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来袭】嘉定有放大招!26个非遗项目闪亮登场!-嘉定生活
自2006年来
国家将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
设为“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那么嘉定都有哪些物质文化遗产和
非物质文化遗产呢?
今年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嘉定都举办了哪些丰富多彩的系列活动?
请看↓↓
嘉定现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
文物保护点187处
包括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10处、嘉定区文物保护单位43处、嘉定区文物保护点133处,涵盖古建筑、古墓葬、石刻、壁画、近现代重要史迹和代表性建筑等多种形式,是嘉定区古代和近现代政治、经济、教育、军事、宗教、祭祀、生活等多领域的具象体现,再现了嘉定区历史发展的主体脉络和一些精彩片段。
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6个
涉及美术、技艺、音乐、戏曲、舞蹈、体育、民俗、医药等领域,包括驰名中外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嘉定竹刻、徐行草编工艺、上海道教音乐、南翔小笼馒头制作技艺。
2018嘉定区“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系列活动精彩看点
区政协文史委、区图书馆、
区档案馆、文博爱好者代表
获赠《嘉定孔庙志》
(注:昨天小嘉介绍了《嘉定孔庙志》送书的活动
若小伙伴们想获得这本书
请戳:福利情牵百子柜!800年历史,就在这本书中!小嘉免费送书啦!)
首批嘉定区文物保护志愿者获颁聘书
竹缘匠心——明清嘉定竹刻珍藏展
展览地址:嘉定竹刻博物馆(南大街321号)
展览时间:即日起至6月17日(免费观展)
动画中国风——经典动画与传统文化展
到目前为止
嘉定共有26个非遗项目
其中国家级项目4个、
市级项目7个、区级项目15个
小伙伴们
嘉定的这些非遗项目
你知道几个?
快跟小嘉来详细了解一下吧
↓↓
国家级项目
传统美术
嘉定竹刻艺术
嘉定竹刻有近500年的悠久历史,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高度的审美价值。嘉定竹人以刀为工具,以竹子为载体,将书、画、诗、文、印诸艺术融为一体滕子萱,赋予竹子以新的生命,作品有淡淡的书卷气和金石味,风雅绝俗。嘉定竹刻的样式有以竹筒和竹片制成的笔筒、插屏等;还有以竹根刻成的人物、山水、草木、走兽等。嘉定竹刻由浅刻、深刻、薄地阳文、浅浮雕、深浮雕、透雕、圆刻等十余种基本技法,有明显的地域性和鲜明的原创性。
嘉定竹刻入选我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传统技艺
徐行草编工艺
徐行草编是嘉定最有代表性的工艺品之一,具有深厚文化内涵和高度的审美价值。徐行草编有千余年的悠久历史,是一份极其宝贵的历史遗产。具有明显的原创性和鲜明的地域性,徐行也因此有“草编之乡”的美誉。
徐行先民利用黄草杆茎编织成玲珑精致的生活用品,缀以色彩鲜艳的花纹图案,精细美观,轻巧方便,成为一方名产,且饮誉中外。徐行草编品种多样,式样新颖,色彩丰富,工艺精致,具有民族特色。草编制品有拎包、果盆、杯套、盆垫、拖鞋等等,充满乡土气息,兼具手工织品的自然美、艺术美和实用价值,又是工艺制品,亦是自然环保产品。
徐行草编入选我国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传统音乐
上海道教音乐
道教音乐是一种宝贵的民间音乐文化,具有浓郁的地域色彩,对了解当地农村文化和生活习性以及社会发展的轨迹具有重要作用珠元宝。
嘉定道教音乐作为上海道教音乐的分支,入选我国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嘉定区“石家道士传人”石季通在2009年4月被批准为国家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传统技艺
南翔小笼馒头制作工艺
南翔小笼传承至今有一百多年历史,南翔小笼味道鲜美、脍炙人口,是一份宝贵的美食文化遗产。南翔小笼每两面粉制作10只馒头,每只加馅3钱,折褶14个以上,形成皮薄、汁鲜、肉嫩、馅丰的特点。解放后南翔小笼馒头打入国际市场,在日本、新加坡等国家开设南翔小笼馒头店,从此走出国门,南翔小笼馒头闻名中外。
南翔小笼馒头制作工艺入选我国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市级项目
传统音乐
江南丝竹
嘉定地区江南丝竹音乐的历史源远流长,早在二百七十年前已经盛行。江南丝竹音乐是民间音乐爱好者自愿结集的乐队,演奏具有浓郁地方特色和乡土气息的音乐,抒发和反映了江南人民温柔优雅的性格和对家乡山清水秀景色的赞美。江南丝竹盛行于苏南、浙西一带,而嘉定地区的江南丝竹以其自身的特色成为本地区的重要乐种之一。
江南丝竹入选上海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
传统技艺
马陆篾竹编织工艺
马陆篾竹编织源于明末清初,为嘉定一宗特产工艺品,距今已有三百多年历史ca1829。竹编工艺品编织精致、小巧玲珑,美观秀丽、惟妙惟肖。品种除日常生产、生活用品外,还有具有工艺价值的花篮、摆设、玩具等百余种。由于马陆竹编工艺精湛,式样美观,图案造型富有民族特色,一度远销埃及、捷克、意大利、瑞典等国。
马陆篾竹编织制作工艺入选上海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
传统技艺
安亭药斑布印染工艺
安亭药斑布诞生至今已有八百多年的历史,创始者为安亭归氏人士,因此,安亭药斑布又称“归氏药斑布”,是当时安亭最盛名远扬的纺织产品。药灰是药斑布生产工艺中最重要的辅料,具有附着力强、干时不易脱落、清洗方便等特点。药斑布图案鲜艳亮丽,具有防蛀、防霉等功效,长期储存不褪色、不霉变。
安亭药斑布入选上海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
传统技艺
郁金香酒酿造工艺
《郁金香酒》是嘉定名特产之一,已有三百多年历史。郁金香酒原为民间私酿我们甲顺,酒质清香沉郁、栗色透明、醇厚甘甜,酒中清雅的药香醇厚芬芳。该酒的特点是:口味独特、营养丰富,饮后还具有润气开胃、补肾强身、舒筋活血、通便去湿的独特功效。民国二十六年(1937)郁金香酒在德国“莱比锡博览会”上获得国际金质奖。
郁金香酒酿造工艺入选上海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win8桌面壁纸。
传统习俗
小青龙舞龙会
龙是中国传统的吉祥物,嘉定人民为了寄托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元宵节期间兴起赛龙舟的活动,小青龙舞龙会便是由“东门之小青龙”改良而来。舞龙时间以夜晚为主,元宵夜,街巷张灯结彩,龙灯游街穿巷,敲锣打鼓,热闹非凡。整个村庄被色彩绚丽的龙灯萦绕着,分外美丽,颇具年味。
小青龙舞龙会入选上海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
传统技艺
江桥白切羊肉加工技艺
江桥地区水草丰盛,解放前当地居民几乎家家都养羊,江桥因之被称为“湖羊之乡”。江桥羊肉传人朱家烹饪的羊肉口味独特,因地处江桥,久而久之称为“江桥羊肉”。江桥羊肉第四代传人朱冬明不但掌握祖传技艺不走样,又经他反复推敲,发展了炒、烤、煎、煲、汤,在众多的羊肉中独领风骚,名响四方。
江桥白切羊肉加工技艺入选上海市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
传统技艺
精制花茶制作技艺
精制花茶制作技艺起源于南宋东单游泳馆,是目前沪上仅存的茶叶加工手工艺技能遗产瑰宝。
精制花茶制作技艺秉承“锡甑火蒸,旁置窍甑,以器贮液,以叶渍香,其花露尽矣。”提香谱诀,结合上海近代花草提香技术,以“拼”“提”“蒸”“裹”“扎”“矸”“解”“检”“包”等工序,对传统叶茶进行提香精制。精制花茶制作技艺适合制作中国传统的各类花茶精茶,从其取香功能来分,可以分为桂香精茶、玫瑰精茶、菊香精茶、薄荷精茶、茉莉精茶等;也可以各种植物花香混搭;使用这一技艺,还可以制作浓香型茶。
精制花茶制作技艺入选上海市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
区级项目
传统戏曲
嘉定锡剧
嘉定锡剧是我们嘉定地区广为流传的传统剧种,在众多的锡剧样式中,嘉定锡剧别具一格,与众不同。嘉定锡剧唱腔高亢、嘹亮,发声浑厚、遒劲,抒情流畅、圆润。嘉定锡剧除唱腔颇具特色外,兼以做功见长,吸收了中国京剧、昆剧中的武打动作,尤为精彩。
嘉定锡剧入选嘉定区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
传统体育
石担石锁
石担石锁是南翔镇的传统体育项目,最初石担石锁流传于南翔的窑村,如今石担石锁的训练者已经覆盖了全镇,经常在镇运动会及各类区级大型活动上表演。石担石锁粗犷古朴但又内涵丰富,充分展示了农民健身体育活动的独特魅力。
石担石锁入选嘉定区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
传统舞蹈
茶担舞
茶担舞是嘉定城乡茶担职业者按各自的基本条件和各地的风俗习惯创造发展而成的一种民间舞蹈,诞生至今已有一百多年。是民间婚嫁迎亲喜庆场合庆贺庆节目。舞蹈表演了敬老爱幼,相敬如宾的传统美德,也是当地的民风和生活喜庆的折射,同时也反映了当地的风俗习惯。
茶担舞入选嘉定区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
传统舞蹈
荷花灯舞
荷花灯舞是一种道教职业者在祭典仪式上的祭祀性法事舞蹈,是道士根据当地风俗习惯,制作发展而成的一种宗教信仰舞蹈。荷花灯舞诞生至今已有三百多年,主要分布于嘉定、太仓、青浦一带,作为信仰宗教者对“神灵”的尊崇和颂扬。荷花灯舞反映了这一段历史,对人类文明进步的发展认识,有其独特的作用。
荷花灯舞入选嘉定区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
传统体育
徐行风筝
徐行风筝是嘉定具有代表性的工艺品之一,徐行风筝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高度的审美价值。历代从事扎制风筝的艺人都是来自民间的平民百姓,作品既有欣赏价值,更有一定的工艺价值,徐行风筝将浓郁的乡土风情、流动的生活气息、柔美的诗情画意融为一体,具有无可替代的艺术价值。
徐行风筝入选嘉定区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
传统曲艺
黄渡沪书
沪书是用当地人民喜欢和熟悉的用地方语言创作和演讲的一种文艺形式,沪书在上海郊区流传甚广,在黄渡尤为突出,黄渡沪书作为一种文艺表演形式深受黄渡人民的钟情和喜爱。
沪书创作和演讲在黄渡源远流长,有着良好的传统和坚实的基础,群众的参与面广,普及率非常高。黄震良创作和演讲的沪书很有份量,多次代表上海参加曲艺类评比获奖。
黄渡沪书入选嘉定区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早春小老婆。
传统习俗
嘉定传统龙舟赛会
嘉定传统龙舟赛会始于明代,嘉定的地理环境、河道的特殊状况等因素,形成了嘉定龙舟具有独特型态和制造技艺、独特的赛会方式和独特的竞技特点。表演形式丰富多样、声势场面甚为壮观,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
嘉定传统龙舟赛会入选嘉定区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
传统体育
嘉定传统游戏
嘉定传统游戏起源很早,曾有近百种,都曾经是古时人们广泛参与过的,有地域性、时代性、趣味性的特点。人们通过各种游戏,动手动脑,互结友谊。同时嘉定传统游戏对于促进身体平衡、手眼心法步的协调乃至语言能力都有积极的帮助。
嘉定传统游戏入选嘉定区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
传统技艺
嘉定盆景(盆树)技艺
嘉定盆景侧重于盆树栽培,以模仿著名画家的画意而闻名,至今已有400余年的历史。以盆树为主要栽培对象、通过剪扎纠型等手段,缀以小石、小巧模型,将山水美景浓缩与盆景,通过盆景展现出浓浓的诗情画意。
嘉定盆景(盆树)技艺入选嘉定区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
传统技艺
徐行蒸糕
徐行蒸糕是江南水乡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前,郊区乡村和集镇上普遍存在的年俗习惯;历史悠久,可追朔至南宋时期。当地衙门为讨好皇上,把各乡镇最好的民间食品集中展示。最后选为最富有吉祥如意的米粉糕,做成圆形状,呈上朝廷。那终日品尝山珍海味的皇帝一尝到如此香甜可口、韧劲十足又不沾牙不伤舌的好食品,顿时欢心大开,下圣旨作为过年的贡品,每年春节前进贡。自此以后,蒸糕在民间大为流传,一直流传于当代。民间也出现了好多蒸糕高手,为人们送去一份份过年的传统技艺和祝福。
徐行蒸糕入选嘉定区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
传统技艺
嘉定捏作
“捏作”起源于人类文明之初,至明清已大规模运用,并盛行至今。“捏作”技艺是集雕塑、绘画、泥塑于一身;主要材料有:石灰、砖瓦、稻草等,到了近现代,也采用钢筋、水泥等现代建筑用材;青、灰、黑、白等为其主要色调。“捏作”技艺的产生,最初是出于美化建筑的需要,故而大多存在于古建筑的屋顶、戗角、影壁、牌楼……,其图案或飞禽、或走兽、或花卉、或虫鱼。之后,随着历史的沿革,受中国文化特有的天文、地理、政治、人文等文化理念的影响雷立刚,逐渐加入了一些特定的文化元素。故而深夜烘焙坊,它的作用范元成,已不仅仅为修饰和美化建筑物,而今,它的主要用途已经随着时代的进步而走进历史,但它的存在又为我们提供了中国古代建筑装饰、等级制度、礼仪宗教、艺术欣赏等诸多领域的历史文化研究价值。
嘉定捏作入选嘉定区第六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
传统技艺
古琴制作
古琴是中国特有的民族乐器,又称“琴”、“瑶琴”、“七弦琴”。已有三千年以上的悠久的历史渊源,属于八音中的丝,音色深沉,余音悠远;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文化内涵,是中国的符号与代表。斫琴宁国论坛网,也就是古琴制作。历代文人不仅把弹琴作为修身的重要途径,同时对古琴的音色、琴形、琴质、漆艺都有非常高的要求。一张上好的古琴,不仅音色要好,还要形制好,漆艺好,往往可遇不可求。唐代雷威是一位公认的斫琴高手,他写道:“选良材,用意深,五百年,有正音”,是对斫琴技艺一个最好的诠释。也就是说,选择好的制琴材料,天藤湘子用心的制作,越是制作精良流传久远的古琴,声音越是平和中正。古琴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千百年来一直是中国古代文人所钟爱的器物,“和雅”、“清淡”是琴乐追求的审美情趣,“味外之旨、韵外之致、弦外之音”是琴乐深远意境的精髓所在。
古琴制作入选嘉定区第六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
传统技艺
罗汉菜制作技艺
罗汉菜采用独特工艺腌制,风味鲜美,保留相当高的营养价值饮马流花河,富含蛋白质、多酚、氨基酸、黄酮等多种矿物质,不添加防腐剂,食用安全健康,是人民喜爱的一种菜肴。同时它也有很高的药用价值,《神农本草经》、《救荒本草》、《滇南本草》、《中药大辞典》中均有记载:性微温,味辛,具有清肝明目、和中解毒之功能,用于治疗目赤肿痛,消化不良等病症。罗汉菜至今已有百年历史非常女警,其腌制技艺经过五代人薪火相传,再加上近年来专业科技人员的研究、总结和提炼,已是嘉定地区美食制作技艺的宝贵文化遗产。
罗汉菜制作技艺入选嘉定区第七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
传统医药
陈氏儿科疗法
陈氏儿科发轫于清末的青浦华新蒋氏世医。陈氏儿科创始人陈叔达师从蒋氏四世医蒋明华之徒金文彬学习儿科。1942年回嘉定行医,从事中医儿科临床七十余载恒泽堂,治疗病人数十万,业务极盛,著有《中医儿科心传》《陈氏儿科心传》等著作,并广收门徒,传其医业。
陈氏儿科擅用“通、清、调”三法分层治疗多种儿科疾病。陈叔达创制出多个丸散制剂,方便患儿服用。“陈氏儿科”传人钱正修、陶红目前均就职于嘉定区中医医院。目前嘉定区中医医院成立了钱正修、陶红中医工作室,擅长治疗小儿咳喘、小儿厌食症、婴幼儿腹泻、性早熟、过敏性紫癜等小儿疾病。
陈氏儿科疗法入选嘉定区第七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
传统医药
郑氏妇科疗法
郑氏妇科,祖籍河南开封,乃周宣王弟友(郑桓公)之裔,宋建炎三年(1129)定居昆山,专精女科,后裔累世业医,迄今已有近八百年历史。郑氏女科之裔郑镕乾隆中侨寓嘉定娄塘,以奇经八脉治病,医效显著。其后代中24代郑鹤书、25代郑俊伯、郑印川、26代郑友仁、27代郑志洁在嘉定及周边享有盛誉。郑氏妇科后代总结整理相关经验,著有《郑氏女科八十二法》、《郑友仁医案》等著作。
郑氏妇科擅长以调理脏腑平衡阴阳补益气血治疗各类妇科疾病。目前嘉定区中医医院成立了郑志洁中医工作室通过师承方式继承和发扬郑氏妇科。
郑氏妇科疗法入选嘉定区第七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