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身一挺【闪光的足迹】“永远都是党的人,永远都要跟党走!”——记解放前老革命门桂荣老人-东营老干部之家

【闪光的足迹】“永远都是党的人,永远都要跟党走!”——记解放前老革命门桂荣老人-东营老干部之家

作者:童忠燕

参加区委老干部局组织的这次献礼十九大《闪光的足迹》志愿活动,我感到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老一辈们激情燃烧的光辉岁月随着时光的流逝渐渐蒙尘,每个老革命都是一本厚重的故事,挖掘保护好这些珍贵的历史史料刻不容缓。通过老干部局办公室联系,近日,我有幸采访到了87岁的老革命门桂荣老人。
家住胜利油田中心医院的门桂荣老人精神矍铄,身形清瘦,颇有几分杨绛先生的仙风道骨。老人头脑清晰,思路敏捷,热情好客,一见面,很快打开了话匣子:“我从小没有上过学,是党救了我的命下身一挺,是党培养了我,让我学文化,我这辈子永远都是党的人,永远都会跟党走!”
门桂荣1930年出生在德州陵县一个贫穷的村庄里,母亲去世很早,父亲带着三个女儿七个侍寝夜,独门独户,在村里备受欺负。因为家里没有男丁,这在信奉传宗接代、延续香火封建思想的村里是被人耻笑和看不起的,这也让从小倔强的门桂荣暗下决心,女孩不比男孩差,男孩能做到的,女孩也一定能做到。15岁那年,村里驻过八路军,门桂荣听说军队医院需要女护理员,救死扶伤,白衣天使,懵懵懂懂的门桂荣心里种下了一颗梦想的种子,那就是:我一会要参加八路军!
1947年2月,已是17岁大姑娘的门桂荣听说惠民阳信渤海医院在招兵,于是独自一人来到了惠民,顺利地被招为渤海医院一名护理员。当时的一个医务所有100来个护理员,相当于一个连。勤快、能干、老实,话不多的门桂荣很快在这一百多名护理员中脱颖而出,所长也看好这个手脚麻利,吃苦耐劳的姑娘。1948年,所长和另外一名同志作为介绍人,发展门桂荣入党,经过三个月候补期,1948年的7月1日这一天,是门桂荣终身难忘的日子,她正式被批准,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
也就在这一年9月,中共发起了济南战役,攻克济南。菏泽、临沂、烟台等地国军纷纷弃城逃跑或投降。时任华东野战军代司令员兼代政委粟裕向中共军委提议,希望乘胜发起攻歼淮阴——淮安、宝应、高邮、海州国军之战役的淮海战役荣华大药房。在这场决定国家和民族走向的大决战中,国民党军投入兵力80万人,解放军投入兵力60万人,是三大战役中解放军牺牲最重,政治影响最大的战役。门桂荣所在的随军部队医务所哪有打仗就上哪,条件非常艰苦,基本都是在农村,每到一个地方,都是在老乡家里的外屋铺些麦秸或席子休息。白天不敢走,国民党的飞机在天上来回轰炸,。于是只能白天抢救伤病员,夜里行军赶路。一宿一宿的走,抬着需要转移的伤病员,扛着医务用品,爬山越岭,过河过沟阿森纳队歌。门桂荣记忆最深刻的一次,下着瓢泼大雨,迷迷糊糊的门桂荣实在困得不行,走着走着睡着了中油一建吧,差点栽进旁边的小河里刘亚桐。黄杏初做为前线伤病员的中转站,不分白天黑夜,随时有伤病员送来,都必须立即进手术室抢救。战争是残酷的,每场战役都是以惨重伤亡为代价,基本从前线下来的不是缺胳膊断腿、就是生命垂危的伤重病员。门桂荣对他们充满了同情,一换药就忍不住流泪,这些小伙子们正是青春年少的好时候,为了革命保家卫国流血牺牲,有的可能在残疾中度过一生,太可惜了。可为了新中国,拼了!
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人都看淡了生死。我好奇地问门桂荣:“阿姨,那时候你也不过十七八岁,天天面对着死亡,你害怕吗?”
“那时候,不知道什么叫畏惧,也不知道什么叫害怕,就一个朴素的心愿,尽可能把这些伤病员抢救过来,能救几个算几个!”
艰苦岁月里也有快乐时光。爱情是艰苦日子里最甜蜜温馨的光,是风雨如磐中最值得期待的希望。1954年,24岁的门桂荣和同在医院当医生的爱人日久生情,两颗年轻的心彼此相吸、爱慕,走到了一起。1955年两人因工作需要,服从组织安排,又双双调到了丹东志愿军总医院。跨过鸭绿江,对面就是日后志愿军浴血奋战的抗美援朝战场。1950年6月25日曾敏杰,朝鲜战争爆发,1953年7月27日战争结束,到1958年10月26日志愿军全部撤离朝鲜,门桂荣在丹东志愿军总医院抢救了大量伤员,为抗美援朝的胜利作出了贡献。
1956年2月,他们的儿子呱呱坠地,为这个小家庭带来了无尽的欢乐,1957年女儿的降生,让这个幸福的小家庭更加完美。人生如此,已然无憾。两人全心投入工作,此时已由护理员转为护士长又转为医生的门桂荣,既要忙于工作,又要带大两个只相差一岁的孩子,忙碌而又幸福着。回忆起那些欢乐时光,门桂荣老人脸上洋溢的是笑容,是对往事无限的遐思和怀想:“那时候人的思想都很单纯,就是一心要工作,一心要学习。”
1960年,因工作需要,门桂荣和爱人再一次服从组织安排,带着两个孩子,调到了甘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解放军第五一三医院二十基地。这里是直属国防科委的保密单位,不允许与外界随便联系。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夫妻二人就像革命的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夜莺岛。在这里,两人一待就是近二十年。1977年,门桂荣因为年轻时候随部队夜行军,三九天淌河过江受寒,加上抢救伤病员时长期站立而导致严重静脉曲张,两条腿无法久坐久站,甚至不能走路初家晴,不得不提前退休,告别了她热爱一生的医生行业。1979年,部队复员的爱人转业来到胜利油田中心医院工作,一家人又从甘肃来到了东营。
回顾这一生,真是如梦如幻,那些激情燃烧的岁月,令门桂荣老人想起来就无限唏嘘。在部队工作了几十年雷晓晨,随时服从党的安排,哪里需要到哪去,经历过枪林弹雨,也经历过轰轰烈烈的新中国建设,到了晚年,日子才一天天好起来伪装兽。可惜的是,老伴于2009年去世,再也不能回首往昔岁月,共话美好未来了。如今儿子女儿也都相继当了爷爷奶奶,四世同堂,其乐融融,仔细想想,也算此生无憾了。收起回忆,门桂荣老人感慨地说:“我这一辈子在部队工作,是党教育了我,培养了我,我永远都是党的人,永远都要跟党走贾盛强姐姐。”
从门桂荣老人家出来,我的心被深深感染和震撼着,老一辈的崇高境界教育了我,也激励了我,正是千千万万的革命英雄不计较个人得失,勇于奉献和牺牲,才换来了后人和平幸福的生活。在这个物欲横流的当今,我们需要这样一种精神的力量,跟随着它穿越时空,直击心灵。而这,正是我此行采访最大的感受吧。

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有文字均为原创文章,作者:admin