。工笔花鸟画产生于人类的社会生活实践活动,并从一个侧面反映着不同时期人们审美意识形态的变迁,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变化。面对大千世界中千姿百态的客观事物,从朴素的描绘到具有深厚的内涵,从追求形到追求韵,无处不流露出画家所具有的内在的精神气质,是一种人格的美。工笔花鸟画从画面的布景陪衬到形成独立而完整的画科、是人们审美意识形态发展的结果与写意花鸟画相比,工笔花鸟画从表现形式上追求精细,对形象的塑造力求精微,表现手法上力求完美无缺,生动自然。对格调的追求上与写意相同,力求清新典雅,古朴凝练。技法上虽上但求其写,以下其形而达到传其神的目的。工笔花鸟画的雏形可上溯到战国时期。稍晚些时代的长沙马王堆1号汉墓出土的帛画,便是一幅较有代表性的早期工笔重彩画,其中便有鸟兽的形象,造型十分生动。晋代顾恺之的《洛神赋图》中有游龙、飞鸟的形象,唐代周昉的《簪花仕女图》中有荷花、牡丹、人、鹤的形象,但这些花鸟的形象都是作为人物的背景出现的,然而这一切都为花鸟画的产生奠定了一个人文基础。
二、唐、五代、两宋的工笔花鸟画
唐、五代、两宋是工笔花鸟画的确立、形成、发展、成熟时期。特别是五代、两宋是上笔花鸟画历史上最重要的一个时期。工笔花鸟画也是在这个时期逐步确立形成起来的,与山水画一起从单纯的人物画配景中脱离出来,形成独立的画科。唐代的工笔花鸟画最初从形式技法上看以工笔青绿重彩为主,风格朴素、单纯,为工笔花鸟画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北宋院体花鸟画的风格
北宋院体花鸟画的风格表现在:
(1)、在创作上,提昌"形似"、"格法",要求画家具有相当高的写实功力,对物象作精细入微的刻画,力求表现出物象的自然形态;
(2)、在构思上,讲求构思巧妙,达到诗情画意相得益彰的效果;
(3)、在笔墨技巧上,既重视传统、又不拘泥于古法。总而言之,北宋院体花鸟画注重观察生活,提昌精微描绘,追求意境表现的趋向性和趣味性,从而酿成了宋代院画“精深完备、高洁为工”的鲜明时代特征。给后来的传统绘画以良好的影响。但由于其过于追求法度,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一些画家的思想,限制了他们个性的发挥和笔墨技巧的变化,不免有一定的局限性,但也不能因其局限性,而否定了它在发展中国传统绘画上所起的积极作用和良好影响。
人物
赵佶(1082-1135),河北涿县人,号宣和主人,道君太上皇帝,擅长山水、人物、花鸟、瘦筋书,北宋皇帝。由于宋微宗对绘画的酷爱,建国之初就建立了翰林图画院,画院按职位高低设有画学正、艺学、待诏、祗候等职,院画规模不断扩大,体制进一步完善,画家的地位大大提高。宫廷中及社会中上层对华美装饰的需求,使花鸟画在贵族美术中占重要的地位。画院中出现了一大批花鸟画家,如黄居菜、崔白、李迪等。都取得了相当的成就,可以说,在宋微宗时期古代花鸟画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宋微宗赵佶虽是一个昏君,但他在美术上却造诣颇深。所创“瘦筋书“,纤而不弱,端而不板,精工秀丽,别具一格。在他的重视下,画院人材隆盛。他的艺术观及作品,成为画院创作的指导思想和要求。他下令鉴别内府收藏历代书画,分门别类,著书评论,编成《宣和书谱》和《宣和画谱》等等,他还增加画院画师的奉禄。将画院列入科举制度中。
《柳鸦图》:严格讲是《鸦柳芦雁图》的前半段。纸本淡设色,画老柳栖鸦,其特点是:笔法简朴,不尚铅华,得生动自然之趣。
《柳鸦图》赵佶[宋]
严格讲,这是《鸦柳芦雁图》的后半段。描绘的是几只大雁正在苇下的池塘边啄食、玩水、嘻戏的情景。
《鸦柳芦雁图》 赵佶[宋]
《腊梅山禽图》:绢本设色,纵82.8厘米,横52.8厘米。现藏台湾故宫博物院藏。此图写一株腊梅枝干略弯而劲挺直往上伸,极富弹性,互相交错而有变化。枝头几点黄梅开放,似乎有阵阵清香袭来。腊梅枝头上的一对山雀相互依偎均向着左侧画面,将观者视线引向画外。刻画工整细致,富有生活情趣。腊梅枝干以劲细墨笔钩勒,再用水墨渲染;山雀、萱草均用水墨画出。笔墨的细粗、干湿配合协调和谐。左下有画家以瘦金书的题诗一首:“山禽矜逸态,梅粉弄轻柔,已有丹青约,千秋指白头”。
《腊梅山禽图》赵佶[宋]
赵佶:善画山水人物、尤其擅长花鸟,用笔挺秀灵活,舒展自如。《芙蓉锦鸡图》既具体精到,又典雅堂皇,设色艳丽,充满了活泼与吉祥富贵的气氛。这幅作品极为细腻柔丽工巧。据有关专家考证,赵佶的作品多为”笔法简朴,不尚铅华,得生动自然之趣”的风格居多。这幅作品有可能是画院高手代笔。上面的题款则是宋微宗的无误,“瘦筋书”是他所独有的书法。
《芙蓉锦鸡图》赵佶[宋]
《瑞鹤图》:此图描绘庄严耸立的汴梁宣德门,门上彩云撩绕,十八只神态各异的丹顶鹤翱翔盘旋在上空,另两只站立在殿脊的螭吻上,空中仿佛回荡着悦耳的仙鹤齐鸣声。?此图以工笔做成,线条细腻,设色富丽。金黄碧瀞的天空以黑白二色点染而成的灵动瑞鹤,使整个画面充满了了皇家高贵之气,富有吉祥的寓意。
《瑞鹤图》赵佶[宋]
五代时期是工笔花鸟画的形成、发展时期。工笔花鸟画得到十足的发展并渐而开始走向成熟,形成了以黄筌、徐熙为代表的两大风格流派,然黄筌重形、色,技法上以勾勒染色法表现,而徐熙重墨骨,创立落墨法的表现形式,重作品意的表达。花鸟画的写意和工笔的形成。
五代黄筌《写生珍禽图》
五代徐熙《玉堂富贵图》
两宋是工笔花鸟画的成熟时期,在工笔花鸟画的发展史上地位显赫,可以说两宋是工笔花鸟画的最高峰,这一时期,佳作频频,高手如云。北宋时扩大了“翰林图画院”的规模,并确立了一整套完善的绘画考试升级制度,涌现出一大批才华横溢的工:笔花鸟画家。他们在绘画上重视写生,即:外师造化。故表现手法也多种多样,风格各异。这一时期文人画也逐步形成,并涌现出—大批以四君子为题材的花鸟画作品,从表现手法卜看,也属偏工一路。徐熙之子徐崇嗣承其祖业,创立了没骨工笔花鸟画,在当时可谓独树一帜。
总之,工笔花鸟画在两宋时期,无论从技法到风格样式,都已达到了鼎盛的阶段,为花鸟画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基础。随着文人画的不断兴起,徐熙一路的画风逐渐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并日趋壮大,并在后代形成花鸟画风格的主流,从一个时代的角度上说,元、明、清的花鸟画是基于两宋工笔花鸟画之上的一个历史的延伸。
赵昌《写生蛱蝶图》
黄居寀《山鹧棘雀图》
崔白《双喜图》
三、元、明、清的工笔花鸟画
元 、明、清的工笔花鸟画基本上处于平和、稳定发展的状态。在这一时期,没骨花鸟画和写意花鸟画发展较快,特别是在明代和清初。由于文人士大夫绘画的不断壮大,以四君子为题材的绘画作品占据了花鸟画创作的主流,工笔花鸟画已渐衰落,特别是在中、晚清时期,虽也有擅此技艺者,师法宋元,但就其成就贡献而言,远不及前贤。
元代的工笔花鸟画继续沿习宋代的花鸟画风。但表现手法相对要自由一些,格调也大多偏于野逸一路,表现题材也有所拓展。以梅、兰、菊、竹为主题的作品大量涌现。从元代开始,徐熙一路的画风及艺术主张得到更多文人阶层的认可,并逐步开始发展壮大。
钱选《梨花图》
钱选《梨花图》局部
王渊《朱雀图》
王渊《朱雀图》局部
王渊《墨梅图》
明代可以说是花鸟画的分支确立时期,在这一时期,基本上形成并确立了工笔、写意、没骨三大花鸟画风格流派,并且各自都有较杰出的代表人物。工笔花鸟画基本上沿习宋人的表现技法,并将此技法作了更进一步的完善,形成了白描工笔、淡彩工笔、重彩工笔、没骨工笔四大门类。
《杏竹春禽图》局部
华嵒《逸雨凭风翻》 华嵒《剪雨唤春回》
华嵒《何意作花王》
清代是花鸟画的成熟时期,工笔花鸟画较意笔花鸟画的发展要慢得多,除没骨工笔花鸟画在前清有些影响外,其余并无太大建树,手法上大都因袭前代,题材也较老,格局也较陈旧,意趣也不高。就没骨工笔而言,到了晚清也渐而转化为没骨小写意花鸟一路,单纯从事没骨工笔的画家也已寥寥,且成就一般,未能形成气候。
恽南田《菊花图》
恽南田《菊花图》
王维烈《花卉图》 陈老莲《花鸟图》局部
陈老莲《花卉图》局部
四、近、现代及当代的工笔花鸟画
近、现代的工笔花鸟画在前代的基础上有了一些发展,从形式到内容都得到了一些扩充手法在沿习先人的基础上也有了一些探索性的发展与补充,格调日趋清新,涌现出了以于非闇,陈之佛为代表的大家,专门从事工笔花鸟画这一传统绘画样式的人也逐渐多起来,但从总体上讲,较写意花鸟画,特别是大写意花鸟画的发展态势,还是有很大差距当代的花鸟画可谓百花齐放。工笔花鸟画也如雨后春笋,焕发出勃勃生机,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广泛吸收外来文化的养分,无论在技法上、造型上、用色上、构图章法上都有所突破与创新,表现手法和题材较前代更为丰富。从几次较有影响的全国美展中不难发现,工笔花鸟画日渐成为花鸟画创作的主流,发展也十分迅猛,与写意花鸟画一起共同成为时代的、不可缺少的艺术样式。清人石涛讲“笔墨当随时代”,工笔花鸟画也将随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发展,成为一个具有民族性、时代性的崭新的艺术样式。
陈子佛《梅花睡鸟》
总之,继承的目的是为了发展。不断深入生活,提高眼界,锐意开拓,创造出更高、更雅的工笔花鸟画作品。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锦龙艺术
咨询电话:13031199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